APP下载

农村中学生对互联网+法治教育的认知度与接受研究

2018-02-24周宏娟

新课程(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认知度法律意识中学生

周宏娟

(甘肃省会宁县郭城农业中学〈甘肃省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我国对法治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越来越看重国民的法律意识,并将此列入中学生教育行列。随着时代发展,互联网逐渐普及,运用互联网来解决各类问题也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互联网+”应运而生。将互联网与法治教育结合起来,是我国法治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由于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师资力量不足,所以互联网+法治教育十分有利于对农村中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而农村中学生对这种教育所持有的看法是不同的,他们的认知度与接受度也有所差别,有的能接受,有的却认为没必要。改变他们的观念,使他们正确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迫在眉睫。

一、农村中学生对互联网+法治教育的认知度现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哪种形式,都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思想,提高一个人的素质,提高一个人对事情的认知度。城市的中学生大多对互联网与法治教育的结合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而农村中学生,由于交通相对闭塞,经济落后,所以知道的东西较少,受到的教育也很少。教师少,上的课程也相对单一,很少有老师会教给他们关于法律的知识,因此他们对法治教育认识不足,对“互联网+”也了解很少。大多农村中学生并不明白“互联网+法治教育”的意义所在。通过调查,很少有农村中学生能够说出来何为“互联网+”,何为法治教育,他们对此的认知度十分低。这也就导致他们法律意识薄弱,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能正确使用自己的权利,有时也不能承担起自己的义务。他们对互联网+法治教育的认知度不高,只知道自己的生活。

二、农村中学生对互联网+法治教育的接受度现状

人要善于学习,才能不断进步,通过调查,我们知道农村中学生对互联网与法治教育的结合认知度并不高,甚至偏低。但是如果他们能够接受,虽然不了解但是愿意去学习,那么结果还是很好的。尤其在农村地区,只是教育学生要学习文化课,走出农村,因此中学生对法治教育便没有正确的认识,对它的接受度就偏低。即使有互联网的结合,运用互联网对他们进行法治教育,他们的兴趣可能也不高,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必要。他们的接受度取决于他们的环境、他们的心理和他们被灌输的思想。可能学校只是重视升学率,所以忽视了法律的教学,也使得学生不感兴趣。而且,由于平时仅有的法律教育大多是政治教育,语言枯燥,用词不专业,所以让学生失去了兴趣。因此,农村中学生对互联网+法治教育的接受度比较低,他们没有意识到利用互联网可以学习到不同于平时课本的法治知识,可以看国家依法治国的成效。所以我们需要提高他们的接受度,让他们主动利用互联网去学习法治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三、提高农村中学生对互联网+法治教育的认知度与接受度的策略

中学生是祖国发展的希望,他们背负着国家的期待,因此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至关重要。法治教育尤其重要,因为无论一个人的能力如何,智商如何,要在社会上立足,首先他要坦坦荡荡,他的品质必须没有问题,不能做违法的事情,不能损人利己。农村中学生是要教育的重点对象。我们要不断提高他们的认知度与接受度,让农村中学生认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法律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他们必须掌握。要让他们善于利用互联网来学习法律知识,巩固已有的知识,这就要加大宣传力度,主要还是通过老师,老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普及互联网+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它的必要性。在教学中尝试运用互联网,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他们对这件事感兴趣,就会努力学习、努力记忆,这样会事半功倍。在运用互联网进行法治教育时要注意文字与视频图画等的结合,只有文字会比较枯燥。对农村中学生进行互联网+法治教育,既可以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有利于社会长治久安,也有利于国家发展。提高农村中学生对互联网+法治教育的认知度与接受度,对于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十分重要,有利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

[1]苏超.“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4.

[2]钱松岭.中小学信息社会学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李新祥.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及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3.

[4]王淑华.互联网公共性的建构与实践研究[D].浙江大学,2013.

[5]王法硕.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研究[D].复旦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认知度法律意识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托幼园所教师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度的研究分析
PICC置管患者置管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未婚人流术患者避孕知识认知度效果观察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