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策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2018-02-24王伟

西藏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动手运算教师应

◆王伟

运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基础。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不容忽视。笔者认为,可从四个方面着手,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培养良好习惯,奠定学习基础

重视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数学运算能力的基石。首先,要培养、改变小学生做题的思路和习惯。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省事、不影响教学进度,在讲解练习题,甚至例题时,很少去板书详细的解题步骤,大多时候只是口述或者简单地在黑板上写一下。这就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弱化了学生动笔解题的能力,导致一些学生连个完整的步骤都不会写。不让学生亲自经历算法的过程,很难在学生心中形成印象,对培养学生运算的能力是不好的。其次,培养小学生仔细认真的习惯。从学生作业中可以看出,有些题计算错了,这些题不是学生不会造成的,而是与学生的不认真有关。我们知道数学是一门十分严谨的科目,学生一点的粗心和马虎都会造成错误。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其三,培养小学生自觉验算的习惯。大多数小学生在完成计算题时缺乏自觉验算的意识和习惯。在小学课堂中,最常见的就是他们做完了,就举起手叫道:“老师,我做完了,我做完了”,很少有学生检查自己是否做对了。每当辅导一些学习不错的学生时,问他这道题怎么错了,他们总是一惊“啊,我怎么就错了”,那现在老师不讲,你自己知道错在哪里了吗,会做吗?他们多数还是会做的。可见,验算对学生来说还不够重视,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自觉验算习惯的培养。

二、注重动手操作,吸引学生参与

数的运算,对于“好动+好奇”的小学生来说,形式抽象,内容枯燥。若一味搞题海战术,小学生往往难以持续、粗心大意、马虎应对。若能给这种枯燥的运算加上一点调味剂:动手操作,则会增添无穷的滋味和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是以丰富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在课堂上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教学工具,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也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亲身参与进来。这种通过活动吸引学生参与,通过参与提高学习兴趣的做法往往屡试不爽。二是以丰富的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一堂课的完成,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参与率高,教学的有效性就高。动手操作可以将枯燥的数学、概念以及公式等,较好地融合到丰富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新奇,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三是以丰富的动手操作,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动手操作活动均来源于生活,因此可让小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而不仅仅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和符号。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这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人民币,同时能够利用人民币的面值做出相应的运算。难点“元、角、分”等不同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不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很难准确理解1元等于10个一角。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灌输人民币的进率公式,让学生强行记忆。然后利用进率公式,让学生进行换算。这样虽能让部分学生学会换算,但也会让学生厌烦。此时,若能设计一个学生去超市购物的活动场景,让学生在课堂上轮换扮演买家与卖家的角色,通过具体找零钱的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算”兴趣,可以很自然地让学生理解“元、角、分”的进率关系。

三、讲清计算原理,提高解题能力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学生对计算原理的理解及掌握息息相关。因此,在讲解应用题时,教师应讲请算理。就是说,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待每一道应用题时,要先观察本题考察的内容、本题所需的数学概念、需要应用的公式等,而不是盲目地计算。例如,学生计算6+25时,部分学生可能算出85这样的结果。在对该学生的做题思路分析中,得到两种可能,一是学生的粗心造成的;二是学生对计算原理存在概念不清、定义模糊的情况。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学生对这类计算题的算理掌握不是很扎实。因此为了避免或纠正此类错误的发生,教师在讲解这类计算题时,一定要先讲解计算原理,在此基础上再给学生讲解例题,使学生不仅懂得算理,还要明确算理的运算过程,以及算理的具体运用。学生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才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运算的时候,不要一味强调学生的速度及正确率。应将重点向算理的运用上倾斜,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运用原理能力。

四、呈现多样算法,探寻最优策略

算法多样化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真正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学理念。因此,应适当加大对多样化算法的指导,让学生理解多样化算法的本质内涵,加大对算法的整体分析,择选合理算法,尽量进行优化。一是通过多样化算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常情况,一个班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对知识的吸收、掌握也不尽相同。在计算过程中运用的知识点、思维策略、思考方式上也呈现多样化。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呈现多样化的算法,以满足每个学生对计算的需求,同时让学生感受知识运用的算理。例如,在合理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求对“125×16=”进行简便计算,这时候我们可以将16分解为8和2进行计算,变成125×2×8;也可以将125分解为25和5进行计算,变成25×5×16;同时可以根据等式性质变形成125×8×16÷8、125×4×16÷4等多种算法。二是通过算法的多样化,帮助学生选择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算法中,深层次地去思考计算过程,牵动思维碰撞;另一方面通过多样的算法训练引导,不觉中会使学生对众多算法进行一一比较,从而去探索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白众多的计算方法中,不是简而就优,而是以简为优,不能强制学生掌握自己接受不了的方法。

综上所述,以上四个策略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有很大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培养良好习惯为基础,以注重动手操作为支撑,以讲清计算原理为要义,以探寻最优策略为目标,充分结合我区学生实际,灵活运用上述策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猜你喜欢

动手运算教师应
我也来动手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有趣的运算
动手画一画
动手演示找错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拨云去“误”学乘除运算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