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中的教学设计刍议

2018-02-24

新课程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观念能力教育

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教学研究中,教师要使教学效率得以不断提升,就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忠实实践者,又是积极参与者,因此,必须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列,关注教改动态,把握教改方向,更新观念,并积极投身教改实践。

新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变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实施强调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改变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标还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强调在各学科教育环节中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

我们要改变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工作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便无从谈起。

新课程不仅要求我们要更新观念,而且还要转变角色。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学校教育时间内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对此,我们要指导学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育者。此外,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还应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二、把握教材,设计教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许多要求,主要是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抓住了最根本、最本质的培养学生理解文章和写文章的能力去突破,那其他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教材由过去比较重视字、词、句的单项训练,转为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重视在整合训练中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和在语文实践中综合运用的能力。习作降低了要求,调整了内容,减少了命题作文,增加了想象作文和应用文的比重,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习作能力。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研究性学习,以培养探究的意识和语文综合能力。

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课堂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而后者的改革更为艰难。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1.把以教师讲明白为主转变为以引导学生自己省悟为主。学生自省自悟的过程就是自主研究、探索知识的过程,是其感知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唯有通过“悟”,即通过体验、意会,才能真正把握知识的真谛。对于一些学生领悟不到的知识,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

2.把以教师发问为主转变为以学生提出问题为主。我们应该把提出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只有发现问题才有可能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即鼓励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以问题为纽带进行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结,促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3.把以题海战术、应试训练为主转变为以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若只学不用,知识的价值就无从显现。课本上的知识只是引子,教师应通过这些引子,启发学生,并使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师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参与实践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并强化所学知识。此外,教师还可设计多种练习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发现并解决问题,使思维的多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4.把以强制性教学管理为主转变为以科学、民主管理为主。讲究管理的方法,强化管理的效能,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强制性管理必须改变,而改变的重要方法便是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学生是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具体的、现实的学习主体。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不仅是真正教育的条件,而且也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定。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地表现和发展。人在压抑、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下是很难有所创新的,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充分地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意志、信念、动机、需要等非智力精神,实现师生间知识同步、思维同振、感情共鸣。由此,学生便能在轻松的状态中,唤起创造的热情,释放出巨大的潜能。这样,教育管理的民主化、科学性才能显现出来,以管理育人的目的才会实现。

三、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学生是合作学习的主体,他们探究及合作学习热情的高低,活动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决定着学习的效果。为此,必须对学生的知识现状、活动能力、合作兴趣、生活环境等作一正确的评估,可通过心理问卷调查等形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摸底,找到一些教学设计的依据:

1.兴趣方面。了解学生对合作学习所持的态度,一般来说,学生对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总会抱着一定的好奇心,态度也普遍比较积极。但合作学习自主性、实践性强,对动脑、动手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反应可能不如想象的强烈,对此,我们应做好充分估计。

2.活动能力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点,如他们是否常常与同学或家长进行交流,是否愿意与陌生人聊天,是不是敢在大庭广众之下高声说话等。学生的活动能力有强弱之分,性格有内向和外向之别,而活动能力又往往受到家庭环境和心理性格等方面的影响。一般来说,性格外向的学生合作能力要强一些,但自制能力往往要差一些,浮躁一些;而性格内向的学生虽然拙于言辞,不善交际,但却非常沉稳。了解了这些,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不同的指导策略。

3.知识方面。学生正处在学知识、打基础的时期,但他们对某些学科又或多或少有些偏爱,因此有必要对他们的知识现状作一次摸底,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比如,了解他们是比较喜欢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学得最好的是哪门课,最不感兴趣的是哪门课,喜欢看哪些类型的课外书,等等,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许多重复劳动。

4.日常生活方面。当前,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往往使得他们比较任性,他们大多不愿向别人袒露自己的思想,心理封闭,这一点在常规教学中并不十分突出。合作学习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强调集体的协作精神,一个学习小组有无凝聚力往往决定着合作学习能否顺利进行。因此,了解学生是否具有合作意识就成为我们进行合作学习教学设计前必不可少的一环。一般来说,教师可以从不同侧面去进行了解,如他们是否愿意与大家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是否愿意向父母或朋友倾诉自己的心思,是否有过孤独的感觉,等等。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我们就掌握了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的第一手材料,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了。

研究学生的常用方法是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找学生聊天。在此过程中,只要教师尊重学生,对学生诚恳以待,他们一般都会乐意进行交流。

总之,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本,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为主,整个教学要始终围绕学生自己发现——探究——合作——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来设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点拨、指导的作用。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以及学生合作意识的增强、合作能力的提高,我们还必须对教学设计做不断地调整和创新,如果没有创新的教学设计,合作学习就没有生命力。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带来了学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创新意识、合作精神也因此得到了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学生不仅成了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

猜你喜欢

观念能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维生素的新观念
题解教育『三问』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健康观念治疗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