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凝聚力的表现形式
2018-02-24薛艳丽
薛艳丽
(新乡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453003)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统治不断地制造社会分裂:资本与劳动的分裂、富人与穷人的分裂、剥削与被剥削的分裂、奴役与被奴役的分裂、种族与种族的分裂、民族与民族的分裂、统治与被统治的分裂等,这些分裂,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过程。与此相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内在的凝聚力,其始终维护人民团结,防止社会分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凝聚力具有组织、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表现形式。
一、领导凝聚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凝聚力的组织表现形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既是大众代表型,又是精英领导型,还是使命型政党;既有广泛的代表性,又有强有力的大众动员能力;既有利益整合能力,又有政策转化能力”[1]。
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没有这个核心,国家就会是一盘散沙,很难凝聚人民的力量。党的凝聚力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整体利益的政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实行集体领导下的民主集中制,能够集中全党的智慧以实现正确决策。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每个政党公开地代表部分选民的利益,为维护部分选民的利益而施政,各政党之间很难达成共识,不能有效地整合和均衡各利益群体的要求,同时也形不成领导核心,甚至连执政团队都难以组织。团结的领导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凝聚力的重要表现。
执政党的执政思想能够凝聚人心。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使最广大人民分享到改革和发展的红利,从而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赢得了党心民心,团结一心。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党执政后,往往不能兑现竞选时的承诺,解决国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反而有时使国家状况更加糟糕,从而引致民众的强烈不满,使得人心离散。
中国共产党是内生政党,其治国理政方略不受其他国家的支配,不受任何外部势力的影响和干扰,真正做到了独立自主,通过正确的施政决策,维护并实现人民的核心利益,赢得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和支持。这一点,与国外力量扶持的政党或国内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妥协组成的联合执政党不同。在中国,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使中国共产党能够更好地凝聚力量,抓住机遇,使国家实现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方式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我们党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以法治凝聚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其治国理政所依之法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维护人民的团结。道德是凝聚人心的重要精神力量,社会主义道德具有价值认同基础上的双向行为约束力。道德引导民心,导民向善;法律规制社会,调整行为。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法条主义、律师治国相比,这种治国理政方式能够使人民内部矛盾得到较好的解决,始终保持人民内部的团结。
二、经济凝聚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凝聚力的经济表现形式
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障人民经济地位的平等和共享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平等,保持人民实现经济利益基础上的团结。经济基础上的平等,避免了社会贫富分化进而分裂的可能。中国的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中国农村的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土地制度上的平等,保证每家每户拥有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和收益权。“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部门的增长具有最大的减贫效果。农业在中国具有最大减贫效果的原因,一是中国的土地等主要农业资源的分配相对比较平等,绝大多数农户容易从农业增长中受益。二是越是贫困家庭,越以农业为生,家庭收入的大部分来自农业”[2]。同样是发展中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印度和拉美国家,由于土地制度的不平等,社会底层贫困加剧,出现了社会两极分化的局面。
中国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领域创造公共产品,大力建设民生工程——路、桥、港、水电工程、能源项目、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帮扶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实现全面均衡发展。中国努力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得贫困地区经济得以发展,贫困人口收入得以增加。社会主义制度追求普遍的公平,让绝大多数人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维护了人民的团结。这是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凝聚力的经济表现形式。
三、政治凝聚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凝聚力的政治表现形式
人民当家作主,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凝聚力。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这种政治上的真正平等,在标榜平等的资本主义发达或发展中国家,都是做不到的。在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不是形式的,也不是虚幻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凝聚人心的过程。
从民主的主体看,关系人民利益的重大事务由人民决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参加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协商国家和地方涉及人民利益的具体事务。人民代表提出各种真正反映人民需求和要求的议案,在大会上进行讨论、论证、协商,最后根据人民群众关切的程度和对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程度,确定解决问题的次序,维护人民的利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国家处理事务的方案由国家领导人提出,然后交由议会或国会讨论,或者由议会提出议案并讨论,然后交由国家领导人执行。议员是部分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不能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如“美国国会在公众中的支持率,2013年只10%左右”[3]。从两者对比中可以发现,中国实行的是实实在在的民主,民主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国家按照人民的意志处理具体事务,维护人民的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从民主的实现方式看,实现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协商。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下,一般是广泛、多层次地征求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让人民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维护自己的权益,有序地参与政治,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各种政治组织、社会组织都参与协商,以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形式,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等。决策者关照各方利益,通过协商形成高质量的决策方案。协商不仅在政治领域适用,而且经济领域、社会领域、价值观念领域、家庭生活领域都广泛存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民主的实现方式是选举领导人,局限在政治领域,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领域很少采用选举的民主方式。即使是在政治领域,资本主义所谓的民主选举也会受到金钱、媒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充分体现选民的意志。政客为了获得选票,有意迎合多数人的民意,不会关照少数人的诉求和利益。协商式的民主团结人,选举式的民主离散人,两者比较更加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凝聚力。
从民主的主题看,民生是民主的主题。民主的主题一般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中国,民生问题要通过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比如,民生永远是我国“两会”的热点话题,也是“两会”中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见证。在诸多热点议题中,民生问题占了一半以上,如食品安全、生态环保、社会管理、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就业问题、民主法制、教育公平、医疗改革、三农问题、反腐倡廉、房价调控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议会或国会讨论的问题是围绕利益集团的要求而设置的,利益集团或游说组织不许讨论民生议题;即使讨论了,也会议而不决;即使有决议,遭到其他利益集团的反对,也无法执行。这些情况的经常发生,使得人民权益得不到维护,民生难以改善,民众抗议导致社会矛盾趋向激化。
从民主的效果看,各级执行机关依法落实决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再到基层,都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人民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比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消除居民身份、地域差别,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与此相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多数人的利益被言而无信的“空谈误国症”牺牲了。“邓小平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调侃过美式民主的言而无信:‘美国把它的制度吹得那么好,可是总统竞选时一个说法,刚上任一个说法,中期选举一个说法,临近下一届大选时又是一个说法。美国还说我们的政策不稳定,同美国比起来,我们的政策稳定得多。’”[4]在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不断得到维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执行环节不断变成现实,避免了社会矛盾激化和社会对抗。
从民主的完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调实现人民的利益,然后讨论怎样实现,这是从民主的实质出发衍生出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民主形式。在资本主义现有的政治环境下,要修改民主程序需要取得多数的一致同意才能通过,难度很大。即使发现或证实现有程序需要修改、调整,往往也难以校正,导致执行力弱,效率低。“民主是活着的有机体,民主的形式并非固定不变的,应该随着时代的需要而不断成长”[4]。持续的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以人民的需要为目标,并且有能力满足人民的需要,从而把全体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保持这个制度的强大凝聚力。
四、文化凝聚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凝聚力的价值表现形式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凝聚力属于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两千年来,对国家统一的恒久追求和大一统下所有中国人的团结,是中华文化的传统。
人们的价值追求,能够体现一种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凝聚力,就体现在人民的价值观认同上。中国人民要团结,中华民族要振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呼应了人民的这一诉求,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的人民大团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追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以民为本、为政以德、以德立人、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等价值。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通过非均衡的方式实现的,发展会带来发展性矛盾。在中国这样的超大型国家里,社会主义制度能充分发挥制度的比较优势,组织、整合、凝聚中国力量,建立起秩序和规范,协调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避免社会震荡和动乱,这些都是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建设是人的心灵建设。教育的普及与文化水平的提高,是一国国民认同国家、认同制度与道路、认同传统文化的前提条件。文化教育水平、文化传播的规模和人民的接受程度,决定着文化凝聚力的强度。现在中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5]。随着受教育人群规模的扩大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民思想文化素质会逐步提高,人民对不同社会制度的认知和鉴别能力越来越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度也会越来越高。人民享受到的教育、文化权益越多,文化的凝聚力也就越强。
:
[1] 王若磊.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关系[J].法学研究,2016(6):17-28.
[2] 汪三贵.在发展中战胜贫困:对中国 30年大规模减贫经验的总结与评价[J].管理世界,2008(11):78-88.
[3] 张维为,李熙玉.谁在实现民主[J].红旗文稿,2015(5):4-7.
[4] 张维为.西方的“空谈误国”症[J].求是,2013(6):58-59.
[5] 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8-0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