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枯燥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浅见
2018-02-24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新塘乡中心小学 江西九江 332111)
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改革势在必行,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合乎人心的举措,唯有这样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才。以下笔者仅结合自己多年以来的教学经验,简要的谈一谈如何改变小学语文课堂枯燥无味的现状,希望能对现状的改变起到好的作用。
一、运用课堂导入法
在以往,教师是不讲究课堂导入方法的,通常一上来就拿起书让学生翻开课本大讲特讲,然而学生们刚刚结束完课间活动,心思还没有完全收回来,又或者学生们的思维还停留在上节课另一个教师讲的另一学科的知识上。如果在学生这样的状态下就开始课堂教学势必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笔者就非常注重课堂导入方法的运用,像故事导入法、名言导入法、问题导入法等都是经常会在课堂导入阶段使用的。运用课堂导入法,不光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最快的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以下,笔者就试举一例,详加说明。[1]
例如,笔者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就运用故事导入法,先给学生们讲了和周总理有关的小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也曾有一名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听了这两个有趣的小故事,学生们都纷纷对周总理的机智和幽默感到由衷的钦佩,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就都被吸引过来了,个个都正襟危坐,听得津津有味,而且对于接下来要学习的文章充满了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让课堂生动有趣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是如此。信息技术拥有视频、音频、图像、文字等多种形式,而且可以互相结合,21世纪的教师必须会利用信息技术的种种优势,将自己的课堂打造成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笔者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也已有些时日,通过不断钻研和努力,也收获了一些心得。以下,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简单的分享一下。
例如,五年级上册中有一篇文章——《鲸》,这篇文章里讲了鲸有多么大、鲸的种类、鲸是如何呼吸、如何睡觉,等等。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于鲸这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庞然大物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即使文章写的再细致、比喻的再贴切、描述的再生动,也很难使学生在脑海里勾勒出鲸鱼的形象,更别提“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等场景,更是难以想象。于是笔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从BBC拍摄的多个和鲸有关的纪录片中截取了和课文内容有所关联的视频片段,在课上播放给学生看。如此一来,原本枯燥无味的阅读讲解课,变成了生活有趣的视频讲解课,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被激发了出来,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注重人文教育
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所以教学中偏重对知识的讲授,偏重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和答题技巧的掌握。但是语文作为一人文性的学科,理应承担起人文教育、德育教育的责任。而且这种应试教育观念引导下的教学方式,会导致课堂教学陷入沉闷、无趣的境地。所以,我们要遵照素质教育的观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比如,笔者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时,就借助了居里夫人这一拥有伟大人格、良好品质和不屈精神的人物,对学生进行了人文教育。笔者对学生们说:“居里夫人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正是因为这样她才取得了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果以后你们也想取得什么成就的话,无论在哪一个行业,都需要拥有这样的品质。”居里夫人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是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但看看距离居里夫人是怎么看待这些荣誉的——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这告诉我们:“无论你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要始终保持一颗谦卑的心。”这样,笔者结合文章内容适当地发挥,对学生进行了人文教育,使学生的情感受到了感染,情操得到了陶冶。[2]
总之,实践证明,运用课堂导入法、运用信息技术、注重人文教育可以改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枯燥无味的现状,当然也希望其他教师能提供更多的方法,使小学语文课堂越变越好。
[1]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境遇与未来抉择[J].蔡宝来,晋银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2]从“知识型”教师到“生命型”教师[J].冯建军.上海教育科研.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