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区域地理研学问题的有效设计
2018-02-24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 “核心素养”一词。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研究的两个突出特点,由此形成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分析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状况,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
区域地理是以 “人地关系”为主线,将系统地理中的规律和原理落实到区域中,综合考虑自然、人文、地域差异等多种因素,来探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区域并不作为问题的本身,即不考查区域的具体地理事实知识,而是考查区域地理事实和现象所隐含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以及学生对区域的认知能力,运用知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所以,高考区域地理逐渐淡化记忆知识的考查,更为强调综合分析和评价,强调描述和论证地理事象的能力。
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案例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基础来展开一系列的课堂研学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中,研学后教探究问题的设计显得非常关键。设计有效的研学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区域地理研学问题的设计依据
1.以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为纲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因此,研学问题的设计要以课程标准为纲领,注重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2.以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情为基础
地理基础知识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在区域地理研学问题的设计中,没有足够的地理基础知识,就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难易得当的问题,因为太难的问题,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太简单的问题不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所以设计研学问题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总目标的指引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落脚点
研学问题的设计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积极阅读、思考、合作、探究,进行知识的建构,从而得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研学问题设计的落脚点。
二、区域地理研学问题的设计策略
1.以图表资料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图表信息提取能力
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地理图表是地理学重要的学科语言,紧扣地理图表,以图表资料为载体设计研学问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图表信息提取能力。
例如,在复习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一课时,可以设置以下研学问题:
问题探究:读中国行政区划图 (详见地图册配套地图),请说出中国的地理位置特征。
(1)请标记出中国的领土四端点。
(2) 请描绘出 20°N、 30°N、 40°N 三条纬线以及80°E、 130°E 两条经线。
(3)请找出与中国陆上接壤的国家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归纳:请说出中国的地理位置特征。
学生通过读图和认图,从而有效进行地理定位,总结地理位置特征,达到区域认知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
2.以问题链为形式,培养学生学科综合思维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从核心问题出发,逐层分解,根据内容特点设计出多个相关联的子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相关结论,从而形成学科综合思维能力。
例如,在分析西北地区形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时,可以设置以下研学问题:
问题探究:读图 (详见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地理》必修3第16页图2.1“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和第17页图2.2“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
(1)说出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和地形特征。
(2)请说出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和降水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
(3)请说出西北地区气候对河流、自然带、地貌的影响。
通过以上3个问题链,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逐层深入,从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特征推进到对气候形成和降水分布的影响,继而挖掘西北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构建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的学科综合思维能力。
3.注重思维建模,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研学问题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地理的思维过程,并进行思维建模。在思维建模的基础上,再进行区域迁移,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例如,在对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进行复习时,针对洪涝灾害问题,可以设置以下研学问题:
问题探究:
(1)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有哪些?该如何解决? (配长江流域干支流简图)
(2)到中游后主要流经什么地形区?水流特点会怎样?
(2)长江中游的支流,在数量上和分布上有怎样的特点?这样的分布对长江干流的水量有什么影响?
(3)中下游地区湖泊萎缩的原因有哪些?对长江干流产生了哪些影响?
思维建模: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及治理
总结: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是区域内短时间水太多,而排泄力不足导致。究其原因,主要是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自然原因对洪涝灾害的发生提供可能,人为原因起到加剧作用。因此,在对洪涝灾害进行防治时,主要可以从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两方面入手:针对自然原因方面的气候条件,可以兴修水利,而水文条件的限制可以通过疏通河流、增加入海口、河道截弯取直等措施来解决;针对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人为原因,可以通过退耕还湖和植树造林等生态措施来解决。
知识迁移:读淮河流域图,淮河流域成为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应如何解决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在以上的探究活动中,通过案例探究——思维建模(指导学生形成思维导图知识框架)——知识迁移这3个步骤来进行深度学习,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
4.创设开放式问题,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
近年来,高考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开放式问题,这也符合地理考试大纲中的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这一要求。它指出: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可以创设开放式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在辩证思考中建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比如在探讨青藏高原的种植业发展过程中,可以设置以下研学问题:
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特点有利于部分农作物高产,拉萨附近的日喀则地区,冬小麦亩产可达850千克以上,春小麦亩产也超过800千克。在柴达木盆地,春小麦更是创造了亩产950千克的记录。这样的产量,就是在我国东部平原地区风调雨顺时也是难以达到的。
问题探究:青藏高原亩产高,于是有人提出扩大小麦种植面积,建设商品粮基地,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该问题需要采用农业区位分析方法,从自然地理条件 (位置、土地面积、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和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地价、劳动力、机械化、国家政策)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正反论证。通过该探究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对高原国土开发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正确认识与评价。
5.主题探究,贴合高考新形势
全国卷中区域地理考试试题在命题方式上具有以下规律:创设问题情境(多用地理图像语言)——围绕主题设问(并列式或递进式)——运用核心知识、技能和方法做答。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Ⅱ卷第36题是以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沙丘为主题进行设问,2016年全国1卷第36题以茉莉花为主题进行设问,2017年全国1卷第36题以剑麻为主题进行设问,均反映出典型的主题设问特征。而所谓的 “主题”是与区域环境特征密切相关的自然地理事象或社会发展问题。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对研学问题的设计可以采用主题研学形式,通过 “主题探究”力求将区域地理琐碎分散的知识有效地整合起来,通过对区域 “点”(主题)的探究达成对区域 “面”的把握。
例如,在教学西北地区的相关知识时,可以 “干旱”为主题,整合 “干旱的自然特征” “干旱区农业生产” “防治土地沙化,加速生态建设”等区域主干知识,使学生加深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习探究。
总之,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我们可以在区域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有效的研学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1] 韦志榕.与老师们谈谈地理[J].地理教育,2016,(4):4-6.
[2]汤国荣.基于主题探究的区域地理教学策略[J].地理教学,2014,(8):20-26.
[3]曾卉妍.区域地理“主题探究式”教学实践与探索[J].地理教学,2014,(2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