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模型建构论析
2018-03-16
建构模型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造性,提高生物核心素养十分有益。模型方法是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理论模型和数学模型来构造和检验对自然的解释,用模型来描述生命现象,有助于学生从总体认识生命的原貌,把握生命的本质特征。因此,《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模型方法规定为高中生必须掌握的科学方法之一,生物高考大纲也将其列为高考必考内容之一。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要求学生 “运用逻辑和证据来构造和修改科学解释和科学模型”,将建构模型作为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选择的内容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其中含有丰富的模型建构素材。用好这些素材,恰当发挥模型的作用,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开展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也可较好地满足课程的选择性需要。高中生物学中的模型建构活动与科学研究中的建模不完全一样,它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通过尝试建构模型,帮助学生掌握或巩固有关生物学概念,体验建构模型过程,理解模型和进行模型建构活动是学生理解生物学的一把钥匙。高中生物教学中常见的生物模型有3种:概念模型、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教师应通过建构这3种生物模型,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一、建构物理模型,直观表达抽象的生物学概念
物理模型是指客观实物的相似模型或客观现实的形象显示,其状态变量与原事物基本保持一致,它能够通过模拟该事物的性质和功能,形象解释认识对象,可用特殊的符号、图形和色彩来反映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生物的结构、生理和相互联系,它浓缩了大量的生物知识信息,是生物知识的重要表达方式。形态结构模型是指描述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示意图、模式图或部分图解。教材常见的模型有: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细胞膜、DNA双螺旋结构、突触的亚显微结构;过程模型则是描述生命活动的动态过程或描述生物进化的过程。教材常见的模型有: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主动运输、酶的专一性解释、有氧呼吸过程、光合作用过程、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模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我们以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建构为例来建构物理模型,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1.回忆基础性概念:要使学生画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能够说出细胞器的种类、名称和功能。
2.阅读课本,让学生再次熟悉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加深理解,明确细胞器之间结构、功能的联系。
3.建构模型前要首先培养好学科小组长,让学科小组长能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明晰制作过程。小组长当好小老师,小组成员合作,利用现成的材料 (白色橡皮泥、琼脂、塑料袋、纱布、弹力布、圆形彩泥、乒乓球、蛋壳、大头针、小球若干、红豆、各色彩纸供选),分组按照比例制作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基质、各种细胞器模型,单个模型做完后完成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组装。组装后再次进行讨论交流、取长补短,教师适时参与指导、完善模型。
学生通过制作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对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有了感性认识,通过小组间的建模、模型展示与释疑,他们不仅对目标知识掌握得非常透彻,而且还明白了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时,要考虑动植物细胞的区别,要考虑细胞器种类,细胞核、细胞器大小比例,如何体现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等等。小组间的相互交流更是从语言表达上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建构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的过程,是对已知事实的归纳、抽象过程,也是对头脑中所构想的物理模型进行形象化、具体化的过程。
二、建构数学模型,概括生物学的基本规律
用来表达生命活动规律的符号、计算公式、函数式、曲线图等数学语言来描述生物学的知识、现象均称为数学模型。教材中常见的数学模型有:蛋白质的合成分子量和脱水量计算、DNA的结构中碱基数量及比例计算、遗传病概率计算、遗传规律的比例计算、减数分裂配子类型计算、基因频率计算、DNA分子的复制子代DNA数量、标记DNA比例及所需某种脱氧核苷酸比例、种群 “J”型增长、能量流动规律等。我们以种群 “J”型增长为例建构数学模型,教学策略如下:
第一步:准备模型。搜集资料和信息,找出细菌增殖的数学规律。
第二步:假设模型。假设在资源和空间充足,气候适宜,没有天敌,没有疾病的理想环境下,细菌二分裂增殖,且每20分钟繁殖一代。此外要强调在理想环境中,细菌种群的增长不会受到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由学生推算在不同时间内一个细菌的繁殖情况,并独立完成如下表格:
第三步:建构模型。根据所做的假设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利用对象的内在规律和适当的数学工具,构造各个量词的等式关系。由细菌基本繁殖特点及增殖规律,小组讨论、分析,通过归纳法得出细菌是以指数函数的形式进行增长,因此,用数学公式表达为Nn=2n,其中N代表细菌数量,n代表分裂次数,学生讨论完成后展示成果,并绘出曲线图:
第四步:检验和修正模型。在理想状态下建立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相对比较简单,而生物学中的大量现象与规律却极为复杂,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大量实验或观察,对模型进行进一步检验和修正,使学生认识到模型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第五步:完善模型。种群在自然界的生活环境和我们假设的情况不同,那么种群增长遵循什么规律呢?PPT投影展示高斯曾经做过的实验,教师归纳总结,明确理想状态下是 “J”型曲线,而高斯实验中的增长曲线,我们把它叫做 “S”型曲线。
从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数学模型建立,基本按照观察研究对象→提出合理假设→数学表达→检验、修正四大步骤进行。也可以看出,我们模型的建构过程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思维始终贯穿其中。而这种思维方法一旦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图式,就一定能实现认知水平的飞跃。
三、建构概念模型,构建生物学知识体系
概念模型是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对生物学中的中心概念、内涵、外延进行抽象描述。概念模型通常是以概念图的形式出现,表达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命题的形式显示概念间的意义联系,体现知识的网络构架。通过概念模型的构建,可以理清生物学概念之间的独立关系、从属关系,使分散的生物学概念系统化,有利于对概念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实践证明,将枯燥繁杂的生物学概念、专业术语以概念图的形式来归纳整理,既形象又直观,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教材中常见的概念模型有:蛋白质与酶的关系、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真核细胞结构的共同特征、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等等,其实每单元后面的概念图均为概念模型,这里就不多举例子了。概念模型建构示例如下:建构概念模型要循序渐进,不贪多求全。教学策略如下:
第一步:临摹建构概念模型。高中生物教材每章自我检测中均有画概念图试题,首先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概念模型构建过程。明晰建构概念,先找出核心概念,放在中央或顶端,将一般概念、次一般概念、具体概念等放在四周或下端,并按概念的等级层层辐射开来。接着,再将两个概念用线条或箭头连接起来,并用连接词语表明两者的关系,完成概念图后还需不断进行修正、完善。
第二步:模仿绘制概念模型。在教学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建构核酸、蛋白质的概念模型,并进行展示、交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构建概念模型的能力不断提高,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第三步:自主建构概念模型。每次授课后,让学生讨论、交流找出每一节课的概念,并对概念进行分类,找出概念之间的关系,适当降低概念图构建的难度。接着,再让学生独立找出概念并分好层次,使用合适的连接词语,自主完成概念图构建。建构概念模型后,让学生及时展示、交流、评价,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目的。
学生通过临摹、模仿、自主建构概念模型,将自主建立起每一节的知识体系,使原本零散的知识变得系统、有条理、直观化、深刻化,便于记忆、理解。由此,便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也让教师从教授者转变为引导者。
总之,生物模型的教育意义需要通过建构来实现,只要在模型建构活动中不断进行归纳和演绎,进行观察或实验,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假设、模拟,将复杂的事物进行简化、抽象出其本质属性,将头脑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通过亲身参与这些学习活动,学生在探索思考中才能体会到模型建构的方法,获得成功的喜悦,才能将模型方法内化为认知图式,获得认知水平的提升。以上介绍的3种模型建构策略只是对模型建构规律的简单总结,而相对完美的生物模型还需要通过不断 “建构—解构—再构”,再检验、再修正来得以完善。要使学生具备建构生物模型的能力,我们还需要组织相关的模型建构活动,让学生真正体验、真正参与,实现 “授之以渔”而不是 “授之以鱼”。课程标准、教材都已经将模型提升为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之一,新高考要求实现学科综合素养落地,实现国家的育人目标,在生物课堂中,教师更应引导学生沿着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去感知、去思索,形成运用模型建构解决问题的能力,领略科学知识的真谛,帮助每个学生提高生物核心素养,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1]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稳态与环境教师用书[M].2007.
[2](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戢守志,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28-215.
[3]邢红军.论科学教育中的模型方法教育[J].教育研究,1997,(7)53-56.
[4]安淑荣.探究式教学的模型建构实践——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学案例[J].中学生物学,2010,(6):42-43.
[5]于梅.在新课标实施中切实加强模型方法的教育[J].中学生物教学,2007,(3).
[6]景晓燕.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有效提升策略的研究[J].教育界,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