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人驾驶的未来之路

2018-02-23张皓然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24期
关键词:未来无人驾驶技术

张皓然

摘 要: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的日渐普及,机器学习、图像识别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正在推动人工智能(AI)快速兴起。尤其是随着全球各国将发展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与各大行业融合,無人驾驶技术已经由科幻变为现实,但无人驾驶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如何更好的利用无人驾驶为人类服务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

关键词:无人驾驶;大数据;技术;未来

中图分类号:F416.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24-0201-02

拥有一台跑车,在赛道上风驰电掣是我一直以来的最大梦想,相信也是很多男孩的心中向往,令人遗憾又开心的是现在人工智能来了,云计算来了,大数据来了,无人驾驶技术渐行渐近,感到一丝苦闷的我不禁查阅各种资料,试图去窥探无人驾驶的密码。

多年以来,在人们对未来的幻想中,在科幻电影里,有很多酷炫飞驰的无人驾驶智能汽车,这种技术不仅仅解放了司机,让这项大多数时刻动作较单一,却需要时刻专注从而大量消耗人们精力的职业能被不会疲倦的机器替代,而且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有着无限可能和想象空间。在“未来已来”的今天,无人驾驶技术开始且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项可以说最为著名的“未来技术”出现了很多企业在研发、在逐步商用,而以特斯拉为代表,这个新兴的电动车企业在无人驾驶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却也有他自己的劣势。

1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

无人驾驶技术是很早就已经被提出的一个概念,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了对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但其发展的高峰期却是在近几年,依据摩尔定律,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是以指数级在进步。谷歌、特斯拉、Uber、奥迪等等大企业都开始了对无人驾驶的尝试,而我国的百度、乐视、国防科技大学等企业和机构也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发展(虽然贾跃亭出了资金上的大问题,却一直没有放弃这方面的努力)。可以说,现在无人驾驶技术是百花齐放,这与它广阔的市场前景密不可分,我认为,这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赶超世界汽车名企的难得机会。而无人驾驶技术按照机器的介入程度分为五大阶段,分别为L1至L5,而无人驾驶技术制造业中最为“激进”的特斯拉宣称已经打到L5级别。也就是说,无人驾驶技术已经迎来了巨大的发展阶段。

2 无人驾驶技术的优势

无人驾驶技术本身就具有特殊的优势,在这个跨界整合的时代,无人驾驶技术可以解放人力,从而利用旅途休息、娱乐、购物、学习、购物等等,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而在无人驾驶技术真正成熟后,将实现完全无人驾驶,这样一来,方向盘、车档、油门等驾驶部件就可以被移除,给车内一个更加宽敞、舒适的空间,那时,汽车或许就更加像一个小房间,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为了功能而放弃了一部分舒适度。而无人驾驶技术可以让人们不用学车,不用耗费时间在“停车是否停歪了……”这类问题上,其强大的数据库与计算能力可以完美的代替“经验”与“技术”,实现对于“司机”在时间上和功能上的解放。

无人驾驶技术可以保护人类,在交通事故中,有不少是因为人为的因素而非环境,或车的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原因中的酒驾、疲劳驾驶等都是因为“人”这个因素导致的,人们对开车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但人的控制力、精力却是有限的,正是这个基本的矛盾导致了许许多多的车祸发生。更有些车祸的原因是人“一时疏忽”或“技术失误”,残酷的是这每年导致几百万人死亡。而这些在无人驾驶中都可以避免。还有,司机是基于视线所及的观察和多年的经验沉积来操作汽车,而无人驾驶是基于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的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集自动控制、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等众多技术于一体,是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实力和工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无人驾驶技术可以更好服务于人类,有这项技术后,无论是男女老少,即使你身体上有残缺和病痛,都可以相对自如地自行解决交通问题,极大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

无人驾驶技术可以让人更加安全,因为没有驾驶员,类似今年滴滴顺风车事件之类的问题将不可能出现。而且,汽车的承载能力将显著提升,原来五人出行需要打两台出租车,如果是无人驾驶,出租车每次的运载能力就是五个人甚至更多,交通拥堵将极大改善。

而对于特斯拉来说,它的优势在于他是一家卖电动汽车的公司,不同于谷歌、百度这些互联网搜索引擎企业,他有自己在“车”上的客户,这些客户在带来直接的经济价值后,还可以在使用车时给特斯拉数据上的红利,他们在路上所遇到的路况与问题都成为了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庞大数据库中的一部分。谷歌从开始做无人驾驶汽车到2016年,花了将近四年的时间收集了不到250亿公里的数据,这已经是一个庞大而可怕的数据了,但特斯拉在客户的“反哺”下,仅仅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收集到了同样的数据,这是它所在的行业带给它特有的优势。并且,在特斯拉持续投放使用的情况下,在可见的未来,特斯拉的数据库还会以更快的速度疯狂地丰满自己,为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汽车提供服务和支持。

3 无人驾驶技术的劣势

虽然特斯拉雷厉风行,造出来了L5级别的无人驾驶汽车,但他仍然存在的有很多的不足,这些也是值得我们审视的。

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公司,能够得到巨量的数据,但是,作为电动汽车公司,他们在数据的处理上,则逊于谷歌等互联网公司。谷歌能够在得到数据后,结合其旗下的谷歌地图,从而得到一个更具体的结果,这也是谷歌一直以来在无人驾驶汽车上显得小心谨慎的原因之一——在及其专业、深入的数据分析之后,才得出的结论。而特斯拉却在有大量数据的情况下缺乏对数据的有效算法,加之一向激进的行为风格,才造成了它在一次上路实验时的失败。

这也为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参考,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利用用户提供数据,这些都是特斯拉教会我们的基本准则。如百度等立志于制造无人驾驶车的互联网公司,应适当的展开合作,与汽车品牌达成协议,让汽车品牌提供关于汽车上的技术支持和顾客的行车数据,而百度则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对数据进行人工智能上的分析与学习,利用我国巨大人口基数、社会环境差异造成的多样的路况中带来的巨量的数据,发展我们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

4 无人驾驶的未来展望

作为现今的两大热点技术,无人驾驶汽车与电动汽车的结合被很多人看好,在人们对自己所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关注的情况下,这无疑是大多数行业发展的趋势。这个措施在数据上的难度并不大,并且电动车的行业领头羊已经在自己的MODEL X等车型中加入了无人驾驶技术,可以说这是一个必有的结合。

而当无人驾驶汽车达到一定技术层次后,它的驾驶这一功能的痕迹将逐渐褪去,而它作为代步工具的本质将被放大,人们会更注意这代步工具在基础功能外的舒适度,所以,无人驾驶汽车的内置将有很大改变,或许在未来,无人驾驶汽车的内置将更像一个多功能房,有基础的供人们或休闲、或娱乐、或学习、或办公的设施。

无人驾驶汽车与大数据、云计算的结合同样是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的必然,交通这个由众多人参与的群体活动会带来许许多多的麻烦,有时,宽广的道路上只有寥寥可数的几辆车,对如此富足的资源是巨大的浪费,而在大城市的早晚高峰时段,人们在开车出行时总会遇到一个问题——堵,这不仅对环境有危害,而且对每一个人的时间都有巨大的浪费,而无人驾驶技术与互联网的结合会帮人们自动规划路线,而多数车可以在一个系统中进行路线规划时。路况将得到科学规划,人们的出行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如现在百度地图的路线规划功能,他可以通过道路磁感線圈和GPS定位了解路况,并结合路程进行计算,从而得到最优路程,而这只是被动规划路线,在未来,所有车的路线可以得到统一的规划,这样出行才可体现最优效果。

无人驾驶技术与共享出行的结合则是影响深远的应用场景。共享经济强调对有限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民素质达到一定层次后的必然产物,滴滴打车的顺风车业务就是一次尝试,但这尝试无疑是部分失败的,在相关机制尚不完善,人民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进行着急的商用开发。但共享经济实实在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无人驾驶汽车在进行路线规划后,可以根据规划的路线和不同人的需求,把能共享出行所能解决的需求做到最大化,达到真正的“顺风车”。而即使在人民素质达到一定层次后,我们仍然需要完善相应身份登记制度,将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能够识别人信息的技术融入类似顺风车业务,有了技术的保证和制度的保护,才能够保证不再出现滴滴顺风车的事件。

5 结语

从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我国以后的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方向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虽然无人驾驶技术本身就存在着不少争论,希望我们能够耐心地解决问题,稳步前行,在不远的未来全面迎来这一项被人期待已久的技术。我始终认为,无人驾驶技术不仅仅是取代司机这么简单,这项技术将会广泛地应用到无人驾驶火车、高铁、轮船、飞机等等,颠覆交通行业,影响城市发展、城市布局、商业模式等等,将极大影响人们的工作方式、交流方式、出行方式、生活方式,我殷切期待着见证和参与无人驾驶的未来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林峰.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J].传播力研究,2018(25):245.

[2]李润柯.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趋势[J].通讯世界,2018(08):251-252.

[3]贾瑞清,孙稚媛,张尚生.关于无人驾驶汽车存在问题的拟解决方案[J].测控技术,2018,37(08):1-4.

猜你喜欢

未来无人驾驶技术
我们村的无人驾驶公交
无人驾驶车辆
无人驾驶公园
Expectation for The Future of Puritanism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沪将建600-800km有轨电车 未来或“无人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