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成效

2018-02-23巩波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28期
关键词:个体化不良事件健康教育

巩波

【摘要】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及個体化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分别在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的三个时间段对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出院时,患者的服务满意度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良好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出院3、6个月后分别对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改善患者病情,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在临床医学护理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个体化; 健康教育; 糖尿病; 血糖; 不良事件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28.027

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严重慢性疾病[1-2]。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糖尿病的重灾区,患糖尿病人数最多,高达1.1亿,占全世界约1/4,糖尿病的疾病控制已迫在眉睫[3]。糖尿病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健康教育作为糖尿病治疗实施手段之一,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础,可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开支[3]。本研究从患者入院后的系统化健康教育到针对性个体化教育,从院内教育延伸到院外教育,灵活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纳入标准:糖尿病诊断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4-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患者具有认知及精神心理障碍,患者并发糖尿病严重并发症或合并有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及家属不能参与或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6-7],患者入院后进行疾病相关知识讲解,指导患者饮食结构及运动指导,建立患者的健康意识,每周进行一次健康讲座,出院后电话、微信或QQ随访患者,对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其模式如下。

1.2.1 个性化指导干预 入院后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详细了解,建立个性化的健康档案,了解患者平时的生活,饮食及运动习惯,掌握患者的工作及学习压力。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糖尿病知识讲解,对于学历较高、理解能力较强的患者采用集体讲授并指导患者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健康指导,通过患者间相互交流促进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并鼓励患者之间互相监督,共同促进健康行为的建立。对于年龄较大,对糖尿病疾病不够重视或对疾病控制缺乏信心的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健康讲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糖尿病健康知识绘画手册进行耐心的讲解,激励患者促进健康行为。通过直接及间接病例指导患者的饮食、运动及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指导全部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并发症防治及药物应用的重要性指导。在此过程中不断采用询问、实验等方法,评价、分析患者掌握程度,同时让患者结合自身病情进行提问,针对患者情况进行指导、解答疑难。指导患者填写问卷方式,了解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对每个患者存在的不足进行个体强化健康教育,直到患者可良好的掌握健康教育内容为止。

1.2.2 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干预 针对不同人群建立糖尿病健康教育QQ群及微信群并专人负责,24 h在线,随时解答患者的疑问。设立糖尿病健康教育公众号,定时推送健康教育文章及成功病例的经验介绍。促进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督促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患者的责任护士应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院外出现的潜在问题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每周举行一次糖尿病健康教育俱乐部活动,采取抽奖及现场有奖问答等娱乐形式促进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促进出院后健康行为的延续。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患者满意度、糖尿病知识掌握率均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进行,住院期间患者通过书面形式自行填写(患者不能填写的由家属帮忙填写),由专人负责发放、回收和统计。患者出院后

3、6个月通过电话、微信或QQ等通讯形式对患者复查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监测并记录,专门人员收集数据统计分析,并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填写病程中出现的具体不良事件及次数。参与研究的10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未配合完成本次研究,其中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例,统计分析按照每组48例进行。

1.4 不良事件 病程中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 mmol/L即认定为低血糖不良事件[8]。其他不良事件主要为不规律的服用/停用药物,不规范的胰岛素注射[9-10]如:注射胰岛素前未进行混匀、注射前未进行皮肤消毒操作、注射部位是否进行过轮换、每次注射后是否更换针头、注射后发生针尖漏液的情况及引起的皮下硬结、疼痛、出血或瘀伤、感染等。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6~82岁,平均(55.67±2.25)岁;病程1~20年,平均(9.14±2.23)年。对照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35~81岁,平均(55.29±3.24)岁;病程1~20年,平均(9.63±2.39)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患病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及糖尿病知识掌握良好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47例,满意度为97.9%;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40例,满意度为8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02,P<0.05)。觀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良好的患者为46例,良好率为95.8%;对照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良好的患者为35例,良好率为72.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56,P<0.05)。

2.3 两组患者出院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患者出院3、6个月后分别对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监测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4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低血糖4例(8.83%),观察组未发生低血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17,P<0.05)。观察组发生其他不良事件1例(2.1%),对照组7例(1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91,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如果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会产生多系统和器官的严重并发症。作为一种需要终身治疗和控制的慢性疾病,糖尿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1-13]。本研究通过对患者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及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比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发现,传统健康教育缺乏患者的针对性,导致患者在出院后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住院期间的健康行为在出院后未延续执行,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或不良反应。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是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动态、连续、个性化的健康需求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制定患者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建立及出院后的延续执行[14-16]。个体化健康教育目的是提升整体护理质量,为不同情况的糖尿病患者提供系统、完善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17-20]。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升;出院后3、6个月进行随访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中对照组有4例患者由于未按照糖尿病健康行为进行饮食控制而导致胰岛素使用相对过量出现低血糖反应,有7例患者由于未完全掌握药物应用方法导致出现注射部位硬结或皮肤损伤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无低血糖出现,有1例患者注射胰岛素期间多次同一部位注射导致皮下硬结发生。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均为糖尿病相关知识指导不足导致,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个体化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改善患者病情,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在临床医学护理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10):26-89.

[2]周敏平.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使用胰岛素笔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9):104-106.

[3]任启芳,史菲菲,胡红艳,等.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门诊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971-1972.

[4]潘娟,张杰文,谢政权,等.中国糖尿病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J].现代医院,2016,16(8):1205-1207.

[5]张申秀,孙新,戴俭慧,等.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的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4):60-62.

[6]滕云,王春艳,刘鸣,等.门诊2型糖尿病病人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6,30(29):3708-3710.

[7]曹敏锐.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4,12(27):2513-2516.

[8]翁玲琍,施香颖.个体化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7):176-178.

[9]曹翠萍,陆群,谢玲.个体化健康教育在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6):1974-1975.

[10]江曦.个体化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2(32):3063-3064.

[11]陈丽,单海珍,朱雪咏,等.联合微信群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中的作用[J].慢性病学杂志,2017,16(9):1041-1043.

[12]吕娟琴,沈利兰.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观察[J].甘肃医药,2017,36(1):78-79.

[13]闫桂枝.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7,18(4):55-56.

[14]杨慧,袁新建,郭存玲.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3):4-5.

[15]周文芬.糖尿病延续护理中联动式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4):83-84.

[16]李锦萍,王瑜.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3):54-55.

[17]刘国英.延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3):98-101.

[18]王颖婷,王琨,王春丹.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效果和医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6):93-96.

[19]程菊,朱新萍,朱枣兰.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新疆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8):1076-1078.

[20]李惠平.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1):1888.

(收稿日期:2018-04-12) (本文编辑:周亚杰)

猜你喜欢

个体化不良事件健康教育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在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