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对其政治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8-02-23周小李刘琪
周小李 刘琪
摘要:基于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发现,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对其政治认同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越积极,其政治认同度越高,即越参与、越认同;大学生在网络中的政治观点表达和政治信息传播对其政治认同的影响最为显著;大学生对网络政治新闻的关注则对其国家认同、政府认同的影响最为显著。这些研究结论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进一步提升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政治认同;新时代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已经成为当今中国青年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重要工具,作为青年网民主力的大学生,也将互联网作为其政治参与媒介的第一选择。然而,网络世界毕竟是一个开放的、边界模糊且自由度相当高的空间,而且蕴含着丰富资讯以及多元价值观,置身其中的大学生是否会出现政治认同的混乱、迷惘甚至危机?在如此时代背景下,应对这一问题进行关注与思考。我国已进入互联网科技高速发展、移动新媒体快速普及的时期,同时正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生活于这一特殊时代的大学生,不仅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网民,而且还是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未来中坚力量。新时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新时代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意识形态安全。鉴于此,调查和分析当今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对其政治认同的影响,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于网络政治参与,有研究者将其界定为:“公民借助于网络媒介来表达意图和利益诉求,并试图影响国家决策和行为的活动。”[1]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则主要体现为借助网络平台对社会政治生活进行评论、讨论、建议以及传播或发布政治信息。[2]对于政治认同这一概念的理解,一般而言,就是指人们在政治生活或政治实践中逐步产生的对政治权力的认可、同意的情感倾向以及亲近、接纳的心理归属。[3]关于政治认同的维度或者层次的讨论,有研究者提出,政治认同主要包括政治实体认同(对国家政党政体的认同)、政治价值认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政治规范认同(对国家制度、方针政策及法律的认同)、政治效能认同(对社会公共政策带来的公平与效率的认同)。[4]也有研究者指出,政治认同主要体现在公民对民族国家的集体感、归属感及安全感的确立,以及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确信与承认。[5]学术界关于政治认同内涵的理解虽然表述各异,但总体而言并不存在根本性歧义。
关于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认同二者之间关系的探讨,目前学术界一般将网络政治参与视为自变量,将政治认同视为因变量,认为网络政治参与能够对政治认同产生影响。[6]还有学者论证网络参与作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一种方式,能够从正反两方面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产生双重影响。[7]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局限于逻辑思辨或理论阐释,少见针对二者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对其政治认同是否的确存在影响、究竟存在怎样的影响?关于这一问题,学界尚待给出有说服力的回答。鉴于此,本文拟基于一次问卷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手数据,对此问题予以论证、分析与讨论。
二、调查问卷设计
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即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与其政治认同之间存在正相关。
本文数据来源于一次问卷调查。该问卷调查主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以湖北省8所高校为抽样对象,包括: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问卷发放时间为2017年年底,发放总数为910份,剔除部分无效问卷,同时考虑到问卷在学校层次、年级、专业、性别等维度的均匀分布,最终确定样本845份,问卷有效率为928%。
本问卷设计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设定为自变量,将政治认同设定为因变量。为了解释该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将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变量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以了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对其政治认同的影响状况,辨明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认同之间的关系。问卷中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包括个人和家庭两个方面,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学校、政治面貌、学科专业、年级以及从政规划(毕业后是否打算报考公务员或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家庭信息包括父母政治面貌(父母或父母一方是否中共党员或干部)和家庭所在地区。
问卷采用三个维度调查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即对政治新闻的关注、政治观点的表达以及政治信息的传播,每个维度通过三个项目予以测量(具体设计见表1)。
问卷采用李克特式五点计分制,每个项目赋予1—5分,题目分数越高,表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越积极。经可靠性测试,本研究问卷中网络政治参与各维度一致性系数α介于0749—0764之间,均高于06,说明本问卷信度较高。
本研究将政治认同概括为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现存政治体系产生的认知与认可,包括对政治情感、信任、效能的认知与认可,具体表现为对国家、政府、社会制度及自我政治能力的认同。关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问卷设计,一共包括4個维度以及12个项目(具体见表2)。
以上问题同样采用李克特式五点计分制,每个项目赋予1—5分,题目分数越高,表明大学生政治认同度越高。经可靠性测验,问卷中的政治认同项目一致性系数α介于0663—0803之间,均高于06,且总问卷信度系数0911,表明该问卷信度较高。
整个问卷调查均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
三、数据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认同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初步探讨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认同各因子之间的关系,继而采用多元回归分析予以进一步验证。
(一)相关分析
从表3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国家认同(M=374)、政府认同(M=339)、社会制度认同(M=323)、自我政治认同(M=299)。即在整个政治认同中,大学生国家认同度最高,其次是政府认同。
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各因子与政治认同各因子两两正相关。从r系数看出,政治新闻关注与政府认同相关性最强(r=0415),表明大学生对政治新闻关注度越高,其对政府的认同度越高;政治观点表达与政治认同各因子的相关性都很强(r﹥04),表明大学生越是积极表达政治观点,其政治认同度越高;政治信息传播与社会制度、自我政治能力认同相关性较强(r﹥04),表明大学生对政治信息传播越广泛,其对社会制度和自我政治能力认同度越高。
以上相关分析均表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与其政治认同存在显著正相关,且r系数均呈现正向关系,表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度越高,其政治认同度越高。
(二)回归分析
本文将性别、政治面貌、父母政治面貌、从政规划、学科类别、家庭所在地作为控制变量,以政治新闻关注、政治观点表达、政治信息传播作为自变量,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四个因子和总变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其中,控制变量均采用虚拟化操作,模型A1、A2、A3、A4、A5分别为控制变量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因子的回归模型,模型B1、B2、B3、B4、B5分别为自变量网络政治参与在原有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回归模型(详见表4)。
模型A1、A2、A3、A4、A5分别是控制变量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性别与政治认同总变量没有显著关系;第二,党员与国家政治认同总变量存在显著正向关系,党员与国家政治认同和政府政治认同显著相关,表明党员群体对政治认同度高于非党员,最明显的是对国家政治制度的认同;第三,父母的党员身份与政治认同总变量无显著关系;第四,有从政规划的大学生与政治认同总变量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对国家政治认同、自我政治能力认同也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表明有从政规划的大学生对政治认同度较高,尤其是国家政治制度认同和自我政治能力认同;第五,位于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的大学生家庭所在地,与政治认同总变量无显著关系,且与国家政治认同存在显著负向关系,表明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的大学生对国家政治认同度低于来自其他地区的大学生;第六,文史类学科学生与政治认同无显著关系,表明相对于理工类学生来说,文史类学生的政治认同度较低。
分析发现,控制变量中只有党员和有从政规划的大学生与政治认同度有显著正向关系,其他控制变量也只是对政治认同某一因子产生显著影响,对总变量并无明显影响,说明党员和有从政规划的大学生政治认同度更高。
模型B1、B2、B3、B4、B5是网络政治参与对政治认同的影响模型,从显著性来看,网络政治参与自变量的纳入,模型B1、B2、B3、B4、B5相较于模型A1、A2、A3、A4、A5有明显的增加。经分析可以发现如下具体特征:第一,网络政治参与总变量与政治认同总变量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度越高,其政治认同度越高;第二,就ΔR的值来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对其政治认同的预测总体增加42%,对其他四个因子预测增加值分别为219%、252%、304%、32%,表明網络政治参与变量是政治认同强有力的解释变量,尤其是对社会制度认同和自我政治能力认同的解释,从而进一步佐证了网络政治参与度越高,大学生政治认同度越高;第三,控制变量仅为有从政规划的大学生与政治认同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他均呈现出无显著变化,表明有从政规划的大学生网络参与度越高,其政治认同度越高;第四,就模型系数来看,网络政治观点表达、信息传播对政治认同各因子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网络新闻关注则对国家政治、政府执政的认同影响显著,进而说明网络政治观点表达和信息传播变量对政治认同变量的解释更为有力,从而表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越积极,其政治认同度越高。
四、结论
基于以上数据分析,本文得出如下三点结论。
第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的差异对其政治认同的影响并不显著。将个人和家庭信息作为控制变量全部纳入回归模型中分析,可以发现,信息变量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总体并不显著,只是影响政治认同的部分因子。未纳入网络政治参与变量前,唯有党员身份和从政规划对政治认同产生显著影响;纳入网络政治参与变量后,各信息变量的影响波动不是很大,仅有从政规划与政治认同存在显著正向关系。
第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对其政治认同的影响显著。回归分析结果得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认同显著相关,模型B1、B2、B3、B4、B5相较于模型A1、A2、A3、A4、A5,在增加了网络政治参与因子后有显著的增加,说明网络政治参与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有着较强的解释预测作用,尤其是对自我政治认同的预测,即对个体的政治认同来说,网络参与行为是有影响力的预测变量。这也验证了其他学者的研究发现,即网络的普及及其对社会领域的深度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治认同的固有机制,增添了影响政治认同的新变量 。[8]
第三,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对其政治认同影响存在差异性。总体而言,网络政治参与各因子对政治认同各因子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网络政治新闻关注对社会制度认同产生着负向影响,对自我政治认同没有影响,而网络观点表达和信息传播对政治认同各因子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这也表明,在网络参与变量中,网络观点表达和信息传播对政治认同的影响更为显著。但是,网络政治参与总变量对政治认同总变量则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表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度越高,其政治认同度越高。此结论和相关分析结论一致,即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与其政治认同存在正相关。
五、研究启示:新时代如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
当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正面临着新的时代变化。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宣布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表述、新论断、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2018年全国两会召开,若干关涉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出台,包括国家政治机构改革、法律法规修订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等。党的十九大和全国两会不仅为国家社会新时代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同样也为全体国民的政治认同提出了新内容、新要求;尤其是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重要新生力量的大学生,更应该及时准确把握党和国家政治形势和政策发展新方向,主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实践需要,积极成长为能够担当起实现中国梦、复兴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