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感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精神遵循
2018-02-23范玉刚
范玉刚
[摘要]历史是一个整体的连贯的过程,具有承续的涵容性。中华民族在筚路蓝缕中创造的历史文化,是我们今天在世界思潮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现实支点,它是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的“魂”和定力之源。
[关键词]历史感 虚无主义 传统文化
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全球化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全球治理中越来越体现大国责任的担当意识,中国发展道路、价值理念、制度模式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国际社会对创造“中国奇迹”的中华文化的兴趣与日俱增。中国历史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中国?中国历史进程有何连续性?历史文化在“中国奇迹”中发挥什么作用?这些话题已成为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越发绕不开的议题。
现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
恩格斯指出,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广义地看,国家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一个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宗法、历史、领土、政府的社会群体。狭义地讲,国家是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人群基于历史叙事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也就是究其主要意涵而言,国家是一个有着共同信仰和精神追求的族群建构的文化共同体。正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明成就,使其建构了中国——中央之国的历史文化意识,并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创造了辉煌的华夏文明和极具包容性的天下体系观。虽然鸦片战争使中国历史强行并入世界史,甚至一度使中国坠入半殖民地的苦难深渊,但中华文明的进程虽遭遇曲折甚至跌宕起伏,但始终未能被割断,而且一直延续下来,不中断地发展到了今天。
习总书记指出,“一八四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启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斗争的崭新阶段”。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義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尊重历史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特点,更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理论主张。邓小平同志把了解和懂得历史视作“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反复强调“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在历史的跌宕起伏中拨开云雾,只有增强对中国近代史的认知,才能真正理解现代中国与历史中国的内在关联,及其中华民族始终如一的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以及昂扬的进取意志。因此,只要尊重历史传承和深刻把握历史规律,就可以清晰地洞察到,现代中国就是历史中国的延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在重振中国历史的辉煌中创造新的文明,在契合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中,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进而在新的文明创造中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新的贡献。我们坚定地自信,能够创造出历史上辉煌文明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明的新高峰,进而以世界共同价值的凝练来引领人类文明的跃升。
历史不容虚无,要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中增强国人的历史意识,厚植国人的历史感
一个民族的发展必须尊重历史,历史是一个民族立足世界挥之不去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虚美,不隐恶,一直是中国史家赓续传承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历史精神的真实写照,更是激励中华民族历史感生成的一种文化自觉。历史一再表明,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历史感的民族,并在历史的跌宕起伏中锤炼了民族的性格,从中孕育了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
历史是一个整体的连贯的过程,具有承续的涵容性。中华民族在筚路蓝缕中创造的历史文化,是我们今天在世界思潮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现实支点,它是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的“魂”和定力之源。面对各种抹黑、丑化、矮化甚至别有用心的篡改历史的诸多乱象,我们对自己的历史要心怀敬畏,既不能做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作文化虚无主义者,绝对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而是要从心理上明白,只有扎根深厚文化土壤中生成的历史感,才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思潮中抵御各种风险侵蚀的坚实屏障。不可否认,在思想文化领域近年来兴起了一种诋毁英雄、“戏说历史”“重评历史”“解构历史”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国人尤其是青少年造成了不良影响。此外,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有的地方不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导致一些历史文物被损毁,在过度商业开发中泯灭了历史意识,使民众淡薄了真正的历史感。
针对社会上蔓延的虚无历史、崇洋媚外、价值飘忽的文化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针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泛滥,只有用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丰富智慧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使其精神充实起来,人格健全饱满起来,民族精神昂扬起来,才能增强中华儿女做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人类历史经验表明,追求富强有可能使一个国家在经济上变得强大,但唯有创造了深厚历史传统和文明积淀的国家才能真正伟大。一个伟大的民族,之所以能够傲然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支撑,在当今世界更是离不开对国民精神及其历史感的激发。
增强民众的历史意识、厚植历史感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读书,要在全社会养成阅读历史著作和哲学典籍的习惯,教育国民以自身的实践和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赓续古人读书、修身、立德的传统。社会实践中,中国不仅是一个诗书之国、礼仪之邦,中国共产党更是一个学习型政党,全民读书学习已成为社会风尚。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干部读点历史》中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阅读历史书籍可以明智、增长智慧,只有不断培育民族的历史意识,才能增强民族的历史感,而历史感的增强则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文化自觉,进而明晰和坚定中国道路的发展方向。endprint
新中国虽然越来越现代化,日益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在全球治理中担负大国责任,但她依旧有着历史中国的底色和一以贯之的民族精神追求。历史感是中华民族傲然自立于全球的精神遵循,是中国行进在现代化途中抹不去的底色。增强历史感恰恰是为了理解当下真实的中国,明白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什么是我们的价值追求。历史是不容选择的,历史也决不是一个随意任人梳洗打扮的小姑娘,它需要基于现代立场的梳理、甄别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一些永恒的思想价值,但它不是僵化地现成地摆在那里,博物馆式地供人瞻仰,更不是全面复古,回到所谓的“过去”。传统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一定有其历史生成的语境和局限性,需要我们批判性地继承,更需要在当代条件下使其与现实文化相结合,使之成为鲜活的当代文化的一部分。
尊重历史,就是对历史精神的传承和永恒价值的弘扬,不仅传统历史不能虚无,中国革命史也不能虚无。20世纪前期,中国历史可谓与革命相伴而行,是中国现代史中最光彩夺目的部分,更是中国史与世界史相联结的枢纽点。红色是中国现代史鲜明的色调,是历史中国和中华民族深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身上的生动展现。这种价值追求和历史内涵需要深刻阐发,需要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文艺消费,自然地融入国民的内心。我们需要在理论学习中增强历史意识,在思想激荡中锻造历史感,由此引导国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传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创造了中华民族卓然屹立世界的精神遵循,書写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篇章。在世界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的大变革大变动期,要想站稳脚跟保持历史的定力,就必须置身厚重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不断增强国人的历史感。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讲,历史不能是抽象的,历史更不能是割裂甚至是断裂的,它需要在可感知中内化于心。因此,历史感的培育和增强,要重在历史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当代文化创造和发展中激活历史文化基因,使历史文化基因与现实文化相结合。实践表明,历史文化的活态化和历史意识的内化是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源泉。
历经磨难而不衰的中华文明,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累积了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积淀了为整个民族共同认可、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洞察历史,中华民族在创造历史中积淀传承下来的一些基本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以及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依然在现代中国人的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优秀的文化价值,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业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在大众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发挥着评判是非曲直的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举手投足。而在向外拓展进取中,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处世智慧,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交往原则,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意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中华美学精神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人生信念等,这些理念常常显现于现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表达,在骨子里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并以其辉煌灿烂的成就为现代中国隽刻了浓彩重抹的历史底色。可以说,正是这些中华历史文化中蕴含的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生成了现代中国人发自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感。
对于这些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中华文脉、历史遗迹、文化遗址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在现代化进程中好好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根脉,使之成为当代文化创造的底色。既要充分凸显中华民族的美学风格,又要在文明互鉴中充分吸收异质文化的优秀成果,在杂糅中丰富着我们的现实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发展需要创造、创新、创意,但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割断自己的历史,我们要处理好守护、传承与创新、弘扬的关系,使历史文化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资源。
实践一再表明,每到历史的重要关头,生生不息的文明传统、厚重的历史感是增强中华民族抗风险、抵御外侮、增强社会凝聚力的源泉。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基于此,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举措,其中的关键是在实践中积极贯彻和落实。既要重视有形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又要加强对无形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梳理、转化,要以有形的文化实践培育无形的历史感,通过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凝结成具有时代精神和当代价值的文化产品,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的消费对象,就会使大众在历史自觉和日益增强的历史感中领会民族精神和历史意识,从中获得精神的润泽和激励,由此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养成浩然正气和君子人格,进而能够从心理上切实地增强做一个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