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学生历史意识的现实意义研究
2018-02-23薛月爱
薛月爱
摘 要:历史意识是来自历史和正身处历史中的我们,对历史、现实、未来关系的思索、定位。主要包括时空变迁意识、因果联系意识、反思批判意识。历史意识既蕴含深厚的感情,又有深刻哲理的思索,还有现实使命感,关乎古今未来。历史意识是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根源,是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根基,更是激发大学生时代担当的动力。历史意识培养不仅是历史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隐性力量。
关键词:历史意识;家国情怀;政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1-0006-03近年来,历史意识在中学历史教育中被明确为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2003年教育部制定的高中历史课标以及正在热议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理念,都将培养历史意识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并列。历史意识成为史学研究和历史教育的热点。然而,历史意识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深化拓展。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尤其是高职高专,历史意识培养不再以历史课程为唯一载体。多元化、碎片化的历史教育使得历史意识培养可能出现断层、甚至倒退。结合在高职高专多年一线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恰好为学生历史意识培养提供了集中、坚实的载体平台。两者在教育、培养目标上具有根本一致性。历史意识培养不仅是可能的,更是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必要的力量。
一、历史意识是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根源
1.历史意识的内涵
什么是历史意识?瞿林东先生认为,历史意识是人类在对自身历史认识与研究中获得的经验和智慧,进而又把它应用于指导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1]。赵亞夫对历史意识有深入研究,他以先否后肯的方式指出历史意识不是“对历史的意识”,而是“在历史中的意识”;历史意识不是线性的时间性记忆,而是多元且整体的现实性问题意识。历史意识不是万能的特殊性意识,而是经过主体反思的一般性意识[2]。学界对历史意识的内涵表述不一,基本都表达了来自历史和正身处历史中的我们,对历史、现实、未来关系的思索、定位。历史意识主要包含时空变迁意识、因果联系意识、反思批判意识。历史意识基于的前提就是人类对自身历史,从自己的民族、国家历史到人类、世界历史的自觉认知、研究、传承的行为。在此基础上,人们认识事物时逐步形成在一定的时空坐标下,以动态、多元、整体的思路,去反思批判的自觉意识。历史意识会促使人们关注时代与时代之间的延续与发展性,以广阔的国际空间视野去定位本体,并从事件的表象与关联性中探求规律,汲取经验和智慧。历史意识潜藏于人的思维、素养、气质中,以不自觉的形式指导着人的认识活动。提高历史意识是历练人文修养的重要内容,培育大学生历史意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历史意识与家国情怀
历史意识可以培育民族精神、爱国情感,是孕育家国情怀的根源。从理性层面看,人之所以热爱自己的民族、国家,根源上是对自己的本源、归属的思索、认同。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界定,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不是孤立的存在,都归属于一定的族群、社会关系。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了口耳相传的历史记述方式,对族群的起源、生存与发展进行传承,随后有文字记载和日趋完善的历史学的形成。正是因为历史叙述和文字、实物资料的留存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来自哪里,归属于哪个群体。“重新找到过去的目的是建立共同的社会价值观,灌输群体或国家有共同起源的思想以及起源的相似性使群体的不同成员具有凝聚力的信念——这种凝聚力使这些人能够面对现在的困难并满怀信心地应对未来的挑战。”[3]所以家国情怀是基于个体与民族、国家之间的水乳交融的孕育关系。正是民族的历史和记忆使我们找到了身心的家园,同时也正是一个个相互关联又具有独立性的历史的、现实的个体构成了民族这个群体,一代代谱写民族的历史,推动民族的发展,凝聚民族的精神。从本源上,我们天然地具有民族认同。这种认同的基础是共同的起源、历史、文化传统和未来。历史意识有意识或潜意识地使每个民族成员自发地热爱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
从感性层面看,热爱养育自己的民族、国家,如同婴孩之爱恋母亲,是本能的感情需求和表达。自幼对家乡山水、祖国山河、文化风俗的耳濡目染,各阶段的历史教育,逐渐在培养着历史意识。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开篇即畅言,国民对历史的认识深度,是其爱国之情、报国之行的前提[4]。历史意识突破了人的本能,通过理性与感性相促进孕育人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感。
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是人格教育、公民教育的基础内容,更是高校德育的根本目标之一。在思政课这个主渠道下,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必须是多元、多效的。既要有生动的事实、严谨的理论,更有赖于深厚的历史意识。
二、历史意识是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根基
政治认同的内涵非常丰富,在当今的中国集中体现为社会成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道路、理论的认同上。这看似一个现实的问题,背后却有其历史规律性,需要纵观历史、现实与未来,才能对政治认同的合理性得出结论。
1.现实源于历史
回望历史,历史的时空变迁意识告诉我们,古今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真正参透现实,并解决现实问题,必须从历史中寻找根源;而研究历史既需要基于特定的时代特征,也需要关注现实的需求。过去的历史并没有死去,它仍在持续的历程中,并参与现实生活的创造。今天的中国是昨天中国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与政策、道路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个政治结论是高校思政课教育的导向性目标。如何使其由理论深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是思政课教学的难点。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将今日中国置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时空坐标上,揭示中国社会在连续不断的变化中呈现自己的各种力量的动态格局,考察各历史阶段的基本联系。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各种力量的较量博弈,将中国共产党推向了拯救民族危亡的前台。举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大旗的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建设中,又顺应历史、现实,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前进的每一步,产生的每一个结果背后都有深深的历史印记和不可违逆的历史规律。脱离历史背景、发展源流,仅从现实中找依据,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基必然不稳。把思想局限于现在,就不能了解当今的现实。在这一过程中,支配认识发展的正是历史意识中的时空意识、因果联系意识。endprint
2.历史判明现实
直面现实,政治认同更具体地体现为对施政方针、政策的态度上。现实政治的形态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的,也将在历史的实证性面前得以判明。党的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历史联系。每一个理论都融合了中国传统思想精华,肩负中国社会发展重任,并面向世界发展大势。既具有民族特色,又体现人类创新智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效应正在中国崛起、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被检验。它使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它使世界各国都为中国的发展而瞩目,它使自己的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并享有梦想成真的发展机会。在历史与现实面前,我们不得不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性、科学性。
面向未来,民众的政治认同尚需建构于政治道路的可发展性、引导性、人类性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具有延续性,能够指引人类发展轨迹,遵循人类发展规律?苏联的解体曾一度否定这一命题。但放眼人类历史发展,短暂的失败才能积累成功的经验、勇气。任何一种旧制度都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任何一个新制度也必须百般磨炼才能被认可。回到人类社会的初衷,公平、自由、民主等是人类一直追求的,而这些在私有制的社会就只能属于占有生产资料的人。只有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才是人类社会最终去处。
历史意识包含着对历史的借鉴、传承,对现实的关照、探索,对世界与未来的预测、把握。不具备历史意识,就不可能深入理解理论、政策。汤因比说:“人类的生活是生活在时间的深度上的;现在行动的发生不仅在预示将来,而且也是根据了过去。假如你随意忽视、不去思考甚或损伤过去,那么你就妨碍自己在现状中去采取有理智的行动。”[5]
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自身不断增强历史意识,有意识地通过激发学生的历史意识来实现政治认同的思政教育目标。政治认同不是政治口号、行政命令,是发自内心的意愿和来自理智的抉择,它构建于深沉的历史意识和现实意识之上。
三、历史意识是激发大学生时代担当的动力
1.历史意识以时代担当为归宿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中说:“只有借助于现在,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于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在。使人理解过去的社会,使人增强掌握现状社会的能力,这就是历史的双重作用。”[6]人类是历史的创造者,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进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推动着历史的发展,担当着时代的责任。同等情况下,具备历史意识的人,在反思批判意识的作用下,会更主动、自觉地担当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勇挑民族、国家发展的重担。大学生是历史的传承者,现实的参与者,未来的建设者,是必须具备历史意识,并以此担当责任的重要群体。
我们认识历史规律,目的是更好地改造现实世界。责任担当是将意识转化为实践的桥梁。历史意识孕育着人的民族情感、爱国精神、政治认同,而将情感转化为行动、知行合一,就体现在时代担当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意识是激发大学生责任担当的深层动力。所以,青年学生要读史来明智,论史来励志。
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谈及读史的情感激励作用,看到古人在国家危难之际,为匡扶社稷、拯救生民,凛然大义、慨然担当,由此激发后世学子的责任意识,“把这种扶持国家民族的危亡的大任放在自己的肩头。”[7]在这里就是在读史中积累蕴藏于意识深处的历史意识,在潜移默化地释放力量,蔚然成势,遂厚积薄发,付诸于行。
2.历史意识助力思政教育
大学生思政课的实效性同样体现于由理论到實践的转化、应用中。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密切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勇于担当历史与时代责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政治认同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历史意识孕育的成果。他们的最终归宿都落实在实践中。无论是思政教育还是历史意识培养,都旨在由人的思想、品质的提升、内化,转化为报效国家、时代担当的行动自觉。因此,高校思政课肩负着历史与时代的重任,历史意识的培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使命,也是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两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然而,历史意识培养在历史课程与思政课程中,既有一致性,又具有各不相同的方式、特点。在思政教育中,其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它不是显性的存在,更多是以隐性力量的形式为思政理论奠定基础,揭示规律。恩格斯说:“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8]历史没有政治学,是为无果;政治学没有历史,是为无根。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历史意识培养为根基,而不是封闭自己、固化思维。历史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思政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和升华。
参考文献:
[1]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6.
[2]赵亚夫.历史意识及其在教学研究中的位置——围绕历史教育学的问题与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9):5—6.
[3]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对历史的理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46.
[4]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3.
[5]田汝康,金重远.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42.
[6]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8.
[7]李守常.史学要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70.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