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学习创设生活情境初探
2018-02-23王凌云
王凌云
(涟水县义兴中学 江苏 淮安 223400)
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数学的难度不断加深,初中学生关于数学的学习开始吃力。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创设与生活有关的情境,让学生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降低学习的难度,接下来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努力创设生活情境展开探讨。
一、课前充足的准备
这里要指明的对象是教师,教师为了在课上能够顺利的把学生带入情境,应该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初中数学相比于小学数学的不同在于难度加深并且内容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应该就目前初中数学的教学环境做出调整,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数学。为了进一步顺利的开展生活情境创设活动,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教师应该就要讲解的课程区分重点和难点,对知识点进行模块的划分。再来,教师应该就知识点的特点适当的插入生活实例,把数学生活化,使学生逐渐的消除数学理性化。在学生贴合生活实际的去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改善课程的安排。举例来说,在《图形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就图像的样式来联系生活,让学生就周围的环境中去寻找要学习的图形,就实例来讲解带入课程,贴近生活,帮助学生有效的学习相关的课程。有一点需要强调的就是,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安排不同的生活情境创设环节,不能一个样式百用,虽然教师的教学任务轻松了,但学生的接受质量就会下降。
二、设立问题引发思考
问题是一切求知的开始,学生就新知识的认识一开始是枯燥难以理解的。但如果教师能够在课程的开始就设立悬念去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这就会接下来课程的开展节约很多时间。当然问题的设立要生活化,要严谨化。就目前要学习的课程来设立及贴合生活有迎合课程安排的问题。举例来说:《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这节课,教师就可就课程开展前设立“数据在生活中都出现在在哪,又是怎样应用的?”这类问题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在课程开展的中间阶段,教师可以提出“既然数据的性质有这么多,那在生活的体现又是什么呢?”这类问题,进一步加深课程的生活化;最后,为了总结知识点,老师可以就本节课程提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中,那些可以用到统计,又是怎么做的?”。总得来说,问题的提问方式要灵活的贴近生活,不能生搬硬套,刻意化的进行生活情境的创立。问题是一切求知的开始,希望教师能够好好的利用这一点,带动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
三、开设故事情节
说到贴近生活,完整的生活实例可以更深刻代入学生进入情境中,并且还可以深深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开设故事情节可以就语言的环境进行创新,故事的编造要生动形象,有时不能简单的就事论事,就知识点论知识点,适当的扩展一些不必要的知识更能增加数学课的生活化。举例说:《勾股定理》这节课的学习除了要讲一些公式,老师可以就定理的由来进行横向的扩展——告知学生勾股定理,在中国的商代就已经提出了,而在西方,最早提出该定理并证明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等等,一些相关的有趣知识点。除了扩展知识点,故事的设立最主要的就是情节的编写,在《勾股定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立故事情节“工厂在生产自行车的时候,大量的应用三角形,技术科的科员说,这是最稳固的方式,那么你们又有什么想法,他为什么说是最稳固的方式,与咱们接下来要学习的课程是否有关呢?”将故事与生活情境的创设相互结合,不仅能够调动数学知识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1]
四、反馈信息的不断接纳
生活情境的设立主要面对的是学生,教师只是自己一味的盲目改革,获取会偏离主题,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课下教师就课上生活情境的设立要积极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的得到反馈信息,与学生共享教学观念,并且积极地吸收学生的生活实例,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切合实际的以学生的角度改善环节创立中的不足,不断接纳不同的意见,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还有就是,教师的反馈信息除了来自于学生,还可以是同校的教师,把自己课程的开立情况与其他教师进行比较,就可以反馈得到不同角度的信息,更能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五、结语
初中数学相比于小学数学的特点来说,难度和枯燥感都是比较明显的。教师要想顺利的开展数学课的教学,一定避免不了与生活实际相碰撞。教师就环境的不同,课程的不同积极地加入生活情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2]还有就是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很好地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更多的学习好习惯,进一步为教育事业的创新添光加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