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窦桂梅《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艺术赏析

2018-02-23谭观明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文化史圆明园激情

谭观明

(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看窦老师《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观其教学视频,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窦老师的课堂独有的魅力。作为新生代语文教学的领军人物,窦老师的课堂教学自成风格,给语文教学呈现了不一样的视角,带给语文教师以更多的收获、感悟与思考。接下来,本文从窦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着眼,来研习其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希望有助于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 朗读——还原世界的方式

朗读,这是贯穿《圆明园的毁灭》整堂课最突出也是窦老师自己一再强调的一大教学理念。语言教学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读更是非常重要的,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书不厌百回读”,读在语文学习中尤为重要。作为学生,学习语文,朗读更是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而五年级处于第三学段,其阅读方面的学习目标就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窦老师《圆明园的毁灭》课堂上,可以看到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方面。比如,圆明园在现实中只剩下留有一些断壁残垣的遗址,学生是难以想象圆明园的辉煌的,更不用说体会它在祖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价值了。但是,窦老师在教学中成功地让学生体会到了,采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反复朗读。读课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感受圆明园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山乡村野等等,进而体会圆明园当时辉煌的景象。

窦老师不仅注重引导学生对同样的段落进行反复朗读,还特别着重改变朗读的方式。在这种反复朗读和多样的朗读方式切换中,学生沉浸其中,变得越来越会读,越来越愿意读。例如,在让学生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时,课堂设计如下:“

师:面对这人间奇迹,你心中一定升腾出一种感情,正如雨果形容的那样——“虽然是皇家园林,可是岁月创造的一切最终都是属于人类的。”所以此刻在你的心中,圆明园拥有的是什么?

生:劳动人民艺术、智慧的结晶。生:其实就是一种无比的自豪感。

师: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句话。(即“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

师:奇迹,送进去,再送进去。

生:艺术。

师:艺术,送进去。祖国的——,是第一段里边的,再读这一段话。拥有的是——

生:损失。

师:(惊讶状)啊!不要太激动!再读读这句话。

……

师:对!是“文化史”,而且是不可估量的祖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回扣“不可估量”)清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及天下所有的人——“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学生朗读时语气各有不同) ”

一种种个性化的精彩的个人读,齐读,师领读,带着感情读,变化着调子来读……充分地将朗读落到了实处,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其朗读的教学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读代讲,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三主原则”。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综观全课,窦老师在执教过程中,大量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贯穿于阅读教学,着重指导学生如何去“读”,如何在复读中体验情感,在泛读中知晓大意,在精读中品味文字。(二)以读促悟,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人文性非常突出的课文,在窦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们在朗读中汲取着作家精彩的语言,在朗读中,学生们了解到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起了学生们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以及冷静思考、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朗读的方式多样,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相应采用。同时,朗读也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去完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多观摩学习,也要注重在平时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掌握更多的朗读技巧,将之贯彻在教学中,辅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阅读能力。

2 赏识性教育——点燃学生自信的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窦老师十分重视跟学生的交流和双向互动,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作出恰到好处的肯定和表扬。课堂上这种赏识性的评价,有助于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在窦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的课堂上,学生自主发言和朗读占了很大的笔墨,如何对学生的朗读和自主发言作出中肯的评价就尤为重要。评价学生的朗读水平和对课文的分析见解,不能给予过低评价,也不能拔高,还需要给予朗读指导技巧和对课文内容正确分析基础上的恰当理解。而窦老师在这一点上,可以说给很多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具体内容如下:“

生: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特别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时代,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师:从先秦到清朝大约多少年?

生:大约800年吧。(学生又七嘴八舌猜测1000、1200等数字)生:我估计怎么也有2000多年吧。

师:你很会说话,“2000多年”的“多”就要多出好几百年,自先秦经历秦、汉、隋、唐、宋、元、明至清,大约是2700年左右的时间。想想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

…… ”

窦老师在这里,通过肯定性评价,引导学生得出从先秦到清朝的时间长度,进而思考在这样长的时间幅度中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让学生发言,并补充资料,引导学生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在“走出圆明园”这一教学环节中,窦老师的教学智慧如下:“

师:面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请自己选择一个角色静静想一想,一会请你实话实说。(学生讲其中一个角色的时候,老师紧紧围绕一个角色进行讨论,完了再进行下一个角色)

生:我若是当时的皇帝,我会号召所有的百姓团结起来,即使用长矛、弓弩,也要对付洋枪洋炮。只要团结,就有希望。

师:你善于发动群众——了不起的皇帝。

生:假如我是大臣,我不会那样奢侈,我会帮助皇帝把所有的钱用在建设军队上,当敌人来侵犯我们的时候,我会调兵遣将顽强抵抗。

……

师:给自己掌声,为自己喝彩。(生鼓掌)但遗憾的是,历史真相不能假设。请读下面的词条——

……

在上面的例子中,窦老师注重在对学生进行肯定的评价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走出思维的局限,用自己的体验去对照历史,读出圆明园的毁灭真相背后的信息,用理性而非仇恨的光照耀学生,带领学生走出圆明园,这体现了窦老师对课堂高超的驾驭能力。这种赏识性教育,可以点染学生自信的火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3)情境教学——深入文本的途径

在课堂的教学中,窦桂梅老师注重创设情境,展开情境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具有较强的人文性,所以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而窦老师的教学就很好地做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方法就是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

例如,在执教走进圆明园的过程中,窦老师设置了以下教学情境:让学生结合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说说圆明园可能有哪些辉煌的景象,然后教师用带“有……也有……还有……”的连接词进行板书,引导学生感悟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举世无双的辉煌。

通过情景教学,在学生心中激起惊讶、赞叹和自豪的感情后,窦老师开始讲述圆明园的毁灭的经过,讲述圆明园毁灭时的情景教学主要有两个层面:(一)在品悟了“毁灭”之后,窦老师把之前圆明园有哪些辉煌的景象时的句式做了变动,把“有……也有……还有……”进行变换,在“有”之前加个“没”,用“没有……也没有……还没有……”这样的新句式,将描写圆明园不胜枚举的山光风情和奇珍异宝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朗读。朗读中,学生在“有”和“没有”的对比中感受到圆明园被毁灭的失落、愤怒和痛心,从听觉的角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二)从视角刺激的角度让学生体验圆明园的毁灭:“师: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60年10月6日。就是从这一天以后,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什么都没有了。”教师一边慢慢擦去黑板上那所有的“有……也有……还有……”,一边黯然叙道: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全场戚然,肃寂无言。这种情景教学的方式非常新颖,出乎人的意料,又能够非常有力透露内心的震撼。擦除,归零,化为一片灰烬。圆明园里的每一个“奇迹”的擦除,每一个“不朽”的毁灭,都给人以沉痛的失落。辉煌、奇迹的陨落和毁灭,给人以更深沉的思考。课堂实录如下:“

师:现在圆明园什么都没有了,那么,留给你的是什么?

生:这样宏伟的建筑毁于一旦,我只有难过呀!

生:留给我的是愤恨!

生:有泪水,有叹息,有无奈,有痛苦……(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并带着属于自己的感受朗读这句话。)

窦桂梅老师的这种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知道“有……也有……还有……”,再把圆明园的毁灭通过新句式“没有……也没有……还没有……”给呈现出来,给人留下沉痛的思考。整个过程“从有到无再到有”,可以说是窦桂梅执教这堂课的总思路,课文结构是先写辉煌再写毁灭,而窦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把圆明园的毁灭给人生发的“有”给挖掘出来了,给人以冷静理性而长远的思考,可以说是非常经典的。

(4)激情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

有人这样评价窦桂梅老师:“窦老师把激情灌注到整个课堂,使课堂像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我们仿佛和她以及孩子们一起登上她的激情之船,开始了激情之旅,观赏和领略到一派激情之光”。观窦老师《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视频,我也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窦老师的教学充满了激情。窦老师在课堂的全情投入,让我佩服。在她的课堂上,从她的语言中,从她的板书中,从她的举手投足中,我们都能看到她的激情四射,她的这种激情犹如一团烈火迅速点燃起学生心中的那团火,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愿意学习、乐意学习并沉浸其中。

窦老师的激情教学还具体体现在她的范读教学中。窦老师倡导主题教学,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在读中化是窦老师教学的特色。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时,窦老师把她的朗读范读天赋表现得淋漓尽致。当讲到圆明园的毁灭过程时,学生难以正确朗读读出情感,窦老师说:“如果我感到愤怒,我一定会这样读(范读)。”“如果我感到可惜,我一定会这样读(范读)。”窦老师的范读教学时而激昂亢奋,时而低沉黯然,将每一个中国人面对圆明园的毁灭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她的激情感染下,学生对朗读的渴望被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潜能被开发,他们的朗读表现也越来越棒。

好的教学是需要教学激情的,窦老师的课堂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激情教学需要教师贯注激情于文本,洋溢激情于课堂,点燃激情于学生。因此,教师要用满腔的激情投身教育事业,要让课堂教学充满激情,用这种激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同时,只有用激情演绎教育,教师才能演绎自己精彩的人生。

以上就是笔者对窦老师《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艺术性的研习,窦老师的这堂课是我们努力前行的一盏指路灯,我们要从中学习借鉴优点,在观摩学习中提升,努力成长为一名像窦老师一样优秀的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文化史圆明园激情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游圆明园有感
炽盛与深化——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五年历程(2010—2014)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圆明园里过大年
新文化史视野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满江红·圆明园
凸显价值:文化史教学的应然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