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脚步暂停 用心聆听花开之声
2018-02-23李美榕
李美榕
(福建沙县实验小学 福建 三明 365050)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让学习成为学生发展个性,表现个性,培养能力的过程。那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呢?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激发兴趣、营造探索氛围
1.点燃求知欲,激发学习激情。“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得”,强烈的求知欲是学习的动机。在教学《手捧空花篮的孩子》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经过启发,学生的思维门一下子打开了:“手捧空花篮的孩子是谁?”,“他为什么捧着空花篮?”,“手捧空花篮的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此时,学生的胃口已被掉起来,但是我并不急着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带着悬念兴趣高涨地走入课文,自己去探究。通过这样的“投石问路”,很自然地进入课文,一切就“水到渠成”。
2.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为此,教学中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
比如,上《瀑布》这一课时,要学生背对讲台,播放录像让学生仔细听,尔后问:“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想想这声音像什么?”有的学生回答:“哗哗的流水声,就像大海的惊骇浪。”有的说:“像洪水从山上直泻下来的声音。”这时,教师说:“瀑布为什么会发出这么巨犬的声音?瀑布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转身看录像。这时,学生迫不急待地转身来看瀑布,当学生看得如痴如迷时,教师满怀激情地朗读诗歌第2、第3两节。当学生转身看到瀑布的景象时,如身临其境、听其声、观其境,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欢乐的心态中学习知识。
二、熟读深思子自知——走入文本,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就是把金钥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1.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玩中学。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处于儿童期的小学生,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每当我走进教室,总是神采奕奕地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有时还唱上几句。如在教学《春天的手》一课时,我一边唱着,一边跳着、演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让学生感受到春天是多么美丽。在学习课文时,我打破常规,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大自然中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演一演,全班非常兴奋,纷纷去观察、记忆、表演,将课文的内容变成了自己的语言!这也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
2.激疑思问,启发自主探究。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有个学生提出说:诸葛亮明明是利用草船向曹操骗来十万支箭,而题目为什么是《草船借箭》,而不是《草船骗箭》呢?真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教室里一下炸开了锅,很多同学点头称是。此时,我不加以任何的评论,只是对学生说:到底是借箭还是骗箭,你们读读课文再把你的意见告诉大家。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课文去思索、探究。不一会儿,学生的手纷纷高高举起,发表自己的见解。一个同学说;“我认为是借箭,因为到了赤壁之战时,诸葛亮有把这十万支箭还给了曹操,有借有还嘛!”另一个同学弹簧似的从座位上弹起来,说:“是啊,从课文中的‘诸葛亮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这句话也可以看出来,因为如果是骗箭就不会去谢,借箭才要谢,所以课题应该是《草船借箭》。”说得真是头头是道,更让人叫绝的是一个学生说:“文章的写作意图是要赞扬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而‘骗’字是贬义词,题目改成《草船骗箭》,就与文章的写作意图想违背。”更令人心服口服。这样不仅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又活跃了课堂,让每个学生能主动参与独立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有所得。
三、一花独放不是春——交流感悟,倡导合作学习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要想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首先就必须让他们了解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看到合作学习优势。在阅读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朗诵会这种形式,如《早操》一课,我采取诗歌朗诵会形式进行教学。每组各派一名代表参加全班比赛,比赛前给学生留一段准备时间,其他成员给代表出谋划策,指导他读好课文。有兴趣的小组,其他成员还可以为他加上动作,模仿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怎样做早操的。最后不但评选出最佳朗诵能手,还要评选出最佳合作小组。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既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又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合作的意识。
2.教会学生合作的方法。通过上一步的培养,学生有了合作意识,有了合作热情,但他们开始时对合作学习一无所知,不知怎样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这时就需要教师向他们提供方法。我认为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有个良好的听、说习惯。小组合作学习正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训练的平台。在同伴的友好关系中,一些同学对不理解的问题一般不会受到批评和嘲笑,他们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树立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
3.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引导学生紧紧抓住田忌赛马为什么能够转败为胜,分组进行讨论学习。老师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引导点拨、了解情况。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学生在小组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各抒己见,集思广益,问题就迎仞而解。师生间的互助合作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同学们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了与同伴的合作关系。合作学习不但提倡生生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也必不可少。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在学完《美丽的小路》一课时,我让学生演一演。既然要表演,学生就要与小组内的同学沟通、交流,在小组里分好扮演的角色;在进行表演时,会给表演能力较弱的同学一些意见、建议。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中学会了互助合作。不仅仅是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教会学生与人合作的方法,与人友好相处,共同完成任务。
实践证明,自主、合作、探究这的学习方式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合作、探究必须以自主为前提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这种能力的培养,既不能单打一,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应当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这样,才能让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