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基地 大德育
——以我校“清新自然课程”为依托,让德育之花在综合实践活动上绽放
2018-02-23杨瑜瑾
杨瑜瑾
(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附小 广东 深圳 518000)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点。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德育活动形式单一、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恰好能弥补这个弊端。我们将以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附属小学开展的清新自然课程为依托,利用教学楼楼顶综合实践基地,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目的的运用,使德育教育在综合实践课上得以渗透,让德育之花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傲然绽放。
1 在自主探究中找寻美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来源了生活,学生研究的是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但是有的老师走入了认识的误区:认为综合实践课程是实践性的学科,和德育挂钩不上。因此在课堂上只注重实践而不注重德育,浪费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大好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由许多有趣的实践探究活动组成,这些探究活动不仅是我们进行科学教育的载体,也为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提供了载体。[1]其实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让学生从课室走向自然,学会自主探究,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道德体验,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教育家苏霍姆林提出:“教师要把人类的智力财富传授给学生,并能在他们的心灵中点燃求知的欲望和热爱知识的火种。”我们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尝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感受到综合实践知识都是自己亲自动手找到的。城市的孩子对粮食的概念薄弱,最直观的认知就是每天家里做好的一碗碗白米饭,为了让学生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粮食,我们以“清新自然课程”为依托,利用教科院附小“水稻田基地”,在综合实践课程中让三年级的孩子亲自参与水稻田的种植。经过孩子们的实地劳作:翻土、播种、插秧、记录、资料收集……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震惊:原来粮食的种植是如此的不易!在小组交流汇报的时候,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生气的说:“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有的则说:“每一颗粮食都包含了劳作者的滴滴汗水,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此次的活动,学生不仅自主探究,观察记录水稻田生长情况,学会制成水稻田生长的思维导图,而且重新认识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了人人都要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在自主探究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找寻到了节约粮食的美好品德。
2 在实践体验中陶冶情操
虽然现在很多学校倡导“德育为首”、“立德树人”,但是很多学校依然存在重教学轻德育、重说教轻体验等现象,导致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形式单一、枯燥而守旧。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经验性课程、活动性课程,活动是其最基本的形式。[2]
龙华区教科院附小开辟了楼顶综合实践基地以来,以“分地到班”、“分地到组”、“分地到人”的形式,实行班级、小组、个人的精细化管理,达到了“班班皆有地、人人皆地主”的目标。我们学校的综合实践基地空间开阔、活动区域划分明确:奇妙蔬果园、野果寻踪、桑动快乐、凉茶文化、青青艾叶香……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从而促进德育的渗透内化。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从走出了课堂,延伸到课外,到大自然中,所以实践活动的活动面广,全员参与,每个人都在小组活动中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所擅长。在不同的小组活动环节中,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利用自己的经验、技能、特长,发挥团结、协作的力量。例如在每周三下午的综合实践“奇妙蔬果园”课程中,力气大的学生负责浇水、认真细心的学生负责做植物生长记录表、擅长画画的同学负责完成思维导图、细心的同学负责翻土除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相互合作、大胆交流,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集体协作和荣誉感。其实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不但享受到了劳作付出的快乐,也增长了不少的知识,陶冶情操。
3 在开放的氛围中培养综合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人们不仅重视语文、数学、科学等显形课程,而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但是如今的教育现状却令人堪忧:教师单一式的讲授、学生机械式的聆听,“填鸭式”、“满堂灌”的情况数不胜数,而这恰恰是当前教育的薄弱环节。学生成为学生之前,首先是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尊严的,独立的人。只有在碰撞、分享自主、开放氛围中,他们的想象力才能被激发、创新能力才能被培养。在清新自然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退居二线”,从旁指导,给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空间,把课堂的大舞台让给学生,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
在综合课程实践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更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意识:他们是否能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是否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否有团结协作的精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凉茶文化”基地,学生由一开始的查阅凉茶文化历史资料、到选种、播种、育苗再到收获,采摘金银花和菊花晾晒……每一步都由学生“躬行”。当然,基地的种植不是全然百分百的成功,也有基地播撒种子之后无法发芽,无法生长的情况,这个时候便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找寻原因:到底是土地酸碱度的问题?还是种子不好?还是浇水的方式或者时间不对?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各抒己见,课后找寻答案。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生活,获得内心的情感体验,在道德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总之,以“清新自然课程”为依托的综合实践课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阵地,但是同时也是德育的大课堂。教师要以引领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参与、探究、体验,就更好的发挥德育的渗透功能。在自主探究中、在实践体验中、在开放的氛围中,让学生乐学、善学、好学,小小的基地才能发挥大大的德育作用,德育的花朵才能综合实践课程上傲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