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分制体系下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建设探究*
2018-02-23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广东松山 512100)
于70年代末我国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部分高校试行中国式的学年学分制(如北京大学),现如今,在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加深高校的工与学之间矛盾。我国各高职院校纷纷引入“学分制”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缓解部分工学矛盾。于学分制体系下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社会人才需求下,为确保实现培养人才达到经济建设人才需求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那么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建设胜为重要,本文以新经济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学分制综合教学管理制度人才培养规范建设进行探索。[1]
一、学分制体系概述
学分制源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区别于学年制主要把培养某一职业能力所需的学时兑换成相应的学分,由学生修习达到某一专业最低学分总和作为衡量学生某种职业能力、学习完成情况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新型的高校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学年制这一教学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新时代教学要求。我国的高校在70年代末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试行中国式的学年学分制如北京大学、中国信息大学等。现今,为缓解在国家鼓励全民创业历史背景下,进一步突显的工学矛盾。于是高职院校也纷纷引入“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如广州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等),但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化的“学分制”综合教学管理模式,已迫在眉睫。[2]
二、人才培养规范与人才需求接轨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范应与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相适应,技能型人才的岗位能力主要由实践能力,技能操作、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组成,重点培养面向当代我国经济建设需求的基本素质、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在学分制体系下,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让毕业生具备能够胜任本专业岗位群的岗位能力。那么高职院校的顶层设计——建设人才培养规范时应与市场人才需求相对接起来。首先根据专业岗位群所需求的职业能力来确定我们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实训实习、社会锻炼等。其次岗位能力群的相关知识能力、实习训练、层级规律来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次序。通过以上的科学化编排构建出不同的教学模块及选修课程,提供给学生进行选择性的修习,所有教学模块、实践训练、理论课程都对应专业群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考核、评价及相应学时学分量,只有在学生完成相应的修习成果,达到专业规范和课程规范时,说明该生拥有了相应的职业岗位能力,如此人才培养过程既为我们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规范建设。[3]
三、人才培养规范与学生能力拼接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高招来自各普通高中的学生,二是与各中职的对口专业学生,三是参加各学院自主学考的学生等。未来可能还有学院自主招社会学生、企业进修人员。由此与高等本科院校的生源相比,高职院校生源素质层次各异化、多样化的特点,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文化基础较差。高职院校在建设各专业人培养规范时更应考虑学生自身的各项能力因素,制定、设计、规划出更多因材施教的理论模块、实训形式等教学管理模式。与学生的实际能力设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评价的人才培养规范设计。如(普通高招的学生设定管理型人才、中职学生设定执行型人才、学考学生设定创新创业型人才等)由此为基础编排好修习基础课程、实训实践以及能力培养进阶。最终实现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目标。
四、人才培养规范与教学资源匹配
随着国家几十年来的高等教育建设和高校自身的发展,各高校建成得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与自己专业岗位能力和社会人才需求相脱节,铸就一批高理论低操作的“畸形”高才生。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一分为二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承载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输出基地。这就更加明确了我国高职院校在原来的高等教育体系的理论教学中提升实操能力的培养,实现“一轴两翼”式发展。由此高职院校纷纷修建实训室场地、购买实训设备、操作模拟软件及校企合作等措施,完善自身教学条件。基于学分制体系下,各高职院校建设专业人才培养规范中,应充分发掘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师知力量、实训设备、实习基地等)、整合企业资源、利用社会资源等充实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修习环境和最优化的人才培养路径。将充分优质教学资源整合于人才培养规范中,对我们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素质提供保障性作用。[4]
结语
高职院校作为国家区域性经济建设人才培养的摇篮和输送基地。当今企事业单位需要何种素质、什么能力的经济建设人才?那么我们的高职院校应与时俱进,研究、确定、执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基于学分制体系下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规范,系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教学纲领、人才质量评价、教学活动执行的“指南针”。专业人才规范是高职院校在学分制体系下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设计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规范本文作的浅显的探究,提出专业人才能力需求、学生基础能力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建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