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融媒体时代基层广播电台的创新实践

2018-02-23吕灵辉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8期
关键词:广播电台基层人才

吕灵辉

(作者单位:桂林人民广播电台)

新媒体的崛起使得每个人都拥有了话语权,技术的发展又使话语权能够通过更多传播渠道表达出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基层广播电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基层广播电台的节目既无法与中央台、省级台相抗衡,又必须与纸媒和新媒体相竞争,同时还要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挑战,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基于此,基层广播电台应当认清形势,转型创新,在生存的基础上谋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突出重围,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

1 融媒体时代基层广播电台面临的困境

1.1 发展理念落后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媒体和用户的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播方式由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大众传播时代媒体的垄断地位已经被打破,用户掌握了话语权,不再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也成为了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但是,目前一些基层广播电台没有注意到用户地位的变化,还沿用旧有的“我播你听”的落后思维方式,认为媒体高高在上,并未从用户角度进行节目生产和制作,最终也必然被用户所抛弃。

1.2 新闻资源匮乏

新闻报道一直是各级广播电台的主业,做好新闻报道是媒体健康发展的关键。与中央和省级广播电台相比,基层广播电台面对的是有限地域空间内的用户,新闻资源本就有限,这些有限的资源还要与中央和省级广播电台、同级纸媒和电视台共享,再加上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不可避免地导致对新闻事件报道大同小异,同质化严重,最终基层广播电台用户大量流失。

1.3 用户分流严重

科技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着用户对信息的接收方式。互联网的开放性、跨时空的特点可以使用户随时随地接收自己偏爱的节目,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重播和回放,完成这些操作只需要动动手指滑动手机屏幕即可实现。互联网便捷、快速的接收方式分流了传统广播媒体大量的中青年用户,致使基层广播电台的听众呈老龄化趋势,而且听众黏度不断降低。

1.4 广告遭受挤压

目前,基层广播电台的广告经营不断遭到挤压,客户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互联网,对传统广播媒体的投放量大量缩减;品牌广告越来越多地集中发布在中央台、省台和新媒体,基层的拉网式、轰炸式广告投放已经不合时宜。另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广告商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在网络上进行广告的精准投放。这些因素导致基层广播电台广告数额出现断崖式下滑,广告价值持续缩水。

1.5 人才大量短缺

基层广播电台由于地理位置、经济环境、福利待遇不及省级以上媒体,很难留住人才。电台内部懂新媒体技术的人才大量缺乏,年长的员工掌握不了新技术,年轻的员工未能及时培养;新引进的高校毕业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员工熟练掌握技术后又往往另谋高就,“高薪聘不起,自培留不住”,人才的短缺对基础广播电台的转型和发展影响巨大。

2 融媒体时代基层广播电台的创新策略

2.1 深化媒体融合,强化渠道建设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入网络,高效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和服务。为了实现广播的全覆盖,基层广播电台要积极拥抱新媒体,深化媒体融合,加强渠道建设,扩展自己的传播途径。前互联网时代,广播电台都将精力放在新闻门户网站的建设上,但是近年来单一网站的影响力下降,并不适合基层广播电台作为建设重点。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基层广播电台的生存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应将重心更多地放在依托原有网站的新媒体技术平台的打造上。一要建设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同时利用广播的实时效应和现代实时视频通讯技术,依托网站或云平台建立实时交互式播出系统平台。通过这些平台的建立,能够实现个性化内容的定期推送以及分类推送和用户的管理,有助于电台和用户更深入地进行互动,为用户提供更便捷和直观的服务。二要开发自己的APP客户端,并与现有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运营商合作。与微信公众号相比较,APP客户端更加专业和独立,不用受制于他人,能够及时提供新闻、专题推荐、生活服务和互动沟通的功能。三是可以探索网络互动直播模式,与移动互联网第三方电台或者直播平台合作,进一步增强时效性和趣味性,拓宽信息来源,增强传播效果。

2.2 转变传播理念,突显服务合作意识

传统基层广播电台要进行媒体融合,就必须从源头抓起。要改变从业者孤芳自赏的心态、因循守旧的现状,转变思维方式是关键。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将受众看作是与电台平等的主体,变“受众”为“用户”和“合作者”,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不同终端以专业的水准来进行多渠道、多层次的节目制作,增强服务意识。要以用户为导向进行传播,重视用户对节目和服务的体验与反馈,立足不同渠道的定位和特色,通过大数据分析,推送用户偏爱的内容和产品;要适应新媒体特点,探索节目碎片化、立体化传播模式;要对用户的反馈建议和意见及时回复并不断调整节目,并积极与用户互动,从用户的渠道扩大有效信息的来源,做出更符合用户的节目,将用户变为“合作者”,从而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2.3 重视新闻立台,打造本土化产品

新闻传播是媒体的第一功能,新闻立台是基层广播电台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由于基层广播电台在地域上、实力上、资源上都远远不及中央台和省台,本土新闻就成了其与之抗衡的优势所在。一要突出新闻的原创性和本土化。要以本地用户为切入点,运用本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发生在其身边的新闻,充分体现本土特色和文化元素,增加用户认同感。二要强调新闻对本地用户的服务性,就本地用户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满足广大用户需求,提高收听率。三要增加新闻的思想性,做有深度的新闻,使用户对事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关注国计民生,体味百姓生活,积极进行正面主流舆论引导。

2.4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职业能力

媒体融合发展,人才是关键。目前,基层广播电台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对新媒体技术缺乏系统掌握,必须建立一支具有互联网思维、适合媒体融合传播业态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一要加强对新媒体人才的引进。要引进新闻人才、特别是熟练运用新媒体的技术人才、营销人才,为基层广播电台注入新鲜血液。更重要的是要留住人才,要采取激励政策,适当提高对引进人才的待遇,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二要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对现有人员进行“一专多能”的综合培训,使他们了解业界前沿动态,掌握最新技术,具备媒体融合产品采集、编辑、制作与发布的职业能力。三是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绩效目标考核为依据,建立公平公正的分配制度,对优秀人才给予适当奖励,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结语

新的媒介形式不断发展的今天,唱衰传统媒体的声音从未间断。其实,面对汹涌而来的互联网浪潮,只要基层广播电台坚持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创新,以用户为本,增强对话意识、服务意识,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就必将重振基层广播电台的媒体生态圈,使基层广播电台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广播电台基层人才
人才云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广播电台播控系统的监测技术研究
AOIP技术在广播电台播控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探究微信平台在广播电台的应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