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有效班级管理体制对初中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意义
2018-02-23程小燕
程小燕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昭平镇中学 广西贺州 546899)
引言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建立有效班级管理体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形成一定的自我管理机制,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是为了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尽量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理想的学习平台。最后,有效班级管理体制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最好的帮手,既便利了对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又大大减轻了班主任工作的强度。有效班级管理体制的产生不是一人之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产物。是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努力循序渐进、日推月移的结果。它既仰赖于班主任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更是直接诞生于对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提炼。在探索建立有效班级管理体制的过程中既不能闭门造车、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也不能放任自流、放弃原则,必须在班主任和班委的领导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有序进行。
一、如何建立有效班级管理体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制度化的长效机制是解决社会性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有效班级管理体制既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同时也是班主任能够有效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保证。有效班级管理体制包括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一个负责任的班委会和保障学生的监督权利。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建立有效班级管理体制的根本,有一个负责任的班委会是重要条件,学生的监督权利是保障。
二、建章立制是根本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建立有效班级管理体制的治本之策,也是有明确标准的抓手。一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明确的标准,学生才能有的放矢,知道朝什么方向努力,所谓“知所先后,则近道已”,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离自立不远了。另一方面作为一套以共识为基础的共同规范,它具有相对稳定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就不仅是良好风气的催生者,也是坚定地维护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建制,如奖励制度、纪律卫生检查制度、违反班规的处罚制度、作息考勤制度等。这些制度教师协同班干部制定,然后交全体同学讨论、修改、补充,最后由班主任发布实施。探索适应本班实际的班级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班委会、团支部、课代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三、组建负责任的班委会是重要条件
在一个班级中,有一支健全的、有积极分子组成的班级领导核心领导班集体的工作,是形成一个坚强集体的主要条件,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关键。学生干部既是学生,又是学生的领导。他们在学生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得他们最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全班学生的要求和愿望,给班主任把握学生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管理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同时也起着班主任和学生间的桥梁作用[1]。班干部作为班主任的助手,班集体的管理者和服务者,他们在维护班风的环节中作用巨大,同时作为学生的一员,他们自己也是班风的影响者、受益者,从这个角度看,优秀的班干部也是班风建设的积极促进者。此外,班干部也在管理与服务中锻炼了自己,对他们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意义巨大。但是,要注意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他们自己教育自己,放手让他们干更多的事,决不是代替老师做不属于他们的工作,如改作业,改考卷等,有的班主任班级的大小活动都由学生干部组织,发生了问题一概由学生干部自己处理,自己不闻不问,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对班干部要支持他们工作,维护他们的威信,但决不能掩盖他们的缺点。要放手但不能放任。
四、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和监督权利是保障
所有的管理体制都必须以管理和服务对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管理体制才有意义,才能真正得到实行。具体到初中班级有效管理体制的建立,必须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体制的建立必须要反映学生的共识,必须要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得到学生的首肯,另一方面体制建立后必须要切实管理和服务学生的学习、生活,既不能成为一纸空文,也不能造成过于紧张对立的气氛。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被尊重,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学生的监督权利是否被尊重,同时这也是能否建立有效管理体制的重要一环。所有的体制都需要被监督,不被监督的体制就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班级管理体制虽小,但可能产生的腐败却不能不重视。切实保障学生的监督权利是保证管理体制健康有序运转的重中之重。
结语
对班级管理体制而言,最难的不是创立它,而是维护它。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出发并不难,难的是坚持走完全程。在班主任和班委会的班级管理中,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总会时不时遇到挑战甚至破坏班级管理体制的情况,维护班级管理体制的努力必须常抓不懈,不能只有三天的热头,一旦劲头稍有放松,可能遇到的滑坡情况更有害于未建制之前。
[1]新课改下的班主任工作[M].论文网.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