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心理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2018-02-23

关键词:心理剧尝试心理健康

苗 丽

(辽宁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辽宁沈阳 110847)

一、阐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校园心理剧的自身功效

1.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校园心理剧中

校园心理剧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我们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到校园心理剧的创作中,借助小品、情景剧等不同的表演形式凸显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在轻松、自然、充满感染力的氛围中达到大学生更高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同时,突破以往心理学知识单调的传播手段,通过心理专家现场的点评和分享,将枯燥的心理学概念图解为形象的艺术表现,架构了全新的心理知识的视觉图解,更有利于大学生对心理知识的消化理解和体验领悟,从而在生动、直观、形象的艺术表现形式中通过观察、困惑、思考的系列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1]

2.把抽象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化,借助校园心理剧的舞台呈现在学生面前

从某个角度来看,校园心理剧能够充分反映出大学生的真实心理状况,通过相关的表演技巧呈现给大家自己独特的一面,从而与一些大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这种情境表演能够削弱个体的习惯性言语防御功能,挖掘出深层的情感,伴随着剧情的发展,心理问题逐个地呈现出来,剧中人会毫无拘束地将各种情绪全都表现出来,这些情绪带动着现场观众情绪的激荡,进而出现欢笑、烦躁、焦虑、紧张、忧伤等各种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随着情绪的宣泄,表演者和观众的心理压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伴随着全新的情绪经验和行为反应,参与者会感受到新的体验带给自己的冲击和震撼,从而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模式,建构全新的认知系统。

3.从特殊角度来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尽管校园心理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治疗大学生的心灵创伤,但是从心理剧的本质上来看,它不仅拥有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还能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校园心理剧因为拥有自发及创作的能力,帮助大学生释放自身的自发性,尝试新的角色并赋予旧角色以新的生命,促使学生们从容面对新的情境,提出问题、挑战自我、重新思考、重新评价,所以成为连接个体内在经验世界与外在现实世界的桥梁,其治疗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谈话性治疗功能上的补充。同时在此过程中,参与者可以尝试体验在实际生活中不敢尝试或不愿尝试的行为,感受新的角色、新的行为模式带来的全新的反馈,其所达成的效果相对于谈话式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来讲,会更具治疗性。

4.通过积极互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创建合适的心理、行为模式

通常情况下,人们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在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剧能够通过互动模式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们可以通过主角或配角的身份,把自己的观念行为模式加以演示,在此过程中,通过镜像技术让表演者在局外看到自己的行为方式对别人、对自己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从而可进行深一层次的自我认识,重新评价自己观念的正确性,重新审视自己行为的适当性。通过角色转换技术,让表演者有机会学习他人的行为模式,掌握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改善个性心理结构中不良的倾向,建立健康的个性心理参照体系和行为模式,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校园心理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1.不断提升校园心理剧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

影响校园心理剧创作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指导老师只有不断提升心理学知识及实践经验的储备量,才能在校园心理剧的创作指导过程中表现的游刃有余。在校园心理剧的演绎过程中,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各种角色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的症结,敏锐地把握突发心理问题,引导剧情向着预期的目标进展。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师资力量本就较为匮乏,在校园心理剧指导上就更缺乏专业力量,故高校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师在此领域的前沿培训,拓展心理健康教师除个体心理咨询之外的心理剧治疗技能。

2.重点关注校园心理剧的互动环节

心理剧的表演水平关系到演出是否成功,除此之外,演出过程中的互动环节良好能够把心理剧推向另一个高潮。校园心理剧的素材大都来自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对于高校学生观众来说极具共鸣,但如何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更好地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如何在深刻思考体验的基础上建立全新的行为模式?关键环节就在于对心理剧表现的心理冲突进行思考的同时,通过演员之间、观众之间、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一种互动、交流、思考与体验。分享环节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让观众随机参与讨论、从调查问卷中抽取典型问题进行讨论,角色通过“画外音”、“独白”等方式向观众求助,甚至观众即兴客串表演等。在此过程中,不强调对事件或者问题的分析及评论,而是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或表达,让角色或观众去宣泄自己的情绪,得到反省和情感的支持,使大学生对各类心理为题有更为深刻、全新的感悟。

3.从不同角度进一步丰富心理剧的剧情发展

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现状不难发现,当前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严重的还会导致一些不可逆的后果,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培养学生客观、理智地分析自己的行为并预计行为可能导向的后果,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大学生个体自我管理能力的体现。在心理剧剧情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将“人生AB剧”的形式引入心理剧,在演员面临心理冲突时设置多重选择,不同的选择导向不同的结果,从而使剧情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如笔者在指导校园心理剧实践过程中,多次尝试在校园心理剧的情节中设置多种选择,曾尝试将新伊索寓言— —狐狸与葡萄搬上舞台,通过葡萄狐狸的表演将个体自我防御机制的压抑、否认、升华等各种方式演绎得淋漓尽致,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可以体验并尝试从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的产生及发展方向,从而重新审视自己的应对方式。

[1]徐露凝.校园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J].新西部(理论版),2015,(06):149+114.

猜你喜欢

心理剧尝试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校园心理剧助力农村初中“临界生”心理强韧性的实践研究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校园心理剧的意义重构与功能优化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