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学案导学教学的实践尝试
2018-02-23曾丽红
曾丽红
(沈阳市第四十六中学 辽宁沈阳 110101)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应该包括学生的积极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下面我们进一步来了解初中历史课堂学案导学中的教学。[1]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在初中历史教学实际中,编制导学案一般是以教科研为中心,明确分工,把编制学案的工作分摊到各个学校组织编写,把教学内容细化到不同的教师编写,最后汇总起来给各位教师使用。这种导学案的编制模式的流程单一,模式固定,内容没有针对性。甚至出现了通用学案。不同层次的教师、学生使用的却是相同的导学案。这样的导学案,无法体现教师的优势,也无法发挥“导”的功能。长期下来,教师的业务水平难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也无法得到有效性的培养。教师采用通用教案不能兼顾到全体学生,为了让学生更有效的掌握知识教师应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2]
二、初中历史课堂学案导学的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要求。教师对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学案设计应具有以下特点:围绕教学目标,紧扣题材,目标明确,提高课堂效率;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的设计让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对有难度知识的挑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
2.学生自学,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在学习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中的第一课《鸦片战争》,学生应先预习虎门销烟的时间、领导人、意义;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结果、影响;《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把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3.讨论交流。通过自主学习环节的学习,学生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一定的认识。教师在上课开始的时候,需要先说明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学案中的相关问题。以《鸦片战争》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先把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解答。这样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其次,可以让学生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讨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师与生交流讨论、自由发言。提出为什么英国只出动一支拥有几十艘舰船、几百门大炮、一万多士兵的侵略军就能轻而易举地打败庞大的清王朝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选择一名代表阐述小组的观点。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能解决的普遍性问题,以便在点拨释疑环节解决。
4.精讲释疑,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是点拨。学生在自学与合作、讨论之后,教师结合重、难点,解决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最常见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二是精讲。精讲的问题应该是难度较大,学生渴望释疑的问题。如《鸦片战争》这一课时,课堂的结尾,教师播放鸦片战争的视频,让学生思考相关问题为什么学习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危害是什么?学习了鸦片战争你想跟大家说什么?学生进行回答,然后教师进行点拨。
5.练习巩固,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要多设置疑问,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对初中不同年级的学生练习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测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三、对初中历史课堂学案导学教学的思考
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切忌顾此失彼,把整个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或教师放任自流变成“放羊式”的教学。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它能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当堂巩固,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学案导学法是一门教学技巧,我们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经验应不断摸索总结,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让学生更高效的掌握知识。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一平.《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