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溢满童年
2018-02-23邢秀艳
邢秀艳
(沈阳市皇姑区汾河街小学 辽宁沈阳 110035)
经典润泽人生,书香引领成长。广泛而有效的经典诵读犹如一抹沁人的春风,为孩子们带来温馨和惬意,为他们的精神涂上了亮丽的底色。随着时代的变化,语 文课堂不再是美的享受,更多的是一种知识的"填鸭",学生们无法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针对这一现象,由朱永新教授发起了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新教育实 验,它的核心就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我所着手参与的教育实验课题就是晨诵。
新教育提倡的“与黎明共舞”晨诵项目是以适合孩子当下的儿歌、优美的儿童诗及古诗词为主的复合课程。目的是让诗歌与孩子建立起关系,丰富学生的心灵,强调在晨诵过程中与诗歌交融相汇,沉浸其中,玩味其间,充分体验诗歌的丰富性。通过晨诵课程,让我们的学生能有一个博爱而敏感的心灵,能有诗的情绪,感动于花开花落,流泪于天边的一丝流云。新教育的晨诵,提倡在一定的时间内,用同一首诗歌来“开启”黎明,为每一天注入生命的源泉。这样的诗歌,往往需要千挑万选,需要千百次地咀嚼玩味,同时,它们的数量也是极为有限的。
开展有趣的晨诵活动,让学生充分释放灵性 。晨诵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记诵一些名家名篇,也不是单纯为了训练记忆力,而在于丰盈儿童的生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让学生每天通过晨诵感受诗歌带来的美好启迪,丰富他们当前的学习生活。我每周选择一首固定的诗歌作为首诗,首诗一般都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的一些名家作品,比如金美玲的《这条路》《向着明亮那方》,金波的《寻找春天》《风筝》等。学生每天来到学校,大屏幕上就会播放每周一诗,孩子们放下书包后会很自觉地朗诵起来。等所有的小朋友都到校后,我们再一起学习一首新诗,每周末我们会把所学的新诗集中起来复习一遍,通过表演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诗歌诵读带来的乐趣,激发他们创作的潜能。如果这一周里有学生过生日,那么当天的晨诵就围绕着这个孩子的生日,集体诵一首生日诗给他,让这天的黎明成为一个朴素而隆重的庆典。
我们可以想像,这样的生日诵诗,可以为一个孩子的生日带来怎样的感动?他生长中的生命,又因为这样的诗歌而添加多少诗意与坚强?而师生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又会因这样的相互吟唱,而达到一个怎样的令人憧憬的境界?
送诗的动机非常重要。诗歌要送只能送给一个孩子。哪怕一首不太漂亮的诗,只要你真诚的送给孩子。这首诗对他来说是独一无二的。这些文字只为他而写,对他才有意义。所以生日诵诗一定是非常隆重的。同时要告诉他,你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是神奇的,所以要珍惜它。
结合节日文化开展诵诗,让学生充分领略诗境 。节日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它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让孩子们通过诵读各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诗文,有助于学生认识历史人物、了解历史事件,对拓宽他们的视界、丰盈他们的情感很有帮助。
元旦,我们开展新年诵诗大会,诵读《元日》《守岁》等诗歌;清明,举办“细雨霏霏怀先人”的诗歌会,朗诵《清明》《寒食》等;母亲节诵读孟郊的《游子吟》,冰心的《纸船》;端午节,我们追寻屈原的足迹,吟诵起《端午》《屈原塔》;国庆节举办以爱国为主题的诗歌会,齐诵舒婷的《祖国啊,祖国》等经典爱国诗篇。
围绕节日所作的诵诗,往往都有很鲜明的节日特征,在诵读这些诗歌时如果能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这对于学生的诵读往往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中秋节到来之际,我们举行过一个“走近苏轼”的诵诗活动,我让学生自己扮一回苏轼,在诵读中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苏轼在遭贬谪后又与亲人分离,内心孤苦不言而喻,中秋佳节,面对着一轮圆月,他的内心由思念到愁怨再到豁然开朗,这样的情感变化是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出来的。所以这时候我引导学生进行换位体会,指导学生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八百多年前的北宋密州城,面对一轮圆月读出思亲的惆怅与伤感。情境最能渲染人的心情,在模拟的环境中,学生不知不觉地都体会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感情,包括最后的宽慰之情学生都从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句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诗人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学生们的朗诵声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是诵读让学生和苏轼融为一体,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指导学生通过模拟角色情景诵读,会让诵读变得更加有效。
建立亲子乐园携手共诵,让学生充分感知乐趣 。教学实践证明,亲子共读是一件很有意义也很有效果的阅读方式。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书香家庭的氛围,增强家长阅读的意识,我在班中建立了一个诗文亲子诵读乐园。通过家长会让家长明白诵读诗文的重要性并主动加入到这个亲子乐园中。参与亲子乐园的家长和孩子每天晚上至少都要阅读半小时的书籍,并共同记诵一首诗歌,完善晨诵时的诗歌绘本等。虽然亲子阅读会花费家长不少时间,但是每个参与其中的家长都乐此不疲。
每个学期,我们还会举行一次亲子诗文阅读擂台赛,邀请一批家长和孩子组队参赛。在背诵诗文时,孩子和家长可以互为补充,孩子能背的孩子背,孩子背不下来的家长可以提示孩子也可以帮助孩子接下去背,孩子和家长始终是以一个团体的力量出现。这样的擂台赛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增加不少文学知识,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和群体合作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家长对于孩子诗歌积累的针对性和检查力度,孩子和家长的文化素养在不断的坚持中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新课标的主要精神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个性化的学习。过去的语文教学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一堂课分解得支离破碎,面面俱到。这样下来,一堂课留给学生的空间有多大?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通过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增强了,诵读经典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孩子们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成为我们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每日的晨诵诗,改变了我,改变了学生。班级里,课堂上,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诗味。
《新教育》《守望教育》《金美玲子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