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制改革下内地西藏班作文教学应对策略
2018-02-23汤璇
◆汤璇
内地西藏班的班制,在2010年以前一直都是四年制教育,学生到内地以后有个预科阶段,是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过渡,便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内地的学习和生活。这个阶段也叫攻克语言关的阶段,学生先适应了内地的汉语环境,有利于汉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也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
可是从2010年开始,取消了初中阶段的预科,改为三年制,这就削减了学生适应内地汉语言环境的时间。如何在这没有过渡期的三年,提升学生汉语表达能力,就成为内地西藏班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经过2010、2012级两届学生教育的摸索和发现,结合学生实际,笔者分享一下自己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应对策略。
一、非正式语言环境疏通表达障碍
语言环境分为正式语言环境和非正式的语言环境,非正式语言环境指学习者的整个生活圈子,它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地位非常重要。乔姆斯基很早提出了“语言先天论”的理论。
只有在非正式的环境下才能保证语言习得(听说)掌握的通畅,也是思维能力能够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狼孩的案例充分论证这一点,称为狼孩的孩子生下来后被剥夺了非正式的语言环境,错过了学习语言的关键期(第一语言习得受关键期的限制)而导致语言能力丧失,思维能力也丧失。可见非正式语言环境在掌握语言习得(听说)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1]
内地西藏班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到内地,他们一直生活在藏语言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形成了固定的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有的学生很坦诚地跟我说,他们在小学学习汉语,都是用藏语注释的,甚至他们的汉语作文,都是先一句句的藏语然后转换过来的。这就导致了学生一直都离不开藏语的影响。他们会说“我看到一个女儿(女孩)向我走来”,他们会有“我会先把打败敌人的办法想一想”的句子……这些我们看起来很不通顺的句子,在他们的文章中比比皆是。所以构建一个良好的汉语的非正式语言环境是提高他们表达能力的基础。为此,笔者从以下几步出发:
首先,要求学生坚持说汉语。在学生进入内地的第一天,语文老师就强调学生要在学习、生活,甚至和同学的交流中都用汉语。这样我们自己积极营造了一个汉语的环境,学生会不自觉地用汉语思考,用汉语表达。
其次,多样化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老师首先深入学生,多和他们聊天、谈心,渐渐地学生会大胆用汉语来交流了。学校还开展一些多姿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校园主持人大赛、朗诵比赛、班级小小辩论赛等等。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2]学生只有在非正式的语言环境中养成了用汉语思考、表达的习惯,才会在正式的书面表达中流畅地使用汉语。“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3]所以在初一第一学期重点营造非正式的语言环境,为接下来的作文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正式的语言环境强化书面表达
非正式的语言环境疏通了思维的障碍,接下来学生的任务就是怎样把思考的语言外化为流畅优美的文字。这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正式语言环境。正式语言环境具有非正式语言环境不可替代的特点,从教师到教材再到学校,一切都具有正规性、系统性和创造性,正是这点推动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快速的提高,思维和认识迅速地发展。[4]
内地西藏班的学生在经过初一一个学期的熏陶,他们的汉语口语表达突飞猛进。能和老师流利的交流,上课能用汉语思考问题,也能写一些简单易懂的作文。可是他们的词汇量贫乏,作文的句子很单一,语病频出。他们会有“淘皮”(淘气和调皮的复合)“欲决人心”(它用来形容非常惨痛)等词语的出现,会有“即使残害我们的同胞,但为何还要抢夺我们的领土”,“老师,我要表扬你一下”等句子的出现。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他们对于汉语中的一些词语、词性、语法的理解不够。这需要在课堂教授中,加强字通句顺的训练。为此,我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首先,坚持加强学生的汉语词汇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同样如此。积累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本条件,词汇量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表达是否顺畅。我在平时教学中,一方面坚持从每篇课文选取几个作文中经常用到的词语让学生理解、记诵;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读课文选取“我觉得”写作文常用的词语或句子。这样,学生在拿到一篇课文时会有意识地和作文相联系。比如在学习《斑羚飞渡》时,学生在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之外,选取了“一尘不染”这个词,并在以后的“爱国爱校爱班级”主题月征文中学以致用,写出了“一尘不染的窗户玻璃表现了我们纯净的爱班级的心”。
其次,坚持加强学生的语句训练。有了丰富的词汇量,等于有了成堆的砖瓦,那怎样用这堆砖瓦建造出牢固而美观的大厦呢?这是我们接下来的新任务。在课堂讲授中,每学一课新的词语,就坚持让学生当堂用新词语口头造句,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还有利于学生对新词语的使用。积累了一个单元之后,我就从单元中抽取几个新的词语,让学生用片段说话,进一步巩固了词语。例如在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让学生理解了“人声鼎沸”“人迹罕至”的意思,并且让学生造句,学生造出了“丰收的季节田野里人声鼎沸”和“冬天的布达拉人迹罕至,一片寂静”这样的句子。第一单元结束后,我又安排他们用“人迹罕至”“恐惧”“来势汹汹”“幽寂”说一段话。学生说出了“冬天,人迹罕至的草原上,暴风雨来势汹汹,牛羊都恐惧得躲在帐篷里。到了夜晚,更是一片幽寂。”的话,这样就把新知识的讲解和新词汇的积累巧妙结合在一起。
学生经过初一一整个学年的训练,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从刚开始每节课我带着他们找词语、练句子,到后来只要我布置一篇课文,他们会自己找出词语,并组织成一段优美的句子。
三、合理的形式训练让层次分明
这年头,什么事情都追求达到形式上的完美,因为形式是最直观的,较之那些个过程和结果,也是最简单容易掌握的的。因此,我们在内地西藏班作文教学生活中,也应该遵循形式的重要性规律,应该追求形式上的完美。作文形式的重要性如同一个人的衣服穿着,虽是外在的,却是首先给人看到的,最能影响学生作文的第一印象。
内地西藏班的学生,在汉语作文的过程中,不可能要求他们像汉族孩子一样,写出复杂的作文。所以,在内容和形式无法兼顾的时候,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先照顾形式。
内地西藏班的学生,在作文的形式上有几个常见的突出问题:1.作文分段不严谨,一段到底或者仅有三段的比比皆是,另一个极端就是没几句话就一段,一篇作文有十几段;2.段落格式不正确。开头不知道空两格,结尾一行结束仅剩一个字的时候有时会把后两个字挤在一个格子里解决;3.标点符号极不规范。使用时要么全文无标点,要么一逗到底,要么标点占格,要么在句子结束换行时的标点顶格写;4.文章结构凌乱,想到哪说到哪,没有明确的主题。针对这些问题,如果各个突破会有顾此失彼的感觉,所以,我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首先,给学生固定一个作文的模板。在学期开学之初,就用作文纸打出一份作文做模板,这份模板分正反两面,一面是集合了以上所有形式上错误的作文,一面是修改后形式上完全正确的作文。学生以后写作文就对照模板检查自己的问题:是否犯了同样的错误,怎样来修正自己的错误。这样的实际展示,比我在课堂上反复强调一百遍都有效果。
其次,给学生提供作文的固定结构。出去旅游,人们总会预先安排好旅游线路;建造大厦,工程师总会提前设计好图纸,那么,写文章也是如此。内地西藏班学生的作文几乎是毫无结构的,所以,为了使他们的作文能够让读者和阅卷老师看出中心,我给了他们一个固定的作文结构:开头要点题并提出自己的中心,中间写一件能体现中心的事例,结尾的时候发表对这个事例的看法并再次点题。为此,学生在写作文之前,要把自己每一部分的要求写在作文本备注栏里,然后按照步骤一步步来规划自己的作文。这样,他们的作文就像小溪一样顺着沟渠缓缓流淌,目标明确而清晰。
经过初二一个学年的练习,学生的作文在卷面上给人的感觉是段落清晰、层次分明,并且作文中心明确。这样的作文,在内地西藏班中考中,很能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
四、提炼新颖的中心来锦上添花
到了初三,学生作文在语句和形式上已经练得纯熟,但是仅仅有通顺的语句和美好的外表还不能保证从众多考卷中脱颖而出,作文有个深刻并且新颖的中心很重要。若将一篇文章比作是一个人,文章的中心便是这个人的灵魂。灵魂活跃了人才能生气盎然,性格凸现,同样的道理,中心突出了文章才能文气蓬勃,感人至深。
内地西藏班的学生由于对语言的理解不够深刻,三年制的学习时间又无法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拓展自己的视野,所以他们的作文主题局限在很小的生活圈子里。比如“——,有你真好”他们就只知道横线上填“朋友”“妈妈”“老师”,并且一个班都是这样。这样的作文导致人审美疲劳,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怎样让学生确立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中心?这是我们初三阶段的重要任务。
首先,三层挖掘提炼中心。在初三繁重的复习中,让学生写很多作文是不可能的。那么只有给学生一个个的小片段,让他们大胆想象、深层挖掘、提炼中心。我要求他们第一个想到的中心,不用;第二个想到的中心,能写完美的可以试着用;第三次想到的中心,大胆地深挖掘来写。这样,学生的中心经过三层过滤就异彩纷呈了。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有的课文也可以随时利用来练习提炼中心。比如在复习《猫》的芙蓉鸟事件时候,学生提炼的中心开始都是“不能误解别人”“要慎重思考”,后来经过三层挖掘,就有“性格开朗的好处”(因为猫就是因为忧郁而让作者不喜欢的)“以貌取人的坏处”(作者嫌弃猫丑而厌恶它)“良知”(作者内心的自责)等等的中心,并且围绕这个中心写出了很多优美的作文。
其次,提纲式作文强化训练。学生提炼完中心以后,怎样将这个中心突出体现,需要我们结合初二的形式训练的结构训练,让他们围绕自己的中心,列出各个小提纲。这样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练出几篇小作文。经过两个星期的训练,从中选取一篇中心最突出、能写得最好的作文扩展成一篇完美的作文。这样学生越写越自信,作文水平也越来越高。
经过这三年分阶段、目标明确的训练,内地西藏班学生的语文作文水平大大提高。从刚来时候的言之无物、语病频出、结构松散,到毕业时中心突出、语句通顺、层次分明,并且能在中考时取得优异的成绩,这证明我们前期的探索是有效的。不过,随着生源由山南、拉萨学生变化到现在包含了西藏各个地区甚至边境县的学生,内地西藏班的学生学情越来越复杂,学生汉语水平层级分化多样、差距显著,我们的语文作文教学工作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