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教学实录
2018-02-2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116中学校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速读课文,把握文章整体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学会品析重点词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牧羊人行为的意义,懂得做一个主动担当、乐于奉献的人。
教学重点:1.品析描写环境变化的语句。2.共同探究牧羊人的形象,感知牧羊人的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牧羊人行为的意义,懂得做一个主动担当、乐于奉献的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学习生字词语。2、朗读课文。3、概括内容。4、按时间顺序记叙我与牧羊人的三次见面的情形,填表。( 略)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看绘本和电影吗?有一篇文章被改编成绘本名作,又被拍成电视短片,荣获第六十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篇奖。这篇文章就是法国作家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温故知新,了解种树之事
回忆一下本文写了怎样的内容?
生: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几十年如一日在贫瘠荒原顽强地种树,最后将荒原变成绿洲的故事。
三、 研读文本,了解种树之变
师:种树前后,荒原变化非常大,请同学们分别找出文中描写荒原和绿洲的语句。
师:描写荒原景色的句子主要在第二自然段。请一位同学来朗读。
师:我们哈尔滨的普罗旺斯薰衣草庄园是姹紫嫣红,芬芳满园,记得电影《音乐之声》里的阿尔卑斯山脚下也是绿草如茵,歌声飞扬。同学们,1913年的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阿尔卑斯山地呈献给我们怎样的景象?抓关键短语来表达吧。
生:到处是荒地
生:光秃秃的山
生:稀稀拉拉的薰衣草
生:废弃的村庄
生:倒塌的房屋
生:干涸的泉眼
生:呼啸的狂风
……
师:此处真是荒凉之极,如果我一时糊涂真在这里过夜,可能会发生什么?
生:有可能帐篷被狂风刮走
生:还有可能出现野兽,无法抵挡……
师:我做出了明智选择“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那么我们再来找找描写绿洲的句子,那会让我们流连忘返。
生:15段,“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这片树林分为三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
师:树高,种树面积大。
生:16段最后一行,“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师:这句把白桦树比成“少年”,突出它什么特点?
生:有生机。
师:朗读时,重读要突出的词语,你能来读读吗?
生朗读,突出“棵棵”,“少年”。
师:不错,让我们感受到白桦树的青葱和生机蓬勃。
生:17段“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生:19段“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师:哈尔滨的某个季节也能在空气中闻到花香……
生:5月份,丁香花
师:我们的市花盛开时,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接着找,看看昔日废墟还有哪些变化?
生:20段,“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
……
师:我们积累的许多诗句是不都能表达这儿的美景与幸福?
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生: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生: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四、细节研读,品种树之人
师;看得出,原来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家园,原来旅游至此,过夜都不敢,现在却搬来一万多口人长居,这奇迹的创造者是谁呢?
生齐:艾力泽.布菲老人。
师:小组合作,速读3-12段,请找出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说说你对牧羊人形象的认识。
生:从第4段看出他是一位自信、平和的人。
生:他允许我这位陌生人进家,并送上甜丝丝的水,表明他是善良热心的人。
生:从第5段,“房间里收拾的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都可以看出他是认真仔细的人。
师:句中“干干净净”“结结实实”能否换成“干净”“结实”,语言更简洁些?
生:不能,叠音词的使用,加重语气,让我们感觉餐具更洁净,扣子缝得更结实。
师:还有哪句也表现他的认真仔细?
生:第7段,“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
师: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他的认真仔细吗?
师:挑种子都这样认真,那么种树时更是用心啦,同学们接着寻找描写布菲老人的句子。
生:第10段,“他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土。”
师:这么仔细地种树,这土地是谁的?
生:不知是谁的,“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师:不在意土地的归属,只在意种树的行动,这是怎样的人?
生:无私奉献。
生:从17段“三年来……”一句看出他是坚持不懈的人。
师:我们重点来观察此句中的数字“三年、一个人、十万颗橡子、两万颗发芽、近一半被咬、剩下一万棵生长”,我们可以看出他不仅坚持不懈,还有着顽强的毅力!
师:是什么给了他信念,让他有这样顽强的毅力?
生:“他失子失妻,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生:“他说,没有树,就没有生命。”他是对生命渴求。
师:“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作伴,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他该是怎样的心情?
生:悲凉
生:孤独
生:痛苦
师:可是现在,他的心境是否发生了变化?
生:从他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就可以看出他内心平静,热爱生活。
生:14段结尾,“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看出他的平静与执着。
五、作者、读者评说,探寻种树之意。
师:作者对布菲老人怎么看?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直接评价的句子。
生:第1段,“如果他慷慨无私,……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师:他是一位难得的好人。
生:还有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钦佩之情。
师:你能带着钦佩之情为同学们朗读这段吗?生读。
师:我们来齐读最后一段,读出钦佩之情。
师:同学们,如果此时布菲老人来到你面前,你会对他说点什么?
生:我特别钦佩您,您用顽强的毅力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
六、拓展迁移,留下作业。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的耕种,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
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热心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