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博平台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2018-06-05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31)
引言
在高校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依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育工作者开展各项关于互动教学的研究。从国外学者的研究看,Long的“交互假设”认为,在“双向交际”中,当一方无法理解另一方时,会有机会告诉对方,这将促进双方进行协商与调整,从而提高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1]。Ohta通过调查发现,通过合作学习,低水平的学习者能较容易地完成在初期没有帮助的情况下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2]。国内学者韩琴阐述了互动的类型,并指出课堂互动对学生的专业成绩提升、心理愉悦、思维活跃程度有积极影响[3]。学生在不受时空约束的情况下能否掌握知识?怎样的互动教学模式能适应当前的信息化教学发展态势?
当前,博客、QQ群、空间等网络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教学中。然而,这些传播媒介应用于教学对外部条件要求很高。微博具有灵活性、即时性、交互性的特点,其对于环境的要求较低,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移动终端发表微博信息。因此微博教学前景广阔,然而学术界的研究还非常有限。《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Twitter》[4]、《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Microblogging》[5]将 微博的含义、特征及教育前景进行了介绍;Kelly Walsh推荐了100多种微博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并将其放在了http://www.emergingedtech.com网站中。从国内的研究来看,关于微博教学的应用设计方面,董清爽研究了远程教育中微博作为电子学习笔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吴闻莺利用微博双漏斗传播机制分析了微博议程设置的路径。关于微博教学的应用效果研究方面,胡钦太等应用高校“国际金融”课程的微博教学论证了微博的教育传播效果。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对前沿知识及学生的知识面要求较高,大多数这些课程仅凭课堂知识无法满足高职的职业能力要求。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明显露出疲态。因此,微博能否在教学中运用,怎样在教学中尤其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合理恰当地使用,微博教学能否在其他专业普及等问题是微博在教育实际应用中的研究重点。本文作者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利用微博辅助教学,提出微博互动教学模式,以期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能在深化教学改革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专业课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互动缺失
由于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方式的惯性影响,物流管理专业课课堂教学互动产生了很多无效或低效的“互动”。因此,很多院校开展课程改革活动,以期课程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了演讲法、表演法、讨论法等诸多教学方法,然而由于部分教师把握不到位,使得这些方法的落实、操作存在很多弊端。比如有些老师课前预设答案,没有引导学生去分析得出自身的结论。课堂低效“互动”的还体现在: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强势学生弱势,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教师一言堂教学;仅有少部分学习突出的同学参与互动,做不到全员互动;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主动的互动交流等。
2.课外实践教学互动缺乏
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课外实践教学往往效果不佳。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很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第二是学校由于场地或安全方面的原因无法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教学,更遑论实践教学中的学生全员参与。第三是实践教学的经费无法保障。这些原因使得当前课外实践教学活动难以推进。
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微博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法
(1)课堂最新微新闻、微话题、微提案、微直播的妙用
微新闻:巧用“微新闻”版块产生课外课堂
近几年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给学生灌输一些行业最新资讯。在微博互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在第一堂课要求学生推选出两名微记者,微记者承担两大职责:一是挖掘本课程相关的有价值的微话题;二是每天筛选出一到两条行业热点新闻发到微博群,供大家课后学习讨论。因此,微记者必须是班级主动学习能力较强、思维较活跃的学生。
微话题:布置与课堂相关的有讨论价值的微话题
高职物流管理的专业课中的知识点大多数是一些能形成话题的知识点,文字叙述较多。仅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的方式难以给学生增加记忆。因此,可以采用微话题的方式。微话题可由微记者带领班级成员一起寻找。如何寻找微话题呢?首先,选择的微话题要跟上课内容相关;其次,该话题有一定的争议性;最后,话题应是行业发展热点问题。在这些争论性的热点话题中,可引入微博投票,形成不同观点的统计数目。
微提案:利用“微提案”开发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
微话题提前两天布置。学生按组分工进行资料的搜集和处理,总结微话题,形成微提案。上课时老师抽取一组或两组同学在规定时间范围进行微提案演示,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讨论,并把自己组的微提案整理成课堂微博发至互动群。
微直播:实时直播身边的物流事儿
当前各大高校倡导信息化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微博直播间的应用即是微课的延伸应用。但微博直播的随意性、即时性更强。且在直播过程中能进行互动。除课堂知识重难点可实时通过微博直播间对学生直播外,身边的针对性物流事件的点评也可通过微博直播实现。除教师微博直播外,学生同样可以微博直播。他们发现课堂相关物流事件后,可实时与老师和同学分享。
(2)利用微盘实现专业知识链接
新浪微博自带新浪微盘,教学设计、案例资料、课程录像、教学计划等都可以成为微盘的上传对象,它同时能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成为教师练基本功的最佳机会。新浪微盘的课程资源链接将成为课上四十五分钟在课外的延展,成为学生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的“学习补给站”。利用微盘教学不仅传送自己的教学资料,同样可以在此徜徉于知识的海洋。海量资料等待我们搜索和利用。
(3)建立微博群布置学习任务、发布课程通知
微博可以像微信、QQ一样建群。如在连锁1501班授课过程中,建立了班级群,群里完成通知、课程任务的发布,并方便沟通与交流。
图1 连锁1501班微博群
(4)“随手拍”引导学生认识企业中的真实场景
去重庆某超市仓库调研时,随手拍了企业的内部操作,上传于微博,让学生足不出户的同时也看到了企业的内部实景操作。学生感知较好。
在课堂讲解装车配载作业时分享了随手拍的装车视频。我们在课堂知识点讲解时分析了装车的要点、配载的要求。由于有装车配载视频作为基础,学生的理解更深刻、注意力更集中。
(5)将微博作为与社会沟通的窗口
通过与“大咖”的交流实现社会互动学生仍在求学,与社会接触少,除与专业老师交流外,平时与大咖交流专业知识的机会不多。利用微博,我给学生推荐了几个公众微博和资深物流专业人士微博,学生可以在此了解到更多更新的行业相关资讯。相关微博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沙龙logclub社区、物流杂志、物流头条、物流指闻、黄刚-物流与供应链等。一段时间的关注后,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学到了更多行业资讯。
(6)作为就业和业界信息的窗口
就业是高校的重点工作。教师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给学生一些指导,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在教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我将一些就业指导、本课程岗位职能等资讯作为微博辅助,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这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7)通过生活上的事例实现情感互动
任课老师和学生平时交流不多。课后,微博成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感情交流纽带。教师能在学生关于学习心得体会、遇到的困难、收获等的发布中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清晰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学生之间也可以促进互助。教师发表的个人心情等也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知识传播者,也能成为生活中的朋友。
最近我在微博发了一个有关热播剧《太阳的后裔》的内容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这使我与学生更像同龄人,有了共同的话题。即使进入了相对枯燥的知识点讲解,我们仍然处在轻松的氛围,教学效果显著。
2.微博教研——与教师互动
微博教研是开展教研活动的新模式。传统的教研活动类似开会,需要选取时间、地点、主题,且成员必需到场,一来浪费时间,二来活动中部分教师羞于表达,这制约了教研活动的开展。而微博的及时性和随意性能弥补传统教研活动的这一缺点。微博教研主持人提出清晰的主题,成员的教研讨论言论罗列在话题之下,便于整理和保存。
3.考核
(1)积分的方式鼓励学生发微博和评论
学生平时有微积分。他们的微积分可以通过发布有价值的课堂微博得到,同时可以通过提供好的微话题积分。当他们的平时微积分达到一定分数,可要求任意一位同学进行才艺表演等。此举能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微博互动,也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良好的课堂互动效果。
在微博互动教学中,学生的综合成绩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期末卷面成绩,二是平时成绩。与其他教学活动不同的是平时成绩。除根据学生考勤情况进行打分以外,学生的微积分、微提案、对微话题的思考成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
(2)微点评:妙用“微点评”版块点评学生课堂微博和课余作业
课堂微点评指教师对同学们的微提案进行专业点评。课堂微点评指对课外学生提问进行解答与点评。
三、有待解决的问题
1.使学生适应片段式信息化的学习,保证学习效果
微博互动教学中的信息简短,零散片段信息多。怎样保证学习效果值得教师深思。片段式的学习对学生的自律性是一大挑战。要使学生适应这种学习模式,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必不可少。另外,还需培养学生的严于律己的学习态度。
2.净化微博环境,提高微博信息的质量
当前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优劣信息充斥网络。爆炸消息的甄别过程中使用户对微博的信任和热情降低,这不利于微博互动教学的开展。因此,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和搜索信息能力。
微博互动教学是微博的功能优势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新尝试,它将为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开通新的渠道。这对大学教育而言,是一种新的尝试与突破!
[1]Long,M.The role of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n secongd languge acquisition.In W.Ritchie &T.Bhatia(Eds.),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York:Academic Press,1996:451-452.
[2]Ohta,A.Rethinking interaction in SLA: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assistance in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and the acquisition of L2 grammar. In J.Lantolf(ed.).Sociocultural Thero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2000.
[3]韩琴,周宗奎, 胡卫平.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及教学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6):42-45.
[4]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twitter [EB/OL].
[5]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microbloging[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