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乳肥臀》中的俗语
2018-02-23
一、《丰乳肥臀》中俗语的题材类型
《丰乳肥臀》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莫言小说语言的特色,其中俗语的使用更为经典。莫言在《丰乳肥臀》这部作品中,大量使用具有家乡地方色彩的俗语,即当地人耳熟能详的土话、俗话,而这些俗语中又蕴含着深厚的古老文化和语言技巧,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能更好地体味作品。
从字面意义来看,俗语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类。
1.日常生活题材占据主导地位
俗语的发展,与人们日益丰富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为俗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素材。不仅生活中的日常事物是人们创作俗语的源泉,而且生活中的寻常事理、细枝末节也都体现在俗语中,因此这类题材的俗语最多。如取自生活中的动物,特别是如 “母鸡”、“牛”、“羊”、“狗”、“猫” 等家养动物。上官寿喜讽刺上官鲁氏时说,“母鸡不下蛋,反倒埋怨起公鸡来了!”(第七卷 第五十七章),这句话有讽刺推卸责任之意,通过母鸡和公鸡两动物对比,表面是写上官寿喜埋怨上官鲁氏,其实更加衬托出了上官寿喜对上官鲁氏的粗鲁无礼。他伸出三个指头,说:“这对于司马粮来说,是九牛身上三根毛。”(第六卷 第五十二章)“九牛身上三根毛”体现了大户司马粮家中的富有,三万元对于他来说微不足道。另外,以动物为语料的俗语还有,“你是抹不上墙的狗屎,扶不上树的死猫。”(第六卷 第四十八章),借“狗屎”、“死猫”表达了恨铁不成钢之意。
有些俗语是以 “糠”、“蒜”等家常食物为语料。“白松黄糠黑有水,秃头麻疤是弄不够的鬼。”(卷外卷:拾遗补阙 补五)借用“白松”、“黄糠”粗糙的事物,说明了外糙里嫩的道理。又如“电灯泡捣蒜,一锤子买卖了!”(第六卷 第五十四章)灯泡本来就是易碎的,用灯泡来捣蒜,一锤子捣下去结果显然,正说明要干脆利落地解决事情。还有在上官鲁氏让外孙带着上官金童去看病时,外孙说“冷大夫是协和医学院的高才生,还出过洋吃过洋面包。”(第六卷 第四十七章)用出过洋吃过洋面包来形容冷大夫出国留学的经历,显示出其医术高超。同时用“洋”表示西方先进的事物,一方面衬托出当时环境的落后,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西方的崇拜仰慕。
还有些俗语则以“锤子”、“灯泡”、“茶壶”等生活用具为题材描写。除了上面所提到的“电灯泡捣蒜,一锤子买卖了!”,还有形容只在嘴上用功夫、缺乏实际行动的“茶壶掉了底儿,光剩下一张嘴儿!”(第六卷第四十六章)
2.以神话传说为题材
如民间神话故事中天老爷、地老妈、人鬼、妖怪、凤凰、狐狸精等形象,在作品俗语中都有所体现。“天老爷,睁睁眼吧,打一个沉雷劈了我吧!地老妈,裂一道深沟跌死我吧”(第六卷 第五十章),表现了人的绝望。又如上官鲁氏把自己的女儿当作龙女,“你八姐是龙王爷的闺女到咱家投胎,现在时限到了,她一定是回她的东海做龙女去了”(第五卷 第四十四章)。别人把上官鲁氏的女儿说成是怪物,“看看吧,这么好的姑娘,硬给裹成了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怪物”(第七卷 第五十六章)。在抱怨命运的时候提到了鬼 “我这辈子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呀”(第六卷 第五十章)。“用前几年流行的话说,那时它正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好时候,现在,它是‘过时的凤凰不如鸡’了”(第六卷 第四十八章),表现了对人事变迁的哀叹。还有在用龙凤形容上官家的人时,体现出对上官家人的高度称赞,“上官家的人,都是龙生凤养,虎豹一样的良种,可惜没碰上好年代”(第六卷 第四十六章)。除此之外,有的直接则引用了神话传说,如“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第六卷第四十六章)
3.有些俗语从其他俗语转化而来
我们平时所说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在小说中被说为“肥水不落外人田”(第七卷 第六十一章)。“老牛牙不好,专捡嫩草啃”(第五卷 第四十一章)来自俗语“老牛吃嫩草”。还有各地区人们所普遍使用的俗语,如,“宣统皇帝的正宫娘娘,在哈尔滨给人家擦皮鞋呢!人呐,此一时,彼一时呐”(第七卷 第五十六章),“此一时,彼一时”通常表示时间环境变化,情况亦不相同,不可再相提并论。“老东西,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第六卷 第五十章),“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指的是等过一段时间再下结论,再见分晓。常见的还有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第六卷 第四十八章),“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他命大,怎么着都能活;他要命小呢,华陀扁鹊转了世,也救不活他”(第六卷第四十七章),“自古道,生死异路,各奔前程”(第六卷 第四十七章),“上阵要靠亲兄弟,打仗还是父子兵!别看大金牙现在闹得欢,他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第六卷 第四十六章)等等。
丰富多彩的俗语不仅仅只有这三方面的来源,比如有的由岁时风物表示,“人死如灯灭,气化春风肉做泥,皇帝老子也得走这一步,您就节哀吧”(卷外卷 拾遗补缺 补七)用气化春风肉做泥说明事物新陈代谢,发展的必然性。
总体来说,《丰乳肥臀》作品中的俗语题材丰富、来源广、包罗万象,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有所涉及。同时广阔的社会生活为俗语的创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土壤,使得俗语的宝库不断丰富、充实,不仅显示了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更显示了语言的无穷魅力。
二、《丰乳肥臀》中俗语的特点
1.具有浓郁的方言特色
莫言是山东高密人,他在作品中大量使用了胶东方言和北方方言。因此小说中俗语的内容除了形象生动的特点之外,还包括很多方言词汇、粗话,很多体现了当时当地的风俗习惯及风土人情,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
《丰乳肥臀》中具有代表性的方言俗语列举:人欢没好事,狗欢抢屎吃;种瓜者得瓜,种豆者得豆;一扯一根线,一松一个蛋;大娘大,小娘小,大娘追着小娘跑啊;你简直是胡说八道,满嘴放炮;毒不过黄蜂针,狠不过狼中心;病急乱投医,有奶便是娘;六月债,还得快。
另外,小说中很多方言俗语中还带了粗话甚至脏话,如“拼死拼活挣几个钱,恨不得嘴巴不吃腚眼不屙。”(第六卷 第四十六章)“干姨,看吧,要不怎么说中国人素质低呢?都他娘的挤,挤,其实,越挤不是越慢吗?”(第六卷 第四十六章)
莫言把自己称为“老百姓的写作者”,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位农民。于他而言,他认为自己的写作与民间的能工巧匠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他的工具是语言。因此,在小说《丰乳肥臀》中运用了很多具有当地方言色彩的俗语,并且这些俗语与当地农村的民俗风情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向读者展现了高密农村日常生活的千姿百态,同时也为典型人物的性格打上了鲜明的烙印,使作品语言穿上了地域审美效果的外衣。同时,有的方言运用又不乏粗鄙,颠覆了传统的雅言写作方式,使读者身临其境。
2.形式丰富多样
从形式来看,小说中俗语的形式多变,字数及句式都不固定。从字数来看,最短的可以是两个字,如“哑种”、“噪叫”、“溜光”、“棒槌”等,长的可以有几十个字不等,如“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两军相逢勇者胜。砍掉了脑袋碗大的疤”(第六卷 第五十三章)。从结构来看,有短语,如“虎着脸”“老山雀”,有单句如“见人矮三分”,还有复句等,如“穷人中也有恶棍,富人中也有圣徒”(第五卷 第四十二章)、“钱是下山的猛虎,我怕被它咬着”(第六卷第四十六章)等。因此,《丰乳肥臀》中俗语字数不等,句式不一,形式具有丰富多样不固定的特点。
3.善用修辞,生动形象
俗语的抽象意义是通过生活中既有的、平常的事物来实现的,把深刻的抽象意义寄托在平凡的简单事物上,使文章形象生动且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如“茶壶掉了底儿,光剩下一张嘴儿”(第六卷 第四十六章)用茶壶的嘴象征人的嘴,“光剩下一张嘴儿”形容人说话乖巧能说会道,没有真本领。“电灯泡捣蒜,一锤子买卖了”(第六卷 第五十四章)电灯泡捣蒜,必碎无疑,用夸张的手法来形象地形容不考虑未来,只做一次交易。
修辞是一种运用语言的方法,是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言、词汇和语法的运用。说话和写作中恰当地使用修辞可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在《丰乳肥臀》的俗语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辞格来丰富语言,使语言更加生动饱满。比喻就是打比方,分为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在写人状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具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来比况所要描述的对象,可以收到形象生动的特点。比喻在表达中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丰乳肥臀》的俗语中运用最多的辞格便是比喻。如:“人们呐,不可贪恋女色。女人是刮骨的钢刀,贪色者就是用钢刀刮自己的骨”(第六卷 第五十四章),把女人比作钢刀,强调迷恋女色的危害。“老了,年龄不饶人了,跑了一天,双脚胀得像发面馒头一样”(第六卷 第四十八章),上官鲁氏把自己的脚比作发面馒头,形象地表现了跑了一天之后的劳累。还有的把钱比作猛虎 “钱是下山的猛虎,我怕被它咬着”(第六卷 第四十六章)。把上官念弟的乳房比作老虎屁股 “我拔了一根狗尾巴草,下定了摸老虎屁股的决心”(第三卷 第十九章),小说中用比喻手法来表示的俗语非常广泛。
夸张这一辞格,用“言过其实”的方法有意地对客观的人或事物作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在俗语中的运用如 “别把眼珠子掉下来砸伤脚背”(第六卷第四十八章)把眼珠的功能扩大化,形容看的入神。还有缩小夸张的描述如“小舅,您抓紧铁栏杆,其实,不抓也没事,这是老爷车,跑得比老母猪还慢”(第六卷 第四十六章)把老爷车和母猪比,衬托车的慢。夸张辞格的运用,突出了人和事物的形象、特征,生动深刻地揭示其本质。
对比这一辞格在俗语中的运用,也使事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如 “当初上官家人多得像羊圈里的羊一样成群结队,现在,就剩了这么几个了”(第五卷 第四十四章),对上官家人进行时间上的对比,也从侧面烘托出了上官家人的悲惨命运。还有如拿穷人和富人作对比 “穷人中也有恶棍,富人中也有圣徒”(第五卷 第四十二章)。又如政治和科学的对比“政治可以翻云覆雨,可以朝秦暮楚,可以把白的说成黑的黑的说成白的,但科学却是严肃的”(第五卷第四十一章),一方面衬托了科学的严谨,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政治的黑暗。
此外,《丰乳肥臀》中的俗语还少量地运用了一些其他辞格,如排比、借代等。排比的运用如“鞋子破了,要有破鞋做证据;高压锅爆炸了,要有破锅做证据······”(第六卷 第五十四章)。借代的运用如“人呐,千变万变.这头盖骨是变不了的。一生的运命,都在头盖骨上刻着”(第六卷 第五十一章)用头盖骨来象征人们不可变的命运。
[1]曹聪孙:《俗语概论》,见《中国俗语选释》附录,四川教育出版社1985年。
[2]杜文澜《古谣谚》,中华书局1958年。
[3]曲彦斌:《中国民俗语言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
[4]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北京出版社1983年。
[5]徐宗才:《俗语》,商务印书馆1999年。
[6]杨鸿濡:《当代中国修辞学》,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7年。
[7]杨扬:《莫言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