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2018-02-23
[教学目标]
1.品味人物形象,了解梁启超性格、气质和修养,体会其人格魅力。
2.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通过对细节的深入理解体察任公先生的爱国精神。
[教学设想]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一方面赏析文章,另一方面体会梁启超的人格魅力。
[课时安排]
1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激情朗诵,激趣导入
PPT展示《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师邀请四位同学激情朗诵《少年中国说》。
大家知道刚才四位同学激情朗诵的作品是什么?作者是谁?(生齐答)对!正是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从历史书上,我们知道,梁启超是个叱咤政坛的人物(戊戌变法、云南起义)。但同学们知道吗?在文坛上他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现在,就让我们跟着梁实秋先生一起穿越到那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那个热闹的清华礼堂,去聆听任公先生的演讲,领略一下先生的学者风采。(板书课题)
二、朗读全文,感知人物
教师请一位学生朗读全文,随时纠正字音并品评朗读情况。
三、赏文品人,体会魅力
PPT展示问题。通览全文,可以看出梁实秋眼中的梁任公是个怎样的人?(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点拨(PPT展示):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
(一)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深挖文本,找出文本中体现任公“有学问、有文采”的句子。
有学问:
①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
②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③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点拨小结:“有学问”在文中表现的较为明显,作者不仅从正面描写梁任公先生的博闻强记,才华横溢,更是通过讲演稿美观整洁的细节描摹,展现了任公先生治学严谨的学者修为。另外,作者于演讲之外赞誉任公的学术文章对青年的启迪领导作用,更是从侧面凸现了任公的“有学问”。
有文采:
①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
②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③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④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⑤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⑥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点拨小结:所谓“有文采”,就是指文章言辞传神,生动活泼,能把所状之物、所叙之事写得有血有肉,说得绘声绘色,能把所议之理阐发得生动形象、精辟透彻,通篇流畅自然,富有表现力。其实,作者这里说任公的演讲“有文采”,便可理解为任公在演讲过程中的表现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表现力不仅体现在语言上——开场白虽简短朴实却不失幽默风趣;《箜篌引》四字十六句却画出活脱的悲剧,绘声绘色,让学生二十余年后忆起,仍哀从中来;另外,还可以说表现在动作上——敲头忆事的幽默可爱;动情之处手舞足蹈的率真。演讲时所有细微的动作、语言,皆引起观众的共鸣,让人印象深刻,观众跟他喜,跟他悲,甚至产生对中国文学爱好,更是从侧面展现他的“有文采”。
(二)教师点拨,小组合作,重点探讨梁任公先生是“有热心肠的学者”的深层内涵。
PPT展示问题:课文记录了梁任公先生在讲演过程的两次哭,两次哭的原因是否一致?分别表达了梁任公先生怎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重点赏析文本中两处细节:演讲《桃花扇》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梁任公的两次“哭”。 )
1.析《桃花扇》选段,味任公之“悲”
PPT展示:《桃花扇》简介及左良玉《哭主》片段。
思考与探究:此段表达的是大将左良玉面对崇祯皇帝驾崩,末世来临时,无可挽回的叹息,崇祯帝于公元1644年死去,距任公先生当时演讲已是三百多年,先生读此却“悲从中来,不能自已”,是什么触动了先生内心怎样的伤痛?
(教师适当点拨关于梁任公所处的时代背景,学生讨论交流,体味任公“悲”的实质。)
点拨小结:世事变迁,往事如梦,经历变法失败,忠君爱国的任公,以天下为己任的拳拳赤子之心,却为空谈,不免伤悲!他悲的是自己追随的皇帝刚刚起飞就被折翼,悲的是国家运势无法扭转,灭亡之运难逃,他的悲更在于一腔爱国热情无法释放,忧国之情只得空余恨!
2.赏杜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体味任公之“喜”
PPT展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及诗歌背景。
思考与探究:
(1)此诗中诗人有着怎样的感情?诗中如何体现?
(2)梁任公读此诗时“于涕泗交流中张口大笑”,可以体会任公怎样的情怀?
(引导学生齐背杜诗,教师介绍“杜甫生平第一快诗”相关背景,点拨学生体味诗中展现的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进而体味任公的爱国忧民的情怀。)
点拨小结:杜甫年迈时,国家叛军四起,后战乱评定;任公演讲时,国家军阀混战,动荡不安,这是时代的相似,是国家动荡让先生“涕泗交流”,是战乱平定让先生张口大笑,他和杜甫一样有着一颗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
3.教师点拨总结梁任公 “热心肠”的深层内涵——炽热的爱国心。
四、拓展应用,提升能力
(一)探讨全文记人的手法特色
作者通过什么方法把梁任公先生写得这般活灵活现的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分析,点拨要点——细节描写,并结合文本引导学生认知细节描写在文本中的体现。)
明确: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侧面描写(听众感受);细节描写。
教师点拨: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把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的某些细小处放大,加以细致的描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并带领学生再次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
(二)观看自制视频,布置作业
PPT展示:梁启超 《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节选)——凡足以表个性之言动虽小必叙,凡不足以表个性之言动虽大必弃。
看过视频后,请大家回忆一下哪位老师的一节课曾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用你学到写人的方法,描绘出来,下节课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