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作文教学指导策略
2018-02-23
情境作文教学,就是根据某些场合的情形或某种境地,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在写作过程中产生灵感,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找到感情的触发点,境以情升华,情以境为依托,培养学生写真境、抒真情的写作习惯。
一、激活课堂“创”情境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其基本形式是把欢快的游戏、活泼的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快乐的参与中,将生活的“景”、心中的“情”、笔下的“文”紧密结合在一起。
比如开展“玩评写展”的情境作文课,首先是“玩一玩”环节,老师按小组的顺序给每组发一个乾坤袋(乾坤袋里面装着宝贝:如白纸,树叶、鲜花、发卡、水果、桔子、小草等物品。)然后组内把宝贝汇总,10分钟内在不破坏宝贝原形的情况下进行自由组合并结合绘画,创造出一件属于小组的作品,并根据作品的主题起一个有创意的名字。“评一评”环节,老师发给每人发一张选票(比如星星或树叶之类的),然后以组为单位欣赏作品,在听完各组组长解说后,给自己认为有创意的宝贝投上珍贵的一票,然后组长汇报票数,评出优胜组。接下来是“写一写”环节,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用笔记录下来。最后是“展一展”环节,组内推荐一个最好的,在全班展示。这种把游戏引入课堂的作文教学方法,直观、好驾驭,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无论对哪个学段的孩子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然生活进课堂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在班内的模仿奶奶穿针引线的活动、模仿妈妈体验煎蛋的画面、模仿老鹰捉小鹰的游戏、模特走秀……总之,学生玩得不亦乐乎,写得不亦乐乎。当学生情绪高涨,欲罢不能之时,再引导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写下来。我口述我心,我手写我口,情真意切,异彩纷呈……
二、走进生活“融”情境
情境作文的外延非常丰富,可以走进生活融入情境之中,随时随地选材。大自然集中了无数神奇美好的精华,比如春天可以带领学生欣赏花草的芬芳;夏天带领学生倾听小鸟溪水的欢唱;秋天带领学生欣赏落叶;冬天带领学生玩雪。所有这些,让学生的灵魂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学生在亲近自然的基础上,对自然的感悟便能倾泻直下,放飞心灵,写出与众不同,吸引读者的佳作。
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村坊街道,关注社会生活,捕捉社会热点,扩大信息汇量,让源头活水滋润他们的心田。比如春节进行传统文化习俗的调查:写明调查目的、调查方式(如询问长辈、查阅资料、亲身体验等)、调查内容等,并要求大家把过年的习俗拍成系列照片。之后写一篇《过大年了》的情境作文,这样的作文,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让学生热爱古老的传统文化。
另外,利用课余时间,我还要求学生每天关注新闻和热点,并随时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有价值的东西记下来,不断从生活中引进鲜活之水,以弥补“三点一线”生活模式的不足。渐渐地,学生有了生活的敏感性,有了敏锐的洞察力,成了生活的有心人。
三、利用范文“借”情境
创作的时候是从“模仿”开始的,情境作文也应该用一些优秀的范文来引导他们“化蛹为蝶”。范文可以是教材,可以是名家名篇,还可以是老师自己的“下水文”。
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千挑万选的,不同课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或者在选材方面、或者在文章结构方面、或者在细节方面、或者在语言方面,都能给我们以借鉴、启迪与思考。因此,在进行情境作文教学时, 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子,教会学生利用范文“借”情境。例如教材中鲁迅的《社戏》,作者以“盼社戏——看社戏——忆社戏”来组织文章内容的,层次分明。李森祥的《台阶》:“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这是父亲清早踏黄泥修台阶的细节描写,一个“浮”字,一个“挑”字,父亲的辛劳和坚持不懈的形象跃然纸上,从而让学生知道写情境作文时要注意观察,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不仅是教材,教师的“下水文”同样对情境作文教学起着引领、示范和导向作用,教师亲自下水,既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又使作文指导有的放矢,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