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词中设疑现象探论
2018-02-23
由朱祖谋编订,后经唐圭璋笺注的 《宋词三百首》是20世纪以来影响最大的宋词选本。此选本是朱氏晚年在常州词派的门户根基之上,拓宽路径与门庭,以一种折衷态度为后学所辟的一条相对宽阔的学词途径,诚如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所言,其“取便初学,诚金针之度也”。但是由于民国以来,旧体文学创作的衰落,使得这本书作为“词学初步必需之书”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据彭玉平先生的观察,近七十年来学界对该选本的研究或介绍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篇文章,这对于一本流传如此久远、知名度如此之高的选本来说殊不相称。且近年以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将类似《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这样优秀的诗词选本作为大中小学生学习的必读书目,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在这样的教育和学术研究背景之下,来认真研读 《宋词三百首》就显得至为迫切和必要。
本文在精读《宋词三百首》的基础上,从“词中设疑现象”入手,探析问句在宋人词作中所具有的章法、结构、修辞、意境营造等方面的意义,从而把握彊村词选的审美标准,为进一步探得词学堂奥打下初步的基础。
一、以“谁”设疑
《宋词三百首》选录两宋词人八十五家,词三百一十阕,对于各种风格流派兼收并蓄,反映了宋词的发展概貌。据笔者粗略统计,所选310阕词中,有近140多首词使用了疑问句式,这接近一半的概率,应该说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反映了宋人创作长短句时一个普遍的规律。有学者注意到《唐诗三百首》所用问句的情况,指出选本中有74首使用了问句,相比之下,《宋词三百首》使用问句的情况显然是一个飞跃,宋代词人将问句的表达功能又往前大大推进了一步。下面我们将大致从词中设疑的方式、词中设疑的美学功能两方面来探讨《宋词三百首》中使用问句的情况。
从使用频率看,用得最多的问句是由“谁”领起的,根据其所表达的意思,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的“谁”是疑问词,但其语法功能却是以疑问表达强烈的否定意味,可翻译为“没有人、无人,除了你没有别人等等”。如周密《瑶华》的上片:
朱钿宝玦,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江南江北,曾未见、漫拟梨云梅雪。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
问谁识、芳心高洁?问句营造孤愤悲壮的情感氛围,表达了词作者孤傲高洁的胸怀;在词中有承上启下、振动全篇的结构功能。
再如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前面是对历史上仓促北伐遭致惨败的耻辱情境的回顾,破空一句“凭谁问”,无人问!发唱惊挺,为苟且投降者骂,为宝剑蒙尘者悲,继之以英雄失路之叹,老骥伏枥之志,真是百转千回的词人苦心尽收之于这千钧一问之中。其他如“凭谁为歌《长恨》”(吴文英《宴清都·连理海棠》),“今宵谁念泣孤臣”(张抡《烛影摇红·上元有怀》,“消瘦损,凭谁问”(韩元吉《六州歌头》),“谁共我,醉明月!”(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等等皆为此类。
第二类以“谁”为中心词的问句,实际上也是无疑而问,词人心中已有倾诉的对象,她或是词人的故友知己或是妻妾恋人,当曾经的相伴相依、相知相爱因为时空的阻隔而变得遥远飘渺,忆念之心化为怨艾之辞,随即以寂寞凄凉的现实处境来唤起对方的怜惜和怀念,怜己怀人,可谓一箭双雕。周密《花犯·水仙花》中的“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李玉《贺新郎》中的“谁伴我,对鸾镜?”黄孝迈《湘春夜月》中的“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等等皆为此类,盖词以传情,相思离别本就是歌词所生之由据,以问句连通相思的彼此,以问句对比今昔离合之悲喜,问句在词章中的结构功能以隐含的方式体现。周邦彦《瑞龙吟》写到:
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知谁伴?其实是如今不知有谁陪伴你游春遣怀,映带过去二人曾东庭闲步,名园露饮。这是一问而连通伊我,对比今昔,在慢词长调的铺叙中腾挪出过去现在未来的无限时空。刘辰翁《永遇乐》写到: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
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这是承诗典而来的问句,以一问而沟通古今乱离之人共有的家国之忧,南北暌隔之恨。翻检《宋词三百首》,这几乎成词人用诗典的惯用手笔:“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袁去华《瑞鹤仙》)“东风似旧,问前度桃花,刘郎能记,花复认郎否?”(刘辰翁《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当年燕子知何处?”(张炎 《高阳台·西湖春感》)等等均是。
第三类以“谁”为疑的问句,其实词人并没有预设某个具体的对象,答案作者或已在上下文中揭示,或实际上就是陌生人、自然、造化、命运等等不可实指的存在。作者用这类问句借声借色,如晏殊《蝶恋花》云:“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谁把?实际上是空中传来美妙的乐音,借助听觉辅助前面单纯视觉的描写,实现词笔的转换和画面的拓展,此为词人着色添声以助雅兴雅趣。再如苏轼《贺新郎》云:“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谁来?是孤眠之人被惊扰的心疑之词,最后转入了“风敲竹”的清雅之境。这打破宁静的推门之声,是用“谁”为主导的问句引入的,在静态的描摹主人慵懒情貌之时,插进心思微妙的感知,以声破色、以情染声,写活了整个画面。类似的还有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中的:“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在写完初秋时节送别的场景之后,接一问句,“琵琶谁拨”,引入声音,复以声传情,融情于景,水到渠成地完成了词章由景到情,情景交融的转换。
二、以“何”设疑
《宋词三百首》所用问句中,频率居于第二的多由“何”字设疑,“何处”“何时”“何人”“何事”“何在”“何许”“何苦”“何曾”“何如”等在在皆是。现仅以使用频率最高的 “何处”“何时”“何人”“何事”展开论述。
兹先以“何处”为例,试为解析。张先《一丛花》上片: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何处”看似疑问实则迷茫、寻觅之谓也,表达的是人在无限空间中的渺小无助。“何处认郎踪”是“嘶骑渐遥,征尘不断”的空间延伸,将眼中之景推向渺远的空间,送别的离愁于“何处”的茫然之问中悠悠收煞,不尽的离情溢出于画面之外,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也。他例见晏殊《清乐平》: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化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句,何处之问,将此处与彼处,此处的寻觅追怀之人与彼处的所念之人连接在一起,词人寻觅慕恋、追怀怅惘、漂泊流离之意尽在其中,问句丰富了词作的内涵,拓展了言情的空间。欧阳修《蝶恋花》中的“几日行云何处去?”《木兰花》中的“水阔鱼沉何处问?”柳永《少年游》中的“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皆为此类。
次举“何时”为例再为申论,柳永《浪淘沙慢》第三段:
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愿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知何时”云无法知道什么时候,类“何处”之问,表达的是人在流逝的时间中无法把握的焦虑。前途未卜、旧约难赴、惟今伶仃孤独之意尽在其中,这是以时间之问将过去、现在、未来的不尽相思忆念一一呈现如在目前。再如李之仪的《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几时、何时连问,其实未有丝毫疑问之意,不过是以疑问发感叹,将时间的漫长、遗恨的绵长逆笔层递而出,使情感翻出波澜,增加词章的摇曳之姿。
三、词中多设疑的原因
前以《宋词三百首》为例具体论列词中多设疑的现象,此处再探词中多设疑的原因。本来古典诗词中多“问”已为少数论者言及,但都未曾言及多问之由,更未从词体文学本身的特点言之,故此试为论析。
诗词中之“问”本就是诗词之所由生的根本,王国维认为“古诗云:‘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诗词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鸣者。”不平之气诉诸于诘问正是显而又显之鸣响。相较而言,词中之问显然大盛于诗,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现象。首先,“诗言志”“词言情”,诗词体例、功能有别,实为主要之因。从上文的分析可见,词中之“问”在思想内容上多为丰富拓展词作表情达意的内涵,在艺术形式多为增加词作结构章法的曲折变化,最为适合“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的文学特质。其次,词中设疑,实多为词人抒情而设,且多为情至、情痴之语,是词中之“情语”的特殊表现方式,诚如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所说: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以此观之,诗词皆然,而尤以彰显个性心灵,体现主体色彩为能事的词体文学为甚。当然,词人在使用问句之时究竟是选“谁”还是“何”,还是诸如“几”“争”“怎”“否”“多少”之类的疑问词,更是由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和平仄格律所限定的。
问或不问,究竟于词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呢?试以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所言为例代为申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与秦少游“酒醒处,残阳乱鸦”,景相似,而柳词尤胜。今宵何处之问,从词的声情顿挫所传递的情感的起伏变化而言,显然有胜于秦少游写自身凄凉冷寂之境一以顺势而下之势为之。何处之问所含羁旅漂泊的迷茫无奈之感,以及不甘受命运播弄的挣扎之态几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最后,以讲究章法和追求浑成为宗旨的朱氏此选,在选词之时,以有迹可寻的问词章法来明示初学者入门之径,也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与常州词学过度推崇梦窗词,造成许多词人一味求 “空际转身”的词坛状况,恐怕也有一定的关系。
[1]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
[2]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3]于春松等:《王国维学术经典》,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4]屈兴国:《蕙风词话辑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5]罗忼烈:《词学杂俎》,巴蜀书社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