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中学对口高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初探

2018-02-23

学语文 2018年3期
关键词:现代文考点答题

中职语文高考考纲中对现代文阅读中知识与技能考查要点有十条,能力层级主要是理解、应用与评析。懂得词语、句子在上下文中的含义,筛选并提取文章中的信息,就文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根据文中内容进行推断和联想等。考点出现频率较高,所占分值较多。

换个角度看,无论是文学类还是非文学类(例如说明文),语文考纲考试条目中前两条,即懂得词语、句子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筛选并提取文章中的信息,难度层级“B”,是现代文阅读中的重要考察点。在安徽历年中职毕业升学考试中比重很大,2013年试卷中有两题6分,2014年试卷中有五题15分,2015年—2017年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文化课实行合卷考试,各占100分,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内容多,时间紧,前两年均由对口招生院校自主命题,2017年文化课考试实行全省统一考试,无论是从考试形式还是分值分配来看,中职文化课考察侧重基础知识的趋势愈加明显。由此而见,这一类考点在现代文阅读中重要性不言而喻,师生在复习迎考中一定要足够重视。

本文试分析此类考点的应试技巧,供借鉴参考。

一、要懂得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一)熟知相关语句类型

学生只有明确现代文阅读考点中涉及的词句有哪几类,才能按图索骥,明了对象。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关键句即文眼句,既揭示中心,又提挈全文,往往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以及确定文章的中心,例如《爱莲说》中“可爱者甚蕃”;《荷塘月色》中“这几日心里颇不宁静”等。

2.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这些句子多在文中的开头、结尾或中间部分,属于文章的主旨句,是全文的核心,文章的灵魂,具有极强的概括性,文学性强的内容在文末居多,议论性强的内容在开头居多。

3.从表达上说,指那些能明显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和对事物褒扬贬抑的情感句。如在2013年语文试卷阿澜·卢的《树》一文中,首尾段中写到“关于世界有多美好的故事”、“他们一定找到了世界真美好的感觉”,就鲜明地表达了对风物人情的赞美欣赏。

4.从修辞上说,指那些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常见的有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引用句以及反问句。此类句子的理解一般考查要点为: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了什么作用或收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等。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例如常考的比喻、拟人,就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在2014年彭程的《岁月河流上的码头》一文中,标题就是一个比喻句,把日子比喻为一条长长的河流,人生就是岁月河流上的行舟,民俗节日比成岁月河流上的一座座码头,生动形象地把日子这单调枯燥的数字变得生动、温暖,充满了情感和韵致。

(二)准确地理解词句,要遵循正确的答题思路和原则

此考点主要考查考生能结合上下文语境来领悟词语、句子的含义。

理解同一词语在文中不同位置的指代意义,能把握词语在特定语境中临时具有的意义,能够把握指代词和临时具有指代作用的词在文中指代的具体内容,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结合基本义作引申分析时要做到保持词性、感情色彩一致,含蓄词语要直白表达,不能仅停留在表面。

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结构中、谋篇布局里和概括内容要点以及表现中心主旨时所起的作用,这两个方面的考查往往和文章的观点、语段的要点以及相关的语境有关,例如2014年试卷中第24题“船在水面上轻轻摇荡,人因此而感到从容、安适,感到一种和这条河流、这片土地牢固的维系……”中的“这条河流”指的是什么?这就必须结合全文才能准确作答,指的是岁月、时光。解题时,要注意整体感知,以全文要点统领语句的把握;回归原位,确定答题范围;瞻前顾后,注意修饰限制;分清因果,防止关系颠倒,特别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答题原则。

二、要筛选并提取文章中信息

这是现代文阅读中重要考点,每年的中职毕业生升学考试中,无论是文学类还是非文学类文本阅读,都会涉及此考点。解读此考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探讨。

1.需要筛选哪些信息。从答题的要求来说,符合答题要求的就是重要信息。就文章本身来看,重要的信息主要有: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重要概念的解释和阐述;主旨句、概括句和过渡句;文章的标题和文后的注释等。

2.如何提高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这要把握两点,先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1)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2)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这要求我们把文章仔仔细细、认认真真读一遍,同时思考三个问题:第一,写什么,即作者在文章里写了什么内容,获得一个初步印象;第二,怎样写,因为这涉及到文章的章法技巧和语言技巧,必须精读;第三,告诉了读者什么,这是读文的关键所在;(3)准确寻找,筛选提取。这类试题的答案均可以在文中找到,因此需要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确定之后需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进行比较、过滤、选择;(4)仔细对照,正确判断,对照时要特别注意范围大小、程度高低、数量多少,条件与结果、方法与目的、成就与问题、可能性与现实性等,在细心对照的基础上,再经过一番分析、综合,就要根据题目要求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如选项的表达是否符合原文的意思,对原因的分析是否合理,对结论的推断是否正确,对要点的归纳是否全面等等,从而排除错误选项,选出正确答案;(5)根据目标要求,运用提取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构建完整的判断或陈述,形成答案,规范作答。

3.典型例题解析。例如在2013年试卷第24题:第⑧自然段说 “这对他们来说是个开心的日子”,为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按照上面所说的步骤,就能快速地在文中确定范围,找到答案,即“职校也放假了,男孩们要回家了”、“无债一身轻”,两句原话解释了开心的原因。

中职语文的现代文阅读考纲中有十个考试条目,理解、应用、评析层级比例为4∶4∶2。本文探讨的是理解层级中的第1、2考点,难度较低,只要掌握了相关技巧,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找依据;一篇文章看开头和结尾,一个段落看首句和尾句,得分就相对容易。也就是说学生答题时要清晰明确知道 “现代文阅读主观性强,要将主观题客观化,即要在文中找到客观依据”这一宗旨。理解词句、筛选信息无论从应试还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来看,都是必备的基础技能,考卷在设计现代文阅读题时,词句和信息点的考查,因为难度低,基本在前半部分,一方面有利于为应用评析题目提供思维切入点做好铺垫,埋下伏笔,也契合了试题难度由易到难这一总体原则;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考生及时了解文本的关键信息点有哪些,这些隐含信息的暗示引导作用不容小觑,既让考生对总体把握文本充满信心,又让试题中的难点疑点迎刃而解,没有这一环节,文本的应用、评析也就无从谈起,无处着落。所以说这两者是现代文阅读复习迎考的切入点、支撑点、关键点,不容也不能轻视忽略。

三、要指导学生多阅读以提高语文素养

对口单招语文命题的目的是为高等学校招收优秀人才提供精确尺度,同时积极促进中职语文的教学改革,基本原则是“总体平稳,稳中有变”,考题会难度适中,切合学生实际,坚持主体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严格控制考试的难度,摒弃难偏怪题。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当然不会脱离这个原则,反而只会更加鲜明的体现这一趋势。我们只有指导学生阅读各类文本,提高语感,增强理解能力,才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综上所述,师生只要在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复习迎考中做到对考纲、命题趋势、应试技巧了然于胸,有的放矢,相信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猜你喜欢

现代文考点答题
邀你来答题
考点展示
邀你来答题
考点展台
邀你来答题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邀你来答题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统计常见考点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