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西藏幼儿双性化社会性别角色教育

2018-02-23尼珍

西藏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刻板人格

◆尼珍

性别角色是指基于性别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点,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性别角色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自己对社会性别角色标准的理解对受教育者性别角色社会化施以影响的过程。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是指在性别角色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持有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期望,使男女学生的发展不再受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注重吸收异性的优秀特征,发展成为具有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的人。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和单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是当前性别角色教育中存在的两种误区。学前教育开展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对培养儿童良好心理品质,塑造儿童健康人格,使儿童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依据

(一)性别角色理论的发展

上世纪30年代,西方研究者便对性别角色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人类学家米德(1935)通过对三个新几内亚部落的研究发现社会角色可以没有性别差异,性别角色分化是文化所致。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荣格进一步在集体潜意识理论中解释了人类天生具有双性化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随着西方女性思潮发展,罗西(1964)首次提到了“双性化”概念,指出个体可以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的人格属性,她鼓励发展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模式,认为传统的单一性别角色有诸多不足。[1]随后,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提出了双性化性别角色理论,确认:(1)个体可以具有双性化特征;(2)双性化个体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贝姆通过对斯坦福大学本科生的测试编制了第一个双性化量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该量表对男女心理性度进行评估,通过评分将性别角色划分为双性化、女性化、男性化、未分化4种类型。

为了更切合我国的文化背景,钱铭怡对贝姆的量表进行了修订。刘电芝通过对全国5008名大学生测试,再次编制了《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问卷,结果显示男性性别角色分化由高到低为:双性化、未分化、男性化、女性化,女性性别角色分化由高到低为:未分化、双性化、女性化、男性化。[2]

(二)双性化性别角色的相关研究

大量对不同性别角色类型人群心理适应特点的相关研究证明:双性化性别角色最有利于心理适应。

1.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许婵贞在性别角色类型与幸福感、自我价值感的研究中发现具有双性化特征的大学生,幸福感、自我价值感最高。耿晓伟和张峰采用卢勤、苏彦捷修订了性别角色量表、情感量表、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自尊量表对近340名大学生实测后发现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个体在情感平衡维度和生活满意感维度上得分最高。

2.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韩爱晶针对中学生开展了双性化性别角色和人际交往的相关研究,证实双性化性别角色的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最强。张赫对198名大连大学生进行了性别角色类型和人际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更和谐。

3.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袁立新、卢声达测试了355名本科生的性别角色和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双性化性别角色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其次为男性化,未分化和女性化性别角色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其他类型。杨玲对220名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相关研究结果再次表明: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最佳,未分化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最差。

4.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李少梅对近320名大学生开展了性别角色和人格特征的研究,结果发现,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大学生自信心、人格发展水平、社会适应水平更高。王学对华中师范大学607名大学生的性别角色与人格健康和自信心的研究也表明,双性化性别角色大学生的人格健康、自信心、独立性都比其他性别角色大学生高。

可见,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的个体具有更高的幸福感、更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更佳的人格特征,所以,双性化是一种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将使个体收益终身。

性别角色教育应从幼儿时期开始,弗洛伊德认为性别角色的获得是幼儿早年认同同性家庭成员的过程中发生的。“认同”使幼儿发展了相应的标准,塑造了幼儿性别行为。成年人,特别是教育者将习得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传递给幼儿,在幼儿社会化的关键期对性别角色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形成了社会行为。因此,幼儿的家庭成员、教师、社会环境为幼儿提供了性别角色范式。性别图式理论强调社会性因素对幼儿的影响,指出幼儿形成性别图式后将筛选符合该图式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为记忆,同时,会遗忘不符合的信息。幼儿的性别图式和信息来源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幼儿接触到的角色榜样提供了图式原型。所以,性别教育的关键期在幼儿期。

二、当前西藏幼儿性别角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西藏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

由于对幼儿个性发展需求的忽视,加之教育机构需要完成既定的统一教学目标,当前西藏学龄前幼儿的性别角色教育是缺失的,幼儿园、培训机构、早教机构都忽视了性别教育等心理教育的开展。

(二)性别刻板印象阻碍双性化性别教育

性别角色教育和社会文化形态紧密相关,性别角色反映了一定历史条件下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社会组织结构和组织水平的特点,对性别角色的期待裹挟于社会文化中,个体认同社会文化和内化社会规范的过程也认同了社会文化塑形的性别角色,形成了相应的性别角色行为。

西藏传统文化和历史以内隐的性别刻板印象为基础,性别教育呈现单性化,而不是双性化。《文殊师利根本仪轨》、《西藏王统纪》、《王统世系明鉴》等西藏史料中记载了藏族起源的神话传说,认为受观世音菩萨加持的神猴和罗刹女的结合诞下藏族先民,拂去佛教外衣,神话折射出西藏传统文化推崇男性气质优于女性气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样的观点内化为西藏传统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影响了男女性别的社会分工、道德规范。很多藏族传统社会的禁忌,如共和千卜录部落规定:俗人不能坐在僧人的上位,牧民不能坐在头人的上位,妇女不能坐在男子的上位。“男人不能从女人的衣服下走过”,“妇女绝对不能从男人的衣物上跨越,不能在别人面前抖动藏袍下摆”等都体现了对女性的歧视和性别刻板印象。[3]这些刻板印象体现在性别教育中,其结果导致了性别角色单性化或未分化的发展[4],阻碍了幼儿双性化特征的发展。

三、西藏幼儿双性化性别教育的策略

幼儿性别角色模式和其生活学习的环境息息相关,双性化性别教育的关键应该做到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影响。

(一)营造双性化教育的家庭氛围

幼儿从家庭中获得并内化了社会规范,形成了社会行为。家庭中,对幼儿的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应该做到:

1.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要突破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幼儿无论体现细致、认真、体贴的特征或勇敢、独立、坚强的特征都不该被贴上性别标签,更不应该只鼓励发展单性化的特征。幼儿的积极态度和品质都应该被肯定和鼓励。

2.父母共育,实现双性化教育的目的。在传统的西藏社会,女性更多承担了养育的重任,男性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不利于幼儿双性化教育。研究者进行了父母影响幼儿程度的研究,结果发现,父亲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影响较之母亲有显著差异,高品质的父亲在位有利于子女性别角色的发展,作为父亲,勇敢、独立、坚强又温柔、体贴的特质让男孩有了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学习榜样。女孩则通过双性化性别角色的父亲更容易获得男性优秀品质。双性化的特征为幼儿树立了性别角色典范。父母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最终可以促成孩子的人格完善与统一。

3.父母应创建性别平等的家庭环境。父母典型单性化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会引导幼儿的单性化发展,因此,父母要意识到自己扮演的性别角色对幼儿的影响,避免出现典型的单性化倾向。

(二)幼儿园应该倡导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

幼儿园是对幼儿性别角色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的场所,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教育材料、教育者的性别观念都对幼儿产生了影响。

1.在教育活动上,幼儿园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发展双性化性别角色特征。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教师要重视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双性化性别角色培养。组织幼儿游戏时应该安排多样性的游戏活动,促使幼儿丰富情感体验,内化双性化的性别教育内容。教师等幼儿园的教育者应该引导幼儿在教育活动中发展积极的异性品质,让女生参与具有创造性和竞争性的活动,让男生从事具有社会性和情感性的活动。

2.在教育材料上,要多采用具有双性化性别角色特征的内容。以幼儿故事为例,在西藏广为流传的“阿古顿巴”等民间故事塑造了聪明、正义、勇敢的男性角色,但女性很少被提及,即便出现,也是烙上刻板印象的人物,双性化角色非常贫乏。幼儿长期接触单性化的性别角色故事将导致性别图式进一步刻板化。因此,幼儿园应该多刻画和宣传双性化的角色,如外国儿童绘本“顽皮公主不出嫁”、“爱花的牛”等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故事,体现了主角兼具男性化和女性化的独立自主人格,平等、自由、热爱生活的态度。幼儿通过教育材料找到相应的性别角色模仿对象,可以避免幼儿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

3.在教育观念上,教师等教育者要有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期望。教师是幼儿的重要模仿对象,幼儿总是希望把自己塑造成老师期望的模样。所以,教师应该树立双性化性别角色的观念,认识双性化性别教育的重要性,充分挖掘教师自身性别优势,学习异性优秀人格特质,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形成双性化的人格特征,并对幼儿持双性化发展的期望。

(三)传播双性化性别角色的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通过社会媒体进行传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介对幼儿的影响既深刻又广泛。在社会传媒中存在严重的性别刻板印象,特别是对女性性别角色的误导非常明显。比如,社会舆论常常只关注女性外在美,忽略女性内在品质。将女性性格塑造为爱唠叨、不善思考、缺乏远见的角色。对女性使命千篇一律定位为“贤妻良母”。[5]所以,社会舆论应该避免传播性别刻板印象,强化自身责任意识,多宣传双性化人物形象,为幼儿提供良好榜样。

另外,现代社会舆论的媒介多样,方式快捷,但内容却良莠不齐。家长和老师应该积极帮助幼儿甄别不良信息,抵制消极影响。

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有其重要的意义,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配合能使幼儿摆脱性别刻板印象,为幼儿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让幼儿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更好地适应社会。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刻板人格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农村大班幼儿教师实施性别角色教育的现状研究——以成都市五所农村幼儿园为例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性别角色认同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
运动员性别角色研究综述
学困生元刻板印象结构探索与问卷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