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社课堂中的活动设计
2018-02-23
(商州区第二小学 陕西商洛 726000)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以活动为纽带,带领学生走入品德大课堂。
一、创设生活情景的活动
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原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在品社课堂教学中,应多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形成道德认识。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第9课《公共场所的文明》一课时,先用图片展现了商州的环境美,然后带来了新朋友——公共设施,接着再为同学们创设情景:我们的一些好朋友最近生病了,你知道它们为什么会生病呀?这儿老师带来一篇《路灯的哭泣》,读完之后接着创设情境:其实不光路灯在哭,别的朋友都在哭泣(播放图片),提问:看到这些生病的好朋友,你的心情怎样呢?这时,学生们纷纷表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最后得出结论:破坏公共设施,就是在破坏我们自己创造的美好生活。紧接着抛出问题:我们怎样来爱护公共设施?得出结论:不仅我们做文明市民,我们还应该呼吁更多的市民像我们一样爱护这些好朋友,大家一起来做文明市民。最后,让每个组同学集思广益,设计一张“宣传画”或者一条宣传标语,呼吁大家都来做文明市民,设计好之后分小组展示设计的宣传画。达到明理和导行的紧密结合。
二、角色扮演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充当特别角色,模仿练习,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一课,让学生扮演家庭调查员,了解一家一个月或一天的固定支出、非固定支出,家里一天的浪费现象等等,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获得了真实的体验,也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天天都是助残日》教学设计中,课堂通过三次角色扮演:一是来扮演肓人开关电灯;二是扮演肢残人单手系红领巾;三是扮演“无臂人”用嘴叼住笔在纸上写出自己的名字。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同学们就感到了残疾人生活的许多不便,产生同情与关爱残疾人的心理。
三、升华主旨的教育活动
每一节思品课都应设计一个统领本节课的德育目标,升华主题的活动。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3课《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时,我设计搭建“规则塔”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规则的深层含义。
学生通过小组制作和搭建“规则塔”,懂得社会生活中各种不同场景中的规则行为是可以积累和传递的,它体现在每个人一言一行的细节中。“规则塔”的倒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守规则关系到国家声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守规则”,愿意在生活中做一个“守规则”的人。这一个活动,将社会生活中的规则上升到国家层面,简单的活动体现出深刻的道德内涵。
四、游戏放松活动
思品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活动,活动贯穿整节课,当课上到一半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设计一个短小的放松游戏,活跃一下气氛,也舒缓一下紧张的课堂节奏。当然,放松游戏也是有针对性地围绕本节课达到的德育目标而设计。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一课《游戏里的规则》时,当课上到一半时,我设计了听口令做动作,具体设计如下:
1.师:课上到这儿,大家有些累了,我们来做课间游戏。
第一组,听老师口令做相应的动作。起立、坐下、举右手、举左手,手放平。
第二组,听口令做相反的动作:坐下、起立、闭嘴巴、张嘴巴、双手放平、双手举起。
师:同学们的反应真快,为什么同样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大家做的动作不一样呢?
生:规则不一样,第一次是做相同的动作,第二次是做相反的动作。
师:……由此看来,游戏的规则是可以修改的,在生活中,由于时间、地点、人员等原因,我们常常会修改游戏规则,比如:打篮球、打扑克牌等等(用课件展示)。这样的游戏不仅仅是简单的游戏,而是承上启下的一个过渡环节,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体会游戏规则是可以修改的。
再比如教学《社会生活中的规则》一课时,设计的“蚂蚁搬家”游戏活动,其实是通过这个“蚂蚁搬家”的游戏给同学们分组。游戏的设计,也紧紧围绕“守规则”而设计,让学生在游戏中也体验到“规则”的重要。同时有效的游戏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放松心情,起到很好课堂组织效果,以便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
当然,放松游戏要根据每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而设计,有时还有一些比较通用的游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采用“老虎、猎人、枪”“老师说”、手指操、对口令等游戏实现课堂调节。
五、善用多媒体设计活动
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助于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显示出彩色图像和播放出悦耳动听的声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
如:教学《我们的生命》一课时,没有多媒体学生很难理解感受生命的孕育过程;像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不能忘记怕屈辱》,第二单元《祖先留下的骄傲》,五年级下册《壮丽的山河》《祖国各地的环境与生活》《各族人民一家亲》等,这些单元的教学适合采用影视文件要比图片好,采用图片比只用口头讲好。
六、结合其它学科整合设计活动
品社课本身就渗透了多个学科知识,不同主题的课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融合不同的学科教学方式。如:以爱为主题,向学生渗透爱的教育的课型可以用情境渲染法,用一些诗歌,声情并茂的诵读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向善的情感。在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品社课,可以采取辩论会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故事喻理法、讨论研究法、角色体验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简单历史、地理常识的课型可以采用智力竞猜、开展小导游活动等等。而知识性较强的一些教学内容则可以采用搜集资料法、调查研究法、交流汇报法、社会实践法等教学方法。
七、活动中恰当使用音乐
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课堂中适当地穿插一两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歌曲,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不觉得课堂枯燥无味,又达到了教育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我的课堂经常用一些歌曲,有时是为了烘托气氛,有时是为了计时,有时是为了掌握知识,有时是课中休息。这样,学生可以调节一下课堂气氛,有些更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的理解,对提高课堂效率起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