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视觉设计师岗位实际需求的课程探析

2018-02-23

新课程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版式设计师岗位

□ 陈 晓

设计是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凭借各种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即思考、规划和传达。伴随精神文化水平和大众消费能力的提升,“设计”这个词汇已出现在各行各业,对应行业衍生出平面设计师、建筑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工业设计师等岗位。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设计学科的发展要求新的设计人才必须是综合性人才。因此,基于平面设计学科的基础上,视觉传达设计应运而生。相对于平面设计这个名称,视觉传达设计更具延展性和准确性。以当下热门的互联网行业岗位招聘为例,输入视觉设计对应的岗位有平面设计师、网页设计师、UI设计师、广告设计师、多媒体设计师、APP设计师、美术设计师等,这些岗位可以统称为视觉设计师,都隶属于视觉传达设计的范畴。由此可见,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多元化和市场需求量。

视觉设计师岗位主要是通过对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设计,即把文字、图形、色彩等视觉元素进行有效的设计组合,以最准确的传播媒介为载体传达信息,因此版式设计的课程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基于视觉设计师岗位实际需求的课程改革,以“版式设计”课程为例,探索与实践项目的可行性方法。

一、基于岗位实际需求构建课题体系的意义

基于岗位实际需求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的基本思路是:以企业调研为前提,加强专业建设;以岗位目标为基础,找准人才培养定位;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开发“学做一体化”的新课程体系。依据基本思路,基于岗位实际需求的课程探索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1.人才培养定位精准。伴随“互联网+”生态环境的发展,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近22万亿元,未来五年还将保持高速发展。同时,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产业间接带动就业人员2230万,以阿里巴巴、淘宝、京东、网易等知名互联网企业为首,推动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充,衍生了有海量市场需求的工作岗位——电子商务平台视觉设计,即电商视觉设计师和用户界面设计师两个岗位,统称为视觉设计师。视觉设计师是互联网设计产业急需的视觉设计高级应用型人才,“版式设计”是成为视觉设计师的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此外,高职学生学习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通过三年的学习,获得一技之长,能够走上技术类或者专业相关的岗位工作。因此,基于视觉设计师岗位的实际需求构建课程体系,才能找准人才培养的定位。

2.满足视觉设计师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反哺教学内容。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使教学与就业紧密相连。视觉设计师的日常工作内容可以分为电商视觉设计、UI设计、广告设计、品牌视觉设计、宣传画册设计、书籍设计、网页设计等。每一个层面都是相对独立却又存在内部联系的,对其进行多层次结构的课程体系构建,融合视觉设计师岗位所需的业务能力,符合视觉设计师的职业规范。以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开发“学做一体化”的新课程体系,更能保证设计实验到实践的道路通畅以及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以满足视觉设计师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为导向,能够促使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加快,具有与时俱进、实践性强、针对性准的特点。

3.符合校企共赢模式。如何解决教学中理论付诸实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难题呢?面对当下大设计的专业环境,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学生经过大学多年的精心培养,能迅速进入企业,完成角色转变,展示优秀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是校企双方的共赢追求。校方以技能为核心,整合对应知识;在职业情境中把‘学会做事’的工作标准落实为‘把事做好’的教育标准,是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的要求。本课题成果将直接用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重点在墨匠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推进实施,促进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形态,培养岗位实际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当前课程教学的误区与问题

“版式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版式设计是根据特定的主题与内容需要,对图形、文字、色彩等视觉传达要素,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组合排列的设计行为与过程,几乎每个设计项目都离不开它。不同的设计院校开设版式设计课程的情况各不相同,一些传统版式设计课程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影响了教学效果。

1.教学内容概念化,教学目标模糊。版式设计课程伴随艺术设计专业之初而产生,悠久的国内外发展史和积淀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模式。许多教师授课时基本无须针对性备课,现成的材料与资源选择很多,结果造成教学内容过于概念化、单一化,教学目标模糊,与市场需求脱节。学生找工作难,企业招人难,这是现实而紧迫的问题。目前的“版式设计”课程教学中,仍注重传统项目的练习,商业海报设计、公益海报设计是课程练习的重点,项目单一、陈旧。此外,片面强调国际化,缺乏民族性,造成设计作品水土不服。很多毕业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无法适应更高的岗位需求,实战能力较弱。

2.引入项目随意,不重视编排内容。在版式设计构思之前,必须对版式内容进行深入了解、提炼和延展,为了准确传达信息而去设计,不是片面强调外在的美感与形式。版式设计最核心的还是内容本身,只有内容和形式、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才是优秀的版式设计作品。课程中引入项目要进行合适度匹配,考虑引入项目是否适合该授课模块,项目内容是否利于锻炼学生对信息整合处理的能力,只有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是“有血有肉”的。

三、课程改革内容的探索

1.教学内容改革。基于多家设计企业实地调研,以墨匠科技有限公司和文思海辉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为主,分析目前国内艺术设计产业现状,基于视觉设计师岗位的实际需求为依据,确定“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

(1)企业调研。以墨匠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是一家互联网电商平台企业,主要从事电商视觉设计的工作,转化成设计内容为Banner设计、店铺首页和详情页设计,对版式设计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对版式视觉流程的设计要求。此外,该企业还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对接企业,对视觉设计师的需求量非常大。文思海辉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也是一家主要做互联网线上平台的设计服务公司,但是除了线上产品,线下产品也是该企业的业务范畴。如画册设计、海报设计、DM设计等,作为传统版式设计的课程范围,在视觉设计师的岗位需求中也是占据很大比重。纵观视觉设计师岗位的发展,从传统的平面设计师到依托互联网行业衍生出的电商视觉设计师和用户界面设计师,都是延续了从本源到开源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本着继承和发展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设计。根据版式设计在岗位需求中的比重,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在岗位实际项目中,针对版式设计的项目可以分为版式设计入门、海报版式设计、宣传册版式设计、电商版式设计4大门类,每一个门类各有侧重点。版式设计入门主要是对版式中“形”的认知训练和版式中“辅助元素”的认知训练;对于版式设计的学习,偏理论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海报版式设计主要是对商业海报、文化海报、电影海报和公益海报进行版式设计,虽然都是海报设计,但是类别不同,并且是视觉设计师岗位中最常接触到的设计内容。宣传册版式设计主要是对折页和书籍进行版式设计,视觉设计师面对少量信息进行设计时往往选择单页或折页进行设计,面对大量信息时,画册和书籍是首选。电商版式设计相对于前面三个门类,属于新兴门类,主要是服务于专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主要分为电商banner版式设计、电商PC端界面版式设计和电商移动端界面版式设计。

以企业调研为前提,以岗位目标为基础,通过以上4个门类来设计教学内容,既符合课程构建的基本要求,也满足视觉设计师岗位对版式设计课程的需求。

2.教学方法改革。我国教育界对教学过程的本质认识归纳为三点,即教学过程既是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又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也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以便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课程构建的教学模式不是单一的,而是与其他先进的教学方法相辅相成。“三分”的教学模式即分组教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版式设计制作流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过程,版式图形设计环节也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递进式设计过程,基本的程序可以分为“资料的了解和提取→草图设计→软件制作→设计修改→方案定稿”等几个主要步骤;对授课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分工,有助于学生体验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根据学生的设计基础能力分层教学,评估小组实力,分配适宜的项目;既能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使学生体验到顺利完成项目的自豪感。“游走式”指导方式即围绕在学生周围,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分类指导;不急于求成,但求稳中进步。

综上所述,基于视觉设计师岗位实际需求的课程构建与实践,首先要了解视觉设计师的岗位特性及行业要求;其次,分析现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再次,进行相关企业调研,了解当下企业岗位需求的变化,拉近校内专业教学与企业需求的距离,在此基础之上的课程改革才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王绍强.关于版式设计教学的几点思考[J].艺术与设计,2010,(7):143-145.

[2]杨静.高校版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2,(21):106-107.

[3]贺鹏,谈洁,黄小蕾.版式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版式设计师岗位
小小设计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铜币连环混配现象研究
设计师访谈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浅谈报纸版式功能的转变
设计师的存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澳门早中期样钞版式研究
“永安五铢”的版式及分类研究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