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2018-02-2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音乐教师教学

(六安市金安区人民路小学东校 安徽六安 237010)

如何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自身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一、新课标理念

1.教学观念的转变

我们每位音乐教师都要进行心态调整,进行理念的更新,都要成为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教师。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更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唱歌课、音乐知识传授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1]

2.教学方式的转变

小学音乐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具有心理负担轻、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等特点。这就要求执教者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自觉参与的意识,使音乐教学鲜活生动,富有吸引力。音乐教学是一个使学生身心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限于一种教学方式,更不能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应以灵活、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发展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提高其音乐的综合素质,成为学习音乐、驾驭音乐的主人。[2]

二、新教材介绍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是学生的最好老师,对小学生来说更为突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我们教科书而论,作品的选择是核心,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小学生爱唱、爱听,朗朗上口,易唱易记,同时,“知识与技能”的由浅而深,“编创与活动”的层层推进,学生有所得,有所为,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以人文主题为单元(横向),以音乐要素为线索(纵向)

以人文主题组织教科书的内容,从横向体现音乐文化的人文性意味。为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小学教科书的人文主题名称往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论。如:一年级上册,选题为“好朋友”、“快乐的一天”、“可爱的动物”、“过新年”等。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文化底蕴递增,人文主题的名称也随之提升。如到了四年级下册,选题名称为“水乡”、“童年的音乐”、“摇篮曲”、“回声”等。而到了六年级上册是“芬芳茉莉”、“悠扬民歌”、“赞美的心”、“七色光彩”等,力图让音乐教科书体现文化中的音乐、音乐中的文化氛围。

三、教学建议

为保证《标准》的实施,教师应深入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开拓思路,创新方法,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全面实现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特别是我们兼职的音乐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去全面了解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导致音乐课达不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1.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要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比如:我上六年级音乐课,每节课最后十分钟是小小音乐会,每次有两位学生上台表演自己最拿手的歌曲等,大家一起享受这自由快乐的十分钟,学生们非常期待我的音乐课)。同时,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2)注意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本《标准》设定的四个音乐教学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教师应全面理解和掌握音乐教学各领域的内容要求及其相互联系,并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例如“感受与鉴赏”即包含有“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表现的过程同时也是音乐感受和培养、展示创造力的过程。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的提高,可以丰富音乐的表现,促进音乐创造力的发展。同理,音乐与相关文化”也只有在音乐鉴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中才能真正得以理解和体现。

(3)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渠道,学校和教师要为全体学生提供足够的音乐教学时间、空间和条件。学生音乐能力的客观差异,要求教师对所有学生给予普遍的关怀和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对音乐特长学生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并引导和鼓励他们关心集体的音乐学习。

2.关于教学内容的几点提示

(1)新授课

新授课是学生学习歌曲(乐曲)的初步演唱(演奏)及欣赏乐曲的最基本的课型,主要是学生对某一音乐作品的熟悉和学习掌握过程。

授课前教师要全面熟悉歌曲、乐曲以及欣赏曲的主题音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出课程的教学设计。

(2)复习课

复习课主要是巩固学生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使学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强化记忆,积累音乐经验的课型。复习课常用综合表演的形式进行。

总之,基础音乐教育是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是学生学习的理想时期,无论学生是否具有音乐天赋,都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终生享有音乐乐趣,是基础音乐教育的崇高责任,也是我们老师的责任。我们应尽全力完成音乐方面的各项工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合多种的学习方法,利用多种的学习通道,结合多种学习领域,为儿童的音乐学习作出努力

猜你喜欢

音乐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音乐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