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思想逐渐沉淀 让经典永远流传
——读《教师人文读本》下册心得体会

2018-02-2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程晓玲纪小莉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书教书育人读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高 博 程晓玲 纪小莉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庄宵斐

一、教师思想的沉淀与记录

从《教师人文读本》中的82位中外名人的91篇文章中可以看出,这些名人均善于表达,他们用文笔表达和记录了对自然和自我的思考。教师也要善于表达,要在精彩的课堂中表达和传授知识,但作为有远见的教师更应该把教书育人的过程和经验记录并传承下来,百年之后能够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受益,这样才能传得长远、长久、广泛。

二、教师要站着读书和教书

陈四益认为读书如谈话,是一种心灵的交流。读“圣人”的书要站着读,站着读书能启人心智。站着读书就要以平等的观点看待所读的书。孟子告诫:“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亚里士多德告诫:“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站着读书追求的正是“真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潘鼎坤教授就善于站着读书,善于发现高等数学教材中的常见瑕疵。他在教书上也是教师们的楷模,在讲专业课时生动鲜活,在讲非专业课《试讲中文对联 诗词中的对称美》时激情昂扬。93岁的他一直站着讲课,站着教书,一站就是60余年,直到现在还在做专题讲座。这才是教师们要学习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教师就要教出状态,教出自己的风格。教师在读书和教书的过程中要有爱心、有思想、读好书、有人格、说实话和善反思。教书育人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生命互动的过程。因此,师生要读懂五部书:即学生要认识自我、教师要认识自我、学生要认可教师、教师要认可学生、师生共同认可、共同提高。

三、教师要学会容忍与自由

胡适认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自由的最高境界不是教人为所欲为,而是以不妨碍别人的自由为前提。这个不妨碍别人的原则,就是容忍。香港中文大学高琨老校长用行动演绎了包容的真谛。所以说,老师好不好,不需要听任何介绍,只要看有多少毕业的学生记着你,回校看望你。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学会容忍,学会自由。凡是与学生为友的人,都是我的朋友。教书育人时多想着学生,多赞美学生,做任何事时多想一想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作为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容忍,对待教师也要容忍,只要我们学会了容忍,同时也就自由了。正像托克维尔提到的公共自由的思想与爱好是最后一个出现,也是第一个消失的。

四、教师要践行教育的信条

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教育即生成,人的生成靠日积月累,并没有一条直接通向真理的光明大道铺在你面前。百年之前的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怀特海就提出了教育是有活力的,教育应该使学生通过树木而见到森林,优秀的教育要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他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他指出“校外考试”扼杀了文化的精华。杜威则告诉我们一切的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作者认为这一过程具有教育的社会性,需要合作,需要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在《新时代教师赋》中提到重教尊师国之根本,贵师重傅国之将兴。新时代的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启人心智,明其德行。我们教师要践行新时代四有之师,即坚理想信念,守道德情操,固扎实学识,涵仁爱之心。

作者在读《教师人文读本》下册的文章时,总是觉得离我们自己很远,越读越感觉那是因为我们和名人的差距太大。教师要逐渐沉淀自己的思想,多看人文,多读经典,这样才能让经典永流传。一支粉笔染双鬓,三尺讲台度春秋。尊师重教已起航,立德树人砥砺行。

猜你喜欢

教书教书育人读本
雏燕
我的教书生涯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教书育人
“走”着教书,点亮孩子的心灵
在山里教书
篆刻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