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多元化教法运用探究
2018-02-23山东省邹城市第三实验小学时庆敏
山东省邹城市第三实验小学 时庆敏
一、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德育在任何一门学科中都非常重要,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以及较强的责任意识。”这样既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降低计算机维护率;还能让信息技术课的组织管理变得更加容易,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在学生上机之前,向学生强调计算机使用规范及各项行为准则,让学生能在机房自觉遵守纪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同时,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也不可小觑。互联网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还充斥着大量的负面信息,这些信息对没有较强分辨能力的小学生来说,可能会造成恶劣的影响。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向学生播放网络安全短片,让学生了解哪些是网络规范行为,哪些是不规范行为,让小学生养成明确的是非观念。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网络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懂得鉴别网络上的非法信息,让学生从小就能树立良好的上网习惯,同时也可避免受到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督促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法,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
(一)情境教学法
小学信息技术课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实操能力,所以小学信息技术程教师应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能快速进入问题情境中,深入地理解教学知识。例如,在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绘画的基础操作步骤时,教师可直接让学生以“人物像”为题来绘画,学生可充分发挥想象来完成绘画作业,然后从中选出最优秀的三个作品贴在学校的宣传栏中展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只是向学生介绍基础的操作方法,学生可按照个人喜好及绘画创意选择不同的电脑绘画工具,这样不但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实操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评选制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游戏教学法
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涉及很多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比如,信息技术的概念、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在其他学科的应用途径等。教学大纲当中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但是很多小学生不愿学习这种枯燥的知识。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开展游戏教学法,将知识趣味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知识问答竞赛,竞赛的考查内容就是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将这些知识设计成多个小的问答题,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回答问题,即可计一分。在限定时间内,谁的得分最高,谁就能得到丰厚的奖品。这种游戏教学法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地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另一方面将知识以问答题的形式展开,更容易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程度,提高小学生对于基础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鼓励教学法
要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保持长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建立长期有效的教学激励机制,即采用鼓励教学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在教学中多多鼓励学生,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水平,因为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受到教师充分的肯定和认可。鼓励教学法主要有几种实施途径:第一,经常口头表扬或赞扬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要完成多项操作作业,那么教师对于那些表现良好的学生应经常予以表扬,同时进步明显的学生还应给予充分的肯定;第二,加星鼓励,教师在评定学生的作业时,可以“加星”的方式,那么在学期结束后,得星最多的学生就能成为下学期班级的“小老师”,有机会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电脑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