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的职业规划教育探究

2018-02-23山东济宁一中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客观规律职业规划教师应

山东济宁一中 彭 黎

职业规划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环境及个人特点等,结合自身发展愿景、人生目标、兴趣爱好等,借助有效方法设计长远的职业发展道路的一种形式。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生命中的重要时期,需要我们在该阶段中树立人生目标,为自己指明努力方向。大量研究实践表明,在地理核心素养中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具有较高的优越性与便捷性。那么,如何在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是教师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

一、以人地观为依据的职业规划教育策略

人地观指的是“人”和“地”关系的观念。在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影响自然界的“人”及给人提供居住场所、生活资料的“自然”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讲,在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时候,教师应充分利用人地观这一依据。

第一,以客观规律为基础进行职业规划。在学习《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的时候,学生已经对自然界的具体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自然界存在的基本规律,并不断形成较为科学的思维构架。在这一情况下,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客观规律融入设计职业道路的过程中,使其可把客观规律与职业生涯规划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核心素养角度来讲,高中地理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基于这一道理,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激励学生尝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第二,以可持续发展为引导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恒久的话题,学生在学习鲁教版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全程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对学生设计职业道路的活动进行点拨,指导其将可持续发展融合其中,让学生设计出可推动自身长远发展的人生道路。

二、以综合思维力的发展为基础进行职业规划教育

地理课程属于一门复杂的学科,要想扎实掌握本学科的内容,还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简言之,提升学生所具有的思维能力是确保其获得理想学习效果的条件与基础,也是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只有确保高中生掌握丰富的地理知识,才能为其综合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创造条件,同时还可推动学生扎实掌握教材新知识。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在重视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把这一思维形式融合到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从某个程度上来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并不仅仅需要一个结果,而是一种新的教育活动的起始阶段,需要高中生将这一思维方式贯彻到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因此,地理教师应激励学生将综合思维能力应用到职业生涯规划中,通过全面考虑、系统分析的方式广视角、多维度地规划未来职业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的导航灯作用。

三、结语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而职业规划教育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其规划原则与特点和地理学科之间有很多相似与相通之处,因此,教师应将地理学科内容中蕴含的规则与道理用来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活动,使他们都能提早规划未来,最终都能有一个光明而灿烂的前途。

猜你喜欢

客观规律职业规划教师应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韩国法学教育制度改革与法律职业规划协调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如何学好语文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论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中的唯物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