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传播对县级电视台传统新闻编辑的影响

2018-02-23肖园园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2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统媒体受众

肖园园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只要一发生重大新闻就能迅速引起全国人们的普遍关注;这种现象已经明显告诉我们,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网络传播信息的时代[1]。据有关资料显示,2015年,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突破了8亿。这充分表明当代社会正一步步走向信息时代,网络传播已走进大部分人的生活,较之传统的报纸传播,有很大优势,网络成为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载体,网络新闻风行的今天,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传统新闻传播途径或多或少受到影响[2-3]。它们各自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同样地,网络新闻编辑与县级电视台传统新闻编辑也有很多联系与区别[4]。本文将重点论述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影响,阐述传统新闻编辑应如何变革,以寻求更好的发展,增强自身的传播影响力。

1 网络传播对县级电视台传统新闻编辑的冲击

网络传播具有极强的即时性,利用互联网能够实现信息的及时传播与扩散,而且互联网面对的受众是所有网民,故此,网络传播具有非常广泛的受众范围,可以多种形式实现传播,并且这种传播还打破了时空限制,具有很强的交互性特征。网络传播的快速发展,也使人们的思维模式发生了改变,能够以更多元、更开阔的视角分析问题,基于这些优势,传统新闻传播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对县级电视台传统新闻编辑行业也产生了较大影响。面对网络媒体传播所展示出的巨大发展潜力以及其显著优势,传统新闻编辑应积极调整其发展战略,转变其思维理念,客观全面地分析自身的不足,肯定网络传播的优势,以不断创新、转变其工作方式。

1.1 对传统媒体新闻编辑方式的冲击

网络编辑系统使用的是内部网络媒介进行编辑。记者以及各编辑部门通过互联网能够实现沟通与联系,因此,整个网络编辑体系更为高效、便捷。而在传统新闻编辑中,主要是线性编辑。在这种编辑模式下,记者与编辑首先对其所获得的相关资料,如图片、文字等素材进行整理,而后从中选出新闻报道所需的片段,最后按照先后顺序即可得到新闻成品。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印刷术、模拟电子传播等技术会对线性新闻编辑产生限制,导致整个编辑程序较为复杂。一旦新闻成品中有一小部分内容需要更改、变动,有可能要对所有的内容实施重组。并且,线性结构还将限制新闻成品的容量,新闻复制等也将影响新闻信息的传播质量。基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实现的非线性编辑则有效弥补了传统编辑方式中的不足,在这种编辑模式下,文本提取更加随意,且更加容易实现。可实现图画、影像等素材的随意编辑,在任何类型的主文档中都可编入,还可结合需求对文本长度进行调整,新闻报道过程中能实现实时编辑与沟通,新闻信息可实现长期保存,在信息复制方面的限制也越来越少,复制次数为无限次,不管是信息复制还是保存都不会使信息传播质量受到影响。

1.2 对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冲击

在网络传播中,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可就信息实现有效交互,双方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在传统媒体传播中,传播方式具有单向传播特征,即受众对信息的接收是被动的。因此,传统媒体传播只是单向传播信息,而受众对新闻的反馈无法及时传递给媒体,导致媒体对传播效果无法做出准确判断。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信息传播不再是这种单一方式,表现出了双向交互的信息传播特征;尽管电视、报纸等部分媒体也通过一些方式寻求双向交流,但是,依旧受到时间与空间的较大限制,未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1.3 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垄断状况

弥尔顿提倡实现新闻自由,而后随着该口号的提出,各国政治文明都获得了极大发展,这一理念被大部分民主国家认可。而传统大众媒介在20世纪获得了快速发展,一度达到了发展顶峰,成为新闻自由的重要捍卫者,但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的不足和弊端开始显现。如“杭州70码”案件,在该案件中,警方通过传统媒体发出的报道,提出在该交通事故中,初步判断事车速度约为70km/h,随后,对整个事件的经过等内容进行了常规性报告。但是,事件目击者则提出“肇事车将受害者撞飞有数米高”,显然媒体报道与目击者的描述存在较大反差,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故此,天涯等网络论坛就此展开了谈论,吸引了大批专业人士。而后,整个事件真相终于浮出水平。面对巨大的社会舆论,政府机关对此案采取了公开审理,以便公众监督。通过上述分析能够发现,公民新闻的力量在不断凸显,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受到严重冲击。

2 县级电视台传统新闻编辑的未来发展之路

近年来,数字出版使传统出版方式在编辑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变,在这一过程中,县级电视台传统新闻编辑自然也面临转型,网络时代的冲击对传统新闻编辑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这为县级电视台传统新闻编辑形成了多大冲击,县级电视台传统新闻编辑的未来发展方向如何?这些问题,对于县级电视台传统新闻编辑的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在网络传播中,传统报道模式存在的不足和限制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新闻写作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调整,且能够编辑出更具可读性的网络新闻,且对受众信息接收方式产生了影响。基于上述原因,对传统新闻编辑来讲,需要加快其变革步伐,充分吸收网络新闻编辑具有的突出、简洁等特征。而且,传统编辑也尝试不断创新,改变固有版面,重视新闻导读等内容的设计。并且,传统编辑更加重视新闻内容的品味、新闻的可读性,以往华而不实的文风被彻底摒弃。确保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使受众能够获得尽量多的信息。因为网络传播不受区域与时空限制,可实现随时随地更新新闻,对于全球网络用户来讲,全球任一地点发生的事件都可通过网络媒体得知。因此,传统编辑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应尝试打破区域限制,形成全球化发展理念,以适应代发展潮流。

3 结语

互联网新媒体的兴起,使我们进入到了全新的信息传播时代。任何人都可成为新闻传播者、制造者,新闻生产不再只是少数人的专利,且多对多的新闻传播形态已经基本实现。但是,尽管网络传播具有诸多优势,不过并不意味着可放任其发展,依旧需要对其发展进行规范、制约。各种网络传播媒介如博客、论坛等具有的突出特征为其开放性。需要认识到这种开放性并不意味着完全放任自由,需要进行相关控制。因此,网络传播与传统新闻编辑之间的关系与其理解为前者对后者造成了冲击,不如理解为前者推动了后者的变革与更新,即网络媒体的发展将会刺激传统新闻编辑不断创新,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1]张永霞.网络新闻的特点及对编辑的要求[J].网络传播,2010(8):25-26.

[2]黄园.论网络新闻编辑[J].金牌培训,2009(7):47-48.

[3]叶琼丰.时空隧道:网络时代话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乔树雄.数字化时代传统编辑的自我修炼[J].编辑之友,2010(10):35-38.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传统媒体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试论网络新闻中公共管理的现状及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写作的技巧分析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