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VR融入教学实践案例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2018-02-23文宁宁
文 宁 宁
VR教学将传统单向教育转化为认知交互和沉浸式体验模式,学生被带入微观或宏观的虚拟世界中,身临其境地观察、探究,激发好奇心,增强主动性。它将学科的复杂知识和抽象结构形象展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这是VR技术在教学中最吸引老师的地方。
人大附中在选修课中将VR技术开发作为一项教学内容,老师带领学生开发VR模型,而近两年,人大附中对VR技术应用在课堂上也多有尝试。
戴上VR眼镜,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辇伟峰是人大附中的高二生物老师,上学年他与另一位生物老师和渊做了两次VR生物课。课堂内容是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观察了解细胞以及亚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每个学生都手持一台VR单机设备,独自进入视频中探究,体验时间10分钟。
“学生进入相对封闭的环境,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感悟视频内容,但这种视频又比平常放的视频沉浸感更强,学生投入度更高,用于课堂个性化教学比较不错。”辇伟峰说,初次体验的学生非常兴奋,对探究材料的理解也更深入。
不过,封闭式的探究环境也对老师的课堂设计提出更高要求。第一次尝试VR教学,辇伟峰说与传统备课不一样,他要进入虚拟环境体验,把新奇的地方写下来,便于与学生产生共鸣。
如何就素材合理地设计课堂情境是辇伟峰不断思考的问题,“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课,不能为了技术偏离课堂。”
设计课程方案时,很多老师对控场提出不少意见,怎么让学生按照老师设计的路径去探究,不至走得太偏。最终讨论结果是,先布置课堂任务,基于每组学生的特点,设置观察重点。
这堂课辇伟峰布置了两大类问题,一类是巩固之前生物课上没注意到的知识细节,另一类是从生物学意义上探究VR技术在呈现细胞结构上有哪些不合常理的地方。
学生的表现超出预想。“他们观察到很多我没有思考到的问题。”辇伟峰说,在分析细胞核周围的细胞骨架时,有学生提出细胞骨架理论上应该是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但视频中呈现的却是建房的钢筋结构状,这种维度下,这个结构是不合理的。辇伟峰思考后发现了问题所在,视频没有告诉使用者放大倍数,就生物学科来说,非常讲究参照物及放大缩小的比例。
评价方式也是他要考虑的问题。传统的课堂评价方式多是课堂提问,学生群体回答,或者布置小测试,与学生可以眼神互动。VR课堂,学生则进入封闭的探究环境,不再有传统课堂的互动。辇伟峰说,这种情况下,就要预设问题和探究路径,让这堂课沿着路径走,最后以小组汇报形式做课堂反馈。
从分子式到太阳系,根据学科需求定制VR课堂
除了在课堂上尝试使用VR技术外,人大附中2012年就开设通用技术选修课,其中有一门虚拟现实技术的课程,施一宁老师已经教了四年,带学生开发VR软件系统。期间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编程基础、三维建模基础参差不齐,上课要先把这些基础打好,独立研发软件就成为了课程附属品。他最近思考的是,学生课时有限,精力也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把虚拟现实作为教学主体呈现给学生。
施一宁目前的课程设置分为三个部分,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设计出一个软件的三维模型。之后用软件让模型互动。最后给学生现成案例,教他们实现一个VR、AR的DEMO。
“还有一部分是有些老师对V R技术比较感兴趣,想看有没有教学需求,能够用虚拟现实技术去解决,我带学生帮他们做一些。”他补充说。
说到这,一旁教化学课的副校长周龙平来了兴致,开始和施一宁“定制”化学有机分子结构的VR模型,“这个对于空间想象力弱的学生是一大福利。”
在带学生做VR项目的时候,施一宁发现学生对两件事特别感兴趣,一是微观世界的无限放大,像血细胞、分子结构。另一件是天体运动、万有引力这类宏观世界的探索。“学生都想着做一个太阳系,以VR的形式把太阳系虚拟出来,放在桌面上。”还有一些更基础的化学分子结构,给学生代码和基本的技术操作方案后,学生都可以实现。
宓奇老师就向施一宁定制过VR课程,将磁场中的粒子运动做成VR的形式,学生手持平板电脑,可以在平板上改变粒子的质量、运动速度以及电荷属性等,最终平面上的图形就变成了动态的、立体的粒子运动。
好奇之余,研学教研组长臧春梅提出一个疑问,如何保证VR视频中学科参数的科学性。施一宁说这些都会通过相应的软件来解决,会有标准的数据库。
VR教学性价比低?或可影响学生一生
在施一宁看来,所有技术最终都要服务于教学目标与学生素养。
VR技术应用于课堂的另一个问题是使用门槛,老师制作一门VR课程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老师比较关心用多长时间才能把一节课带出理想效果。”臧春梅坦称如果时间成本高,而教学效果有限的话,老师也不会用。
宓奇觉得投入产出比要从学生的一生去考虑。他曾与生物、化学、通用技术老师合作开发一系列碰撞课程。在一节汽车碰撞缓冲的技术课堂上,四位学科老师先从自己学科的角度讲解,又花两三周让学生去加工有缓冲功能的手机壳,之后再拿出一节课让学生展示,老师分别点评。课程成本非常高,但他仍然觉得有必要做,让学生知道学科之间如何融合。
“在教育阶段主要是萌发意识。”宓奇解释,当学生在大学听到一些工程学的知识时或许会想到自己也能做,可以往哪个方向努力。他认为未来二三十年后不存在VR概念了,很多工作、学习的场景已经是虚拟现实。现在是井喷但很原始的技术状态。
市场能不能为学校提供长期稳定的技术支持,以帮助学校埋下这些“种子”,这是臧春梅担忧的。施一宁观察,VR市场很大,但应用于教育行业需要漫长的过程,现在仍然以卖硬件为主,做课程的很少。尝试过两次V R生物课的辇伟峰也表示,硬件有了之后,相应软件的研发是否跟得上,能不能构建系列的课程?
这也是学校所关心的。
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周明全,曾总结虚拟现实与教育融合的三大问题,其一是概念问题,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要与教育的发展规律结合,而且是分裂的;其二是技术有待优化,VR眼镜对孩子眼睛的伤害太大,要用全息技术等代替VR眼镜;其三就是内容的制作。他表示,VR教育内容制作复杂,需要政府、企业、教师三方结合,构成教育改革系统工程。同时,对学生的测评也需要重新来定。
VR技术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逐渐成熟,尤其应用到教育领域。这三大融合问题很难在短期内解决。就学校来说,像人大附中这样开放心态,主动探索、寻找契合自己教学场景的VR应用,是可以在小环境逐步优化VR教学的。
未来的趋势已经很明显。国务院最新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在第三部分“改革创新驱动教育发展”中提到,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智慧校园,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VR技术带来的教学新模式目前还只是雏形,想象空间仍然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