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告编制的因素分析
2018-02-23卓发恩
卓发恩
(宣恩县财政局 湖北 宣恩)
行政事业单位在年度终了根据财政部门决算编审要求,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编制综合反映本单位预算执行结果和财务状况的总结性文件被称为决算报告。部门决算工作由本级财政部门组织,预算单位实施,经本级财政审核,然后汇总上报。
部门决算编审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一是财政相关部门下达编报部门决算的通知;二是决算单位准备编制部门决算;三是决算单位依法依规编制部门决算;四是决算单位向本级财政部门相关预算管理科室报审编制数据;五是预算管理科室将审核通过的单位部门决算数据交县级部门决算会计wf审;六是本级财政部门决算会计向上一级财政部门报审本地区部门决算数据;七是本级人大批复本级财政提出的部门决算;八是本级财政部门批复决算单位部门决算、上级批复下一级预算单位决算;九是部门决算公开。在这九个步骤中,影响部门决算数据有效性和可用性的因素可分为政策法规因素、决算管理人员的因素、地方发展需求因素。
一、当前部门决算工作现状
1.政策法规执行标准不一致
我国正在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受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编审工作按照既定的法律法规程序进行。规范部门决算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政府会计准则》和《部门决算管理办法》等。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是统一制式报表,在政府会计制度未全面实施前,行政单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分为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和一般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既可以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可以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决算工作及取数一贯性造成影响,对科目还需重新分类,对结转结余各个科目重新概定,分析填列。
事业单位因为单位性质存在差异,各自执行相应的会计制度,如财政预算管理的学校执行的有《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等,财政预算管理的医院执行的有《医院会计制度》和《基层医疗机构会计制度》会计制度,因会计制度规定不一致,科目与事业单位科目不一致,提取各种留存收益与事业单位规定也不一致,在编制部门决算时还要重新分类,分析取数。
2.决算编报单位思想认识不到位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部分预算单位存在着“重预算,轻决算”、“重专业、轻财务”的现象,非常关注资金来源,关注本单位一年预算经费数量;特别注重职能工作,而认为财务是一项辅助性内务工作。对财务工作的认识不足,对决算工作认识也不到位,认为部门决算只是按财政部门要求编报一套反映单位财务收支情况的报表而已。因此,部分预算单位只是每年凑齐部门决算数据,而谈不上数据的研究。
3.编审人员专业水平达不到要求
部门决算编制人员不能完全胜任工作。很多科级单位财务室是办公室的一个下属科室,没有设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人员财务会计知识相对缺乏,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制度知之甚少。财务人员的学习动力不足,而每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及相关要求更新快,不学习研究造成专业技术知识更新迟滞,很多财务人员不能应对目前变化的财务工作。财务人员流动性大,到岗人员对单位财务的了解熟悉要一个过程,“传帮带”工作机制很多单位还很滞后。在新会计制度下,很多财务人员不具备专业财务会计知识,工作也是临阵磨枪,更谈不上编报单位部门决算报表、对部门决算报表数据的分析应用。
4.单位部门决算准备工作不充分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日常核算方面。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未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规范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下未设置分支出功能分类科目、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资金性质和具体预算项目等要素进行辅助核算,设置了相关科目也没有按照相关会计制度执行,资金支付时未严格按照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一事一单”为确保“三公”经费支出、一般性支出只减不增,核算时使用其他科目,编报部门决算时人为压低相关科目数据。
(2)年终收支清理和对账方面。很多预算单位没有认真核实年度预算调整变动,没有全面清理本年应收、应支、应缴款项,很多年沉淀的呆账没有清理,并且数据很大,还有很多财务人员不清楚经济事项的性质,作往来款项列支,没有及时清理,形成少列支出、虚列结转结余,影响部门决算数据的准确性。
(3)资产清查管理和账务工作方面。各预算单位在编制部门决算前没有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全面清查,新增资产没有及时入财务、资产账,出现账外资产,对于超过使用年限且确实无法使用的资产,没有及时办理资产处置手续,也没有从财务、资产账上核销,形成账实不一致,对各单位之间划拨的资产没有确定资产登记方,也致使资产成为账外资产,不能确保资产相关报表数据与部门决算填报数据一致性和准确性。
5.部门决算编审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部门决算是一项任务繁重的工作,耗时长。决算数据汇总人员要对本地区多个预算单位进行审核、汇总,工作强度大,加上决算专职人员很不稳定,新旧人员衔接出现“真空”。特别是很多乡镇,部门决算人员变动频繁,编制的报表不符合要求,没有完善的审核机制,加大了工作难度。
6.部门决算信息质量不高
(1)报表数据信息不够真实。在报表编制过程中,为获取报表的会审通过,满足审核公示的要求,在多数情况下单位对决算数据计算不够准确,决算数据缺乏真实性。
(2)部门决算分析不够全面深入。虽然强调每个单位都要对部门决算进行分析,但由于经验匮乏、财务人员水平有限,决算分析工作游离于表面,不能对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全面剖析。
(3)地方发展影响决算数据。由于决算数据是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全面反映,其相关数据指标是政府相关部门考核依据之一,部分单位会对相关支出数据进行粉饰,擅自改变支出科目,在报表编制时作不当要求,账表不一致,使数据失去真实性。
7.决算数据利用性差,信息不能共享
(1)部门决算是各单位预算执行结果的全面反映,也是部门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是预算执行的重要组成部门和不同环节,但是由于部门预决算脱钩,协同性差,未能建立对预决算差异、结转和结余、机关运行经费、“三公”经费、部门资产负债、人均支出情况等决算数据分析,很多预算单位也没有按照上一年度部门决算数据分析后安排下一年预算支出。
(2)部门决算数据利用机制建设滞后。预算单位没有将部门决算数据和日常工作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以提高工作效率。由于没有从预算约束力、支出绩效等多个方面对部门决算进行评价,导致没有及时发现财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向有关领导和单位反映情况,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提高缓慢。
(3)由于部分单位对部门决算的重视程度不同,数据采集误差大,甚至数据造假,所以部分单位不能用决算数据来评价预算执行情况的程度。决算数据的公开与公示工作也才刚刚起步。
8.缺乏长期有效的监督制约手段
部门决算编报工作相对薄弱,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对部门决算编报工作的监督弱化。预算编报审核机制已开始实施,预算绩效评价正处于积极探索和初步实施阶段,而对预算单位的决算监管尚处相对滞后,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均较为薄弱,单位部门决算也仅仅限于财政监督部门每年次的部门决算核查。监督长效、制约手段缺乏,无形中助长了决算编报不规范行为的出现,也影响了对预算编报、预算执行监管成效的巩固和延续。
二、进一步完善部门决算工作机制的建议
1.健全宣传与明确单位责任的机制
部门决算报告作为政府及其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综合反映的基础性报告,承担着促进财政预算和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重任。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以及政府非税收入等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库集中支付以后,会计核算职能已健全,《会计法》明确了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财政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明确单位的主体责任,使预算单位和会计人员充分认识到部门决算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单位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重视部门决算编审工作。
2.健全财务人员培训机制
单位财务人员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决算报表的质量和效率财政部门要开展多渠道、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充分利用后续教育平台,将培训方式由抽象培训改为具体操作培训,加强报表系统操作培训,对报表数据取数来源要做出详细讲解,以方便理解和正确填报。要注重培训实效,使单位财务人员熟练掌握编报方法和内容,为做好决算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对更换财务人员的预算单位,要使新到岗位人员对会计报表填制业务熟悉,并拓宽人员的晋升渠道。
3.健全决算管理的工作机制
决算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参与单位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
(1)健全协调保障机制。主管决算工作的各级领导要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加大对决算工作的人、财、物的保障力度。同时,要明确会审工作人员岗位设置、入门条件、会审工作流程、内容与分工,造就一个既有强力组织领导又有明晰责任分工和良好协调沟通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做好决算工作。
(2)健全人才保障机制。现在决算已呈现常年化、常态化工作状态,财政部门特别是基层财政部门要配备决算工作专职人员,专职人员要业务精、责任感强并保持相对稳定。
(3)健全工作责任机制。针对当前决算工作分工职责不清、沟通不畅问题,要建立决算工作的责任机制,落实考核办法和健全奖惩措施,并纳入年度责任制考核范围。
4.健全部门决算批复、反馈、核查机制
(1)全面推进部门决算批复与公开公示工作。按照“谁批复预算,谁就批复决算”的原则,由业务股室批复决算,国库部门做好相关配合工作,批复范围包括收支结余。按程序在规定的网站公开经费的来源、使用、“三公”经费情况表等财务内容,对于公示内容中的财务指标的变化要重点说明。
(2)扎实推进部门决算反馈工作。按照逐级负责制反馈方式,每年要将会审中发现的上一年度部门决算编制中的问题,详细地反馈到各预算单位,并收集各预算单位对反馈结果的意见及改进措施的回复,为下一年度做好部门决算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3)继续健全部门决算核查的长效机制。财政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制订部门决算核查工作方法,明确核查主体、核查对象、核查内容、核查程序以及核查结果的处理方法、处理依据、处理程序。确保部门决算数据的真实可靠、准确可信。维护部门决算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部门预算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推动部门预算水平提高,促进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
5.建立健全部门预算绩效考评制度
对预算的执行过程和完成结果实行全面的追踪问效,不断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项目申报阶段,在部门评审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财政委托评审的范围,以保障项目确实必需、可行;项目执行阶段,要对项目进程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阶段性成果进行考核评价;项目完成阶段,项目单位要及时组织验收和总结;财政部门定期或专项考核,并将绩效考评结果记入项目库,作为以后年度安排立项的参考,促使预算资金真正从重分配向重管理转变。
6.健全预算单位财务信息一体化机制
由财政部门统一建立服务器,各预算单位配置统一的财务软件,使部门决算可以从各单位部门预算软件、国库集中支付、单位财务、单位固定资产、单位人事等软件中自动取数,形成真实可信的数据来源。
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报告是一个有机整体,环环相扣、互为促进。预算编制通过预算执行加以验证,预算执行的结果形成决算报告,决算经过反馈,为预算编制提供参考。财政部门要督促单位按照财政下达预算指标进行会计核算,细化会计核算,充分利用部门决算信息以部门决算作为审核下一年度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充分考虑部门决算中的资金结余,安排部门预算,以减少沉甸资金,同时以部门决算工作促进预算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