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体育活动课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8-02-23□毕晨
□毕 晨
调查发现,体育活动课既能活跃学生身心,使之情操受到陶冶,还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发展智力、锻炼才干、发挥特长,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提高体育活动课中体育活动的有效性正逐渐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又一个关键课题。
一、研究目的
在实践教学中,学校体育活动课的执行情况不太理想,通过对提高小学体育活动课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探索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体育活动课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充分享受到运动的乐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搭建展示体育才能的平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报刊、杂志、网络以及相关著作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收集和整理,明确研究的目标和大致内容。
2.现场观察。采用随堂听课等方式,实地考察学校各班级体育活动开展的真实情况。
3.调查访问法。对执教体育活动课的教师和参加体育活动课的学生进行调查和访谈,并就有关学生体育活动的现状走访学校的体育教师。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研究过程中具体情况的掌握和控制,进行归纳、分析、综合、反思,提炼经验,形成论文。
三、小学体育活动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校领导对体育活动课比较重视,但关于体育活动课的监督评价机制仍显薄弱。为确保每周两节体育活动课的落实,学校较为重视前期的组织管理和条件落实,如,明确体育活动课一班一教师;优化排课方案,保证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课每天一节。而后期的监督与评价,尤其是对体育活动课评价考核标准比较缺乏。
2.体育活动课由非体育教师承担,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根据学校实际,体育活动课由非体育教师承担,多数非体育教师在体育活动课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合格的组织管理者,而不是一个具备专业素养的指导者,由此,导致体育活动课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3.体育活动课质量与效果不容乐观。笔者通过对体育活动课现场观察,发现很多活动内容单一,教师在场但没有指导和互动,没有考核评价指标,运动量、运动密度不够。从对学生的访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体育活动课还是非常喜欢的,但每次体育活动课,体育活动内容都差不多,要听老师安排,不能自己选择。
4.体育活动课组织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的方式不灵活。调查访谈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比较单一,要么“一刀切”,比如,大家都进行跑步做操;要么“放羊式”各自分散。在参加体育活动课的方式中,通过走访了解到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参加比赛,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却很少组织。
5.雨天等恶劣天气下体育活动课问题突出。访谈调查显示,当遇到雨天或其他恶劣天气时,体育活动课往往被安排在教室内上课,内容安排最多的是下棋,其次是自习,学生的体育活动根本不能保质保量完成。
四、实施策略
1.完善体育活动课的组织管理体系,实现规范化和长效化管理。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教学课程部为体育活动课主管部门,负责制订体育活动课相关计划及课程建设等工作,明确体育学科组为落实活动计划和实施课程的责任部门,形成了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课程教学部、体育组与各年级组联动抓的有效机制,确保体育活动课有序、有效、安全开展。
2.完善体育活动课的评价与监督机制。学校制订相关制度和考核办法,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学校体育工作,检查各层面落实情况。严格要求教师对体育活动课必须在课前做好翔实安排,减少在辅导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做好活动课案例资料积累,同时将体育活动课评价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促使学校落实体育活动课评价和监督机制。此外,学校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及时在校园网、校园公示栏内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社会、媒体及家长的监督。
3.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渲染体育氛围。重视校园体育氛围的营造。比如,专门布置走廊过道宣传体育名人及体育活动精彩镜头等,操场上设置棒垒球击球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特色体育项目。注重氛围营造的同时,积极动员家长参与学生的体育活动。
4.体育经费专款专用,加大体育器材配备,保障体育活动开展。学校做到体育经费专款专用,每学期都更新体育器材,满足正常体育活动的使用,把现有的体育器械进行定期改造和维修。每个班级都有丰富的运动器材包、器材柜,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使用;加强体育器材的管理,学校设有专门的器材室,配备并不断增添新器材,同时落实体育器材管理制度,并有专人负责,做好使用记录。
5.丰富体育活动课形式,提升体育活动品质。在体育活动课实施的最初阶段,由于其课堂组织不像体育课有规范的达标要求,承担上课指导的教师又非体育专职教师,因此,也发生过组织无序、学生“放羊”等情况,没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经过上下反复研讨,同时听取少先队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对体育活动课进行了改革,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活动组织方式:
第一,统分结合。学校的体育活动课尽量安排一个年级在同一时段开展。根据年级学生的运动能力特点,由体育组先安排设计统一的运动项目,如长、短跑、健身准备操、放松操等,让每个学生通过统一的热身活动调动其积极性,随后根据灵活机动、互不干扰原则,分班开展各项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锻炼、愉悦身心的机会。
第二,玩练互补。体育活动课的活动内容和体育课不是截然分开的。根据各年级体育课阶段性教育教学目标要求,把体育活动课中的体育活动内容作为体育课基础达标锻炼的延伸。例如,将棒垒球纳入体育活动课,作为体育活动课的一项专门内容。体育活动课中,在让学生享受棒垒球运动乐趣的同时,还应该对棒球动作技术给予指导和矫正。当然,体育活动课的实施过程和体育课堂教学有着较大不同,它更关注每一位学生实际参与运动的时间和强度。一般的技能类训练比较枯燥,根据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不适宜整堂课都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因此,我们一方面进行活动的趣味性设计,低年级学生多以游戏方式进行。另外,学校还大量增加活动器材,甚至引进社会机构的团队游戏器材,在放松学生身心、引导学生快乐健身的同时,也融入团队交往指导。
第三,竞赛激励。在体育活动课中,我们充分发挥体育竞技的激励性,尤其在学校体育节、体育周、运动会、冬季踢、跳、拍等期间,大量组织小型、单项竞赛,如年级拔河、趣味接力、踢、跳、投掷比赛等等。
6.对非体育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提高体育活动课的实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其他学科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之主动参与指导学生的体育活动课,增加体育活动课的人力资源。但由于非体育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培养,在项目指导和活动组织方面的能力急需提高,因此,对非体育教师进行一定的体育技能和活动组织方面的校本培训显得十分必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全体教师进行了针对体育活动开展的校本培训:
首先,更新教师体育观念。学校组织全体教师提升体育观念的学习,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体育活动及体育比赛,如广播操比赛、踢、跳、拍比赛、趣味比赛等等,鼓励全体教师积极投入体育锻炼。另外,业余时间开设教师体育社团、车友会、瑜伽等,丰富教师的生活,倡导运动改变生活,更新每位教师对体育活动的观念。
其次,安全教育培训。对非体育教师进行一些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明确教师要在体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保证安全保护措施到位。同时,对一些基本的运动安全知识,比如,准备活动中防止运动损伤、活动安全注意事项等进行培训。
再次,体育技能和活动组织培训。组织非体育教师学习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通过看一看、评一评、比一比等实践培训方式,让非体育教师参与到运动技能学习中,通过讲座、观课学习等方式,让非体育教师对一些基本的体育活动组织有一个概念与了解。
7.加强恶劣天气下体育活动课有效性的研究。南京是一个多雨的城市,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常常会遇到雨天,针对雨天开展体育活动质量无法得以保证,有时出现体育活动课不专时专用的情况,除加强管理以外,还应正面加以引导,积极进行雨天体育活动的专项研究。学校开发校本体育理论 (如体育卫生常识、运动安全知识、体育健身知识、体育活动竞赛规则等)、室内体育游戏等教材,使每一位承担体育活动课的教师具有较丰富的相关室内教育内容进行教学,从而提高雨天体育活动课的质量。为此,学校制订了雨天等恶劣天气体育课及体育活动课预案。
五、成效
1.校园体育文化日益浓厚。“让学校的操场在一天中绝不空闲”是我们的信念,偌大的操场、篮球场,课间、午间、课余总是热闹非凡,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得到了充分利用。
2.学生体质不断提高。学校体质健康检查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在身高及体重等指标方面都达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测试达到95%以上合格。
3.师生对运动的认识提高,体育观念得到更新。
师生对体育的认识得到提高,明确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体育观念更新,逐步掌握科学地锻炼身体的方法,了解体育活动的价值。从而激发了师生锻炼的主动性,自觉去认识体育,热爱体育,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从中获得快乐的体会,达到终身受益,促进体育活动教学的深化改革。
4.非体育教师实施体育活动课教学的能力提高。
通过学习和课堂实践,非体育教师在体育活动教学中的安全保障工作、组织管理更加到位了,体育活动中会及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提示,会组织各种小竞赛、小游戏,更会自己创编一些游戏与学生互动交流。非体育教师在组织活动课时,和体育老师的课堂极其相似,课前写好活动课教案,布置好场地器材,教育学生爱护体育器材,课后组织学生收拾好器材。活动中,时间也安排的合情合理,安全措施也非常周密,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非体育教师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肩上的重担,已经基本掌握了开展体育活动的一些方法和技能。
5.学生对体育活动课满意度提高。通过访谈调查,学生对体育活动课的满意度提高。学生非常期盼上体育活动课,丰富的器材、灵活的活动、有趣的比赛、快乐轻松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体育活动中舒展肢体,绽放活力。学生的参与度、活动的兴趣都有所提高。
六、结论
1.规章制度的完善是保证体育活动课正常开展的前提。保证体育活动课正常有序地开展,学校的办学理念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完善体育活动课的组织管理体系,进行规范化和长效化管理,健全体育活动课的评价与监督机制,保证体育活动正常开展。
2.合理有效的组织形式是保证体育活动课高效的关键。体育活动只有选择合理的组织形式,才能有效开展体育活动,更好地完成活动任务,实现体育活动目标。在活动课组织中,统分结合、玩练互补、竞赛激励是比较有代表性和受欢迎的组织形式,也是保证体育活动高效的关键。
3.充分挖掘和开发体育活动资源是保证活动开展的根本。活动项目太少和场地器材不足一直是困扰体育活动正常开展的一个瓶颈,体育活动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充分挖掘和开发体育活动资源,可以充实和更新体育活动内容,提高体育活动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这也是保证体育活动开展的根本。学校充分开发和利用场地资源,积极开发健身性和趣味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比如,学校所开发的团队趣味挑战项目、学校特色棒垒球项目等等,使体育活动更加丰富精彩。
4.积极健康的体育观念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在动力。终身体育观念的建立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体育活动时必须重视营造热爱体育、崇尚健康、竞争向上的氛围。体育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参与体育活动能拥有健康的体魄,更因为体育是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是伴随终身的一种生活方式。要使学生体会到这层含义,需要让他们在运动技术提高的过程中,在成功和失败的荣辱体验中,在团结合作、公平竞争中,在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亲历、体验、探索、总结和提升。
5.教师的身体力行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课的精神榜样。充分调动其他学科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共同参与体育活动,是值得肯定的形式。但是体育活动内容多样化,时尚化,对体育活动课的组织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工作热情,有基本的运动技战术水平和一定的心理和保健知识。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喜欢和参与程度,因此,让更多的文化课老师长期坚持参与,并积极融入,体育活动课管理和效果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七、建议
1.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已经出台,现在的问题是狠抓落实。制度制订、条件保证、督促检查等方面要落实到位,体现规范化和长效化管理。
2.体育活动已经成为学生学习之余放松心情、强健体魄的最好途径。体育活动不仅要在校园全面开展,同时要融入社区、带动家庭,将学生健身扩展为学生与家长一起健身,为全民健身运动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3.加强恶劣天气下体育活动有效性的研究。下雨、雾霾等恶劣天气造成在室内体育活动逐渐增多,在学校场地限制,教室走廊等空间狭小,如何丰富室内体育活动内容,提高室内体育活动有效性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继续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