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内涵要义
2018-02-23危旭芳
危旭芳 王 会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53)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为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了时间表和路线图。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六下团组,心系三农,连提乡村振兴。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在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适应中国国情农情和新时代新要求的战略考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进行思考和把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乡村振兴的本质要求和内涵要义,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点,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的理解,增强把握中国改革与发展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乡村是农民、农业、农村的有机体,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发展的标准,更加充分地立足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更加注重发挥乡村的主动性,着眼于激发乡村发展内生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致力于让人们过上一种延续着历史与传统、记得住乡愁、看得见希望、握得住幸福的现代生活,必将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有力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适应国情农情的战略考量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这是适应中国国情农情和新时代新要求的战略考量。具体体现在: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一以贯之的重农固本、惠农安民的治国智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不仅仅是农民的问题,更是关乎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中国目前仍拥有近6亿的农村常住人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依然存在。即使是到2035年,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实现,农村预计还有4亿左右的人口,这个数字比现在美国的全部人口还要多。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稳定器”和“蓄水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性议题。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重要举措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1]。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体现在诸多方面,但主要集中体现在乡村发展方面。结合国情看,当前我国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乡村发展的不充分。习总书记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短板、农业是短腿。自2009年以来,尽管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持续缩小,但直到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仍然高达2.72∶1。目前,中国依然是世界上城乡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农村地区不仅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十分薄弱,尤其在一些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仍相当艰苦。在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村地区已经成为全面小康的最大短板;而在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业现代化始终是一条短腿,农村现代化则是薄弱环节。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将是加快破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重要举措和根本途径。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助力脱贫攻坚的关键环节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振兴战略是脱贫攻坚的关键环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减贫方面取得的卓越绩效举世公认。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1981-2010年间减少的绝对贫困人口数占全球贫困人口减少量的95%。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造了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6853万人,年均减少贫困人口1300万以上,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3.1%。中国政府已经向世人作出郑重承诺:到 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在现行标准下使剩下的 3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特别要注重提高脱贫质量,使贫困人口脱贫之后不返贫,建立脱贫的可持续性长效机制。在中央高位推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在较短时期内集中大量资源,可以实现收入、生活水平维度的脱贫目标。但人的观念改变、能力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的改善也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助力脱贫攻坚的关键环节,要通过在以上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激活农村资源等多元化措施,建立农业农村导向型的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培养内生发展动力。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全面小康之后的战略考量
从未来发展来看,全面小康之后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增长点和广阔增长空间。伴随人均GDP进入中高收入阶段,消费升级将是一大趋势。从需求增长的几个关键驱动因素来看,中国的人口规模、消费结构、城镇化水平都还没达到峰值。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中国仍处在食物消费结构持续转变升级的过程中,除口粮消费会继续下降外,其他农产品消费都还有较大增长空间。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农业上反映为人们对食物的消费不仅局限于吃饱,而且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吃得丰富、安全和健康的需要,还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农业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追求的新需要[2],这些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可能。因此,从总体上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全面小康之后的战略考量,要契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总体战略安排,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3]。
二、五位一体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要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一直把建设新农村列为工作重点。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二十字概括了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两相对照,除“乡风文明”外,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不难看出,变化不仅体现在字面的调整上,更体现在内涵的深化上。是“五位一体”总布局从城市到乡村的全面展开,是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超越和升华,体现了中央对农业农村定位的再思考。
(一)产业兴旺是重点,要求乡村经济更加全面繁荣发展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原动力,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乡村振兴,首要任务都是发展生产力、夯实经济基础。但在不同发展阶段,发展生产力的着力点是不同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农业供给不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下,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供给水平因而成为当时的主要任务,相应的要求便是“生产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相应要求也随之从“生产发展”转为“产业兴旺”。因此,面向未来,在继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拓展发展乡村生产力的视野,全面振兴乡村二三产业,防止乡村产业空心化。国内外发展的实践表明,乡村如果只有农业,农业仅局限于发展种养,要实现经济全面振兴是十分困难的。现代化的乡村,不仅要有发达的农业,而且要有发达的非农产业体系。特别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下降的趋势下,要瞄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现代食品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为引领,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1],转换农业发展动能,支持农民创业就业,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镇融合和产村融合[4],全面激发乡村经济的旺盛活力,推动乡村经济全面繁荣发展。
(二)生态宜居是关键,要求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
乡村振兴必须留住青山绿水,记住乡愁乡情,实现生态宜居,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要求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乡村。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生态宜居的环境不仅可以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而且能够带来多重效益。前些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够,农业资源过度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农民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不少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滞后,农村脏乱差、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国家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不仅使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而且使乡村风貌大为改观,有的还成为美丽乡村示范点,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景点,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要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以绿色发展回应美好生活。
(三)乡风文明是保障,要求以更高标准提高乡村文明程度
尽管“乡风文明”保留了字面的一致,但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要将扶正与压邪相结合,既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弘扬农耕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也要抵制歪风邪气、摈弃陈规陋俗。乡村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和承载地,体现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观的农耕文明、浩如烟海的优美田园诗画、传颂至今的家风古训等,都源自乡村兴于乡村。在振兴乡村过程中,要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乡村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同时,也要坚决摈弃和抵制不文明的陈规陋俗、歪风邪气,如赌博盛行、攀比成风、天价彩礼、高额人情往来、宗族恶势力横行等等,不仅让个人和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甚至严重破坏当地经济社会和谐。有些地方文化保护和建设滞后,传统建筑、传统村落、民族村寨等缺乏保护,有新房没特色、有新屋无新村。乡村衰败、文化断流的现象令人心痛。要注重人的现代化,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普及科学知识,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明风尚和农耕文明精华,依托村规民约,教育惩戒等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唱响主旋律,育成新风尚[5]。促进乡风文明不仅是提高乡村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有利于改善乡村营商环境、促进乡村生产力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支撑。
(四)治理有效是基础,要求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
乡村善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乡村振兴必须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要求治理有效。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1],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与“管理民主”重在“管”不同,“治理有效”重在“治”,一字之差,突出了乡村基层治理过程中多元主体的主动性和综合施策的兼容性。治理有效,强调治理体制与结构的改革与完善,强调治理效率和基层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村民自治已经实施多年,对于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诸如妇女权益和村内少数宗姓人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等弊端。随着乡村人口结构、社区公共事务的深刻调整,以及利益主体、组织资源的日趋多元,仅仅依靠村民自治原则规范村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是不够的。城乡人口双向流动的增多、外来资本的进入、产权关系的复杂化,需要靠法治来规范和调节农村社区各类关系。但自治和法治都是有成本的,如果能够以德化人、以德服人,形成共识,促进全社会遵守共同行为准则,就可以大幅降低农村社会运行的摩擦成本。为此,需要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根据农村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
(五)生活富裕是根本,要求农民以更高水准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乡村振兴必须让农民能够以更高水准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因此,建立农民持续增收和消费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使农民在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新农村建设目标时,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刚刚从温饱转向小康,总体上刚刚温饱有余。当时,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比重高达30.2%,把“生活宽裕”作为未来新农村的一种愿景是恰当的。近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呈缩小态势,农民在新时代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农民就业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农村教育、医疗、养老、低保制度的完善,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2016年全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恩格尔系数为32.2%,即将跨越联合国划分的30%~40%的相对富裕标准,进入20%~30%的富足标准。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仅剩下3046万人,仅占农村人口的3.8%。这表明,即便按国际标准,把“生活富裕”作为未来乡村振兴的一种愿景,同样是可望可及的。实现“生活富裕”,必须注重提高农民的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把农民作为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的扶持重点,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多渠道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使绝大多数农村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6][7],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社会层面的丰裕,更是精神文化层面的富足,这是非常高的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合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进行思考和把握。乡村振兴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乡村在国家中占有着重要地位,乡村的富庶是我国盛世历史的标志,也留下了数不清优美田园浪漫诗篇。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关系曾历经分离、对立、统筹、一体化,终回归于融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发展的标准,更加充分地立足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更加注重发挥乡村的主动性,着眼于激发乡村发展内生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乡村是农民、农业、农村的有机体,乡村现代化只有在三者互动和相互影响下才能实现,只有涵盖乡村的现代化才是全面的现代化。与农村振兴重在“农”,突出产业、经济不同,乡村振兴重在“乡”,乡情、乡亲、乡愁、乡镇,承载着文化、历史和社会,致力于让人们过上一种延续着历史与传统、记得住乡愁、看得见希望、握得住幸福的现代生活,必将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有力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推进乡村振兴,要以习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关注着“三农”,始终牵挂着农民的苦与乐、农业的强与弱、农村的兴与衰。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后,乡村振兴被进一步引向深入,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的重农固本、惠农安民的治国智慧。要以久久为功的韧性,驰而不息的坚守,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扎实推进。要对标最高最好最优,补齐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短板,为实现全面小康,全面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推进乡村振兴,要使宏观视野和微观关怀相结合,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梯次展开。村有千百种,风情各不同。江南有江南的特色,岭南有岭南的味道。要从村级经济基础、区位特征、资源条件等实情出发,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深度、推进速度、财力承受度以及农民接受度,精准施策,分类探索。要尊重村庄自然肌理,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警惕“样板化”流于“同质化”“铺摊子”变成“烂摊子”,既要防止蛮干快上“一窝蜂”,又要防止虎头蛇尾“一阵风”。不搞同一模式,杜绝“形象工程”。要使乡村从原来被动接受的从属地位中摆脱出来,突出平等性和主动性,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努力构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型城乡关系,着力推动城乡产业对接和要素融合,让城乡两个异质性平等主体各美其美,在不断增强的互补和互需中形成命运共同体,合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7
[2]李国祥.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N].上海证券报,2017-11-28.
[3]危旭芳.乡村振兴:新时代适应国情农情的战略考量[N].南方日报,2018-02-10.
[4]赵晔.“三产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N].学习时报,2017-12-18.
[5]韩长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紫光阁,2018,(01):11-12
[6]张红宇.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N].人民日报,2018-02-26.
[7]魏后凯.如何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03):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