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积累学生活动经验的策略和方法
2018-02-23山东省济宁高新区王因街道娄公集小学李贞波
山东省济宁高新区王因街道娄公集小学 李贞波
数学活动经验,实际上是指学生在实际数学活动的参与中,通过掌握数学知识、分析数学观念、理解数学学习技能的一种感悟和学习体验。同时,也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维的方法。本文就在小学数学活动中积累互动经验的策略作简单分析。
一、引导学生敢于动手,提升其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学科是一门富有智慧的学科,许多数学知识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逐渐发掘出来的智慧结晶,所以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探索相关知识,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在小学教育中践行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基础和前提。例如在小学数学四边形的学习中,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中最常见的一种,在计算面积的教学引导中,多数老师往往采取传统化的教学方式,这种传统化的教学手段固然可以让学生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尽管学生能够快速掌握,也很难进行全面的理解。为此,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师便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来探索面积公式的由来,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一些裁剪好的平行四边形的硬纸板,让学生随意切割,最终得出结论: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要使其与切割前面积相等,就必须保证切割前后的底和高都相等,最终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底乘高。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思考是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开拓解决思路的基础和前提,所以通过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反思,对于数学知识的系统梳理具有重要作用,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感悟新的数学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无形之中也会完成数学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掌握。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通过在头脑中进行合理推理,从而获得丰富多样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这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丰富与学习手段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鸡兔同笼是小学数学中最常见的计算问题,在该问题的教学导入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一反三,进而引申出龟鹤同池的问题,让学生在多种问题的总结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一种问题的解决,学生不仅要学会解决方法,更重要的还要掌握解决思想,从而使得思维能力获得不同程度上的锻炼和提升。
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建学习情境
将日常生活实践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最终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比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循环小数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教师便可以提问一些相关的生活问题:“小王过周末,妈妈为了给他改善生活,特意买了3斤肉,总共花了40元,那么肉的单价为多少呢?”这类生活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发掘数学问题的存在.计算单价时,小数部分重复出现3,然后教师再准备几个循环小数让学生计算,并且总结计算中存在的规律,最终引出循环小数这一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并培养数学学习思维,最终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层面,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会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参与是学生掌握知识、提升技能的有效手段,最终实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与数学素养的养成。学生只有在诸多的数学活动中不断参与,才能形成个性化的经验。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基本教学活动的重视,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小学教育中进行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