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唤起问题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2018-02-23海南省琼海市第一小学王玉琼
□ 海南省琼海市第一小学 王玉琼
创造性思维作为创新能力的基础,对于个体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基础育阶段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是基础性课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有效地抓住学生的这一基础学习时期,运用灵活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设备,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和质疑,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思维训练,让小学生把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创造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给予学生主动权,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应在课堂上肯定和鼓励学生勇于质疑的态度,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源于思考,思考源于质疑。创新思维源于质疑,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教学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质疑,学会质疑,让学生在学习会质疑的过程唤醒问题意识。同时,要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也可以运用音乐、视频、新媒体等手段,将知识和应用结合,给学生营造丰富有趣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最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教导十分重要,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思考和质疑是学习过程中需要养成的习惯,也是最基本的素养。问题的存在是思考的动力,思考是学习的开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改变一些不良的思维习惯,如习惯于思考具体事物,不善于建立起抽象思维;习惯于顺序思考,而不善于改变思考的角度和思考的方式,这些不良的思维习惯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而,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同一问题,鼓励学生勇于打破常规发散性思维。
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发散思维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疑问,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角度,由此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剖析问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学生有了自信,学习就会更主动,也更乐意思考问。例如在学习《生命生命》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请你们从第二段中找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读给大家听,好吗?
生1:我认为“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茁壮成长”这句话最令我感动!
师:为什么呢?
生1:我从“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可以感受到香瓜子对生命的渴望,顽强拼搏的精神,所以我很感动!
生2:你讲得真好,我同意你的观点,香瓜子在艰苦的环境中不屈不挠、茁壮成长,的确感动了我们。
生3:“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这句话也将香瓜子对生命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同学们都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和香瓜子对生命的渴望。那么,谁能用朗读的形式来表现香瓜子对生命的渴望呢?(一学生朗读)
生1:你朗读得真不错,我也想试一试。师:你们读得真好,让老师感受到了香瓜子对生命的渴望。
生2:老师,他们读得语气很优美,我仿佛看到了香瓜子在恶劣的环境中屈壮成长的画面,我想和他们比一比。
师:大家不但读得好,而且点评也很到位,都很了不起!还有没有其他句子令你们感动呢?
生3:“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这句话也写得好。
师:你的眼力不错,我也认为这句话写得好。可好在哪里呢?
生3:我认为“即使”这词用得好。
师:为什么?说给大家听听。
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发言和思考,让学生在多向的问题交流中深入体悟文章内容,拓展思维深度和广度。
三、教师发挥的引导作用,引领思维方向
在教学中,虽然教师要想方设法营造让课堂充满趣味性,活跃学习氛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教师要意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能为轻松、活跃而导致课堂教学活动发生偏离正确的教学方向。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领和纠正学生的学习方向,引导学生正确思考。例如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往往需要创造情境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但是,教师必须注意对课堂的把控,不能任由学生不着边际地胡思乱想,天马行空,更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教学,如诗词的书写、听写、背诵等同样需要抓紧、落实。因为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所谓的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教师在教学要注意把控课堂方向,在帮助和监督学生做好基础知识的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和延伸,为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唤起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和手段,大胆创新,优化问题设计、情境创设,加强学生的思维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