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前行,立德树人
2018-02-23海南省万宁市礼纪镇中心学校
□ 海南省万宁市礼纪镇中心学校 黄 丽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乡镇小学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我国历来的教育理念,学校是教育培养人才的摇篮,坚持德育为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而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之责任,没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如何胜任得了培养祖国下一代的神圣职责?为师者先善其德,教师必须认真践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用心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
首先,作为小学一线老师,又是班主任,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我利用专题教育课、班会课,让学生熟记 《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诵读国学经典。课余时间引导学生看 《名人故事》,给学生讲身边的好人好事,利用正能量的熏陶,指引学生立德、立指向。
其次,坚持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把德育渗透贯穿到所教的学科之中。比如我在教《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时,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进入文本情节,思考在遇到各种道德抉择难题时如何正确取舍,在讨论交流中形成正确认识,提升道德认识;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文本的情感导向,让学生在品读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比如,我在教五年级上册的“父母的爱”主题第六组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时,通过引导学生体会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助人。
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还要创设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五六年级学生的特点,每学年所教的班级,我都要让学生完成“今天我当家”“我为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等)做什么”这两项社会实践活动,然后写下心得体会等。从反馈的情况看,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生活热情,让学生感受了家长的不易。同时让他们知道劳动能创造美好生活,生活要有担当与责任。
第三,立德树人,必须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校园活动等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其实由于某些原因,现在社会上的问题学生和问题家长不少,而且问题学生都出自问题家长。前些日子,教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当引导学生讨论父亲“糟糕透了”的评价时,我设问:“如果你是巴迪,你的表现会怎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畅所欲言,议论纷纷,众说纷纭。突然,坐在第一排平时沉默寡言的小哲同学哼了一声:“我会揍他!”我一时惊愕,盯着他,全班同学也都静下来:吃惊地望着他。我强装镇定,笑着问“小哲同学,为什么?”他低下了头,不语。我没有再逼问,只是跟学生说一些应该孝敬父母的道理,然后转向文本教学。我想学生的这种极端的想法一定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在没有弄清情况之前不能随便下结论。于是我特意去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原来,他们村因为征地拨款有钱了,他的爸爸整天喝酒、赌博,他很反感,平时很少跟爸爸说话。课余时间,我找来小哲进行交谈,给他讲了一些故事与道理,他若有所悟,但我想要真正改变他对父亲的态度,他的父亲得先改变自己。于是,我又打电话给他父亲,费尽心思给他讲一些多关心教育子女的重要性。不管小哲以后怎样,家庭教育是不能缺位的,它甚至更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尽力与社会、家庭结合起来,为社会主义社会培养有道德、有文化的身心健康的新时代好少年。
总之,师者前行,立德树人,我们要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我们应努力投身教育,发展教育,着力提高教学质量,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少年,铸就新时代美好的教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