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形容词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2018-02-23韩改琴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客观性真实性形容词

韩改琴

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的新型媒体的诞生,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变革。新媒体在传播速度、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主体等方面都不同于以往传统媒体的方式。从传播形式来看,以图像、文字、音视频等形式呈现的新闻,丰富了新闻内容的表达形式,使报道广度、深度得到增加,使新闻呈现出通俗化、人性化、泛娱乐化倾向[1]。

1 新闻写作中使用形容词的原因

形容词作为用来描写或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与动词不同的是,它们与事物之间更多的是一种评价或判断性关系,而不是指示或象征性关系。形容词可以清晰地表现出人物或事件的状态、性质、特征和属性等要素。在新媒体重塑传播格局和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深刻改变了传播内容的表现形式,为了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及人们对更加真实、更加全面的新闻的需求,从新闻文本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角度来看,形容词的广泛使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另外,形容词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满足受众需求,为受众在正常生活之外提供可以消遣、可作谈资的信息,促进了媒介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市场对于新颖、活泼类新闻报道的需求反过来又加剧了新闻写作中形容词的使用,两者相互作用,不断提高形容词的使用率。

2 新闻写作中使用形容词的有利影响

2.1 有利于增强新闻文本的生动性毫无疑问,形容词对名词或代词起到

修饰限定作用,增加了语言表达和新闻写作的色彩,包括增加报道的真实性、提高文本的深刻性、增强作品的感情色彩等。例如,一篇有关《暴雨》的报道中写道:“21日晚,北京城区电闪雷鸣、瞬间暴雨倾盆……”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再如,《战争给伊拉克带来了什么?》写道:“巴格达市郊的舒亚尔区有块金属片……上面的数字却提供了巴格达最近这场残暴罪行的线索……不远处一张肮脏的病床上,躺着三岁大的穆罕默德……”“残暴”“肮脏”“三岁大的”形容词的使用,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和对人民的同情。

2.2 有利于表达新闻媒体的立场和态度

新闻事业作为国家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不仅是社会变动的“瞭望哨”,而且因其是大众传播工具,所以成为社会公器和最有力的武器之一。新闻媒体的主观立场决定了新闻文本的构建,即新闻媒体往往根据其立场、编辑方针及与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决定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性处理,以此呈现和定义现实环境[2]。在这一过程中,新闻活动本身的规律(如新闻价值规律、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制约新闻媒体的主观报道程度。形容词的使用可以平衡媒体的主观立场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在忠于事实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新闻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更加鲜明地表达媒体的立场和态度。

2.3 有利于满足媒体竞争需求和受众心理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关注“硬新闻”的报道,文风严肃、结构固定,要求新闻报道必须符合相关规定,新闻报道和新闻写作整体上呈现刻板、机械的特点,缺乏可读性,难以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在新媒体时代,媒体为了博得受众眼球,满足受众求新、求变的心理需求,新闻朝着煽情化、刺激性的方向发展已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闻报道中运用具有色彩和情感表达性质的形容词,不仅能够满足受众阅读新闻时的情感需求,还能让媒体在行业竞争中获得更高的点击率和收视率。

3 新闻报道中过度使用形容词的不利影响

3.1 不利于新闻真实性与客观性建设

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核心功能在于“传播信息,消除社会变动带来的环境不确定性,协调社会成员的活动”,因此,真实性和客观性是保证新闻发挥功能的前提。从新闻文本客观的角度分析,在新闻报道和新闻写作中适当地使用形容词可以增加新闻的真实性和可读性,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然而凡事过犹不及,过度使用形容词会使新闻显得浮夸、虚假,引起读者对新闻的反感。

3.2 不利于新闻专业精神和新闻伦理建设

从新闻工作者主观的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形容词的“软新闻”比严肃、刻板的“硬新闻”更加容易写作,在创造“软新闻”的过程中可以更加自由随意地发挥作者本身的想象,甚至在缺乏实际采访和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使用夸张、煽情的形容词报道新闻[3]。过度使用形容词不但严重影响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而且违背了以“传播事实、报道真相、社会正义、扶贫济弱和毋伤害”为核心的新闻专业精神,阻碍新闻道德和新闻伦理建设。

3.3 不利于新闻市场的良性竞争

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来看,具有刺激化、煽情化倾向的新闻更能吸引受众目光、获得更高的收视和点击率,所以使更多的新闻机构和工作者以此为工作标准,忽视了本身的职业属性。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存在信息的变形和奇异回流现象,即同一信息在经过若干人的传递又重新回到发布者那里之后,已经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以此来看,为赢得市场,媒体报道同一娱乐化新闻时难免不会添油加醋,“极尽想象之能事”,最终引发行业的恶性竞争。

4 新闻报道中形容词使用的规范化路径

4.1 使用限制性修饰词

限制性修饰词对事物既有质的约束也有量的约束,因此对于客观事实的描述可以减少描写性的形容词,利用限制性的定语和状语阐述事实的时间、地点、性质和发展进程。例如,利用“入冬以来”替换“寒风刺骨、北风萧瑟的日子里”。

4.2 使用动词代替形容词

动词相较于形容词可以更加具体生动地表现事物的状态,因此对于需要深入刻画事物状态的新闻事件可以使用动词替代形容词,以增强新闻表现力[4]。例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通过动词“举”“望”“低”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比单纯地描写思乡之情更加生动具体。

4.3 适度原则

新闻与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最大的不同在于,新闻报道是再现社会生活,要求达到生活的真实,而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表现,允许虚构甚至想象,要求达到艺术的真实。因此,新闻报道和写作提倡准确、简洁的素描手法。例如,能用“开心地笑”,就不用“十分开心地笑”,避免描述过度。

5 结语

新媒体在塑造新的传播和舆论格局,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新闻文本的表现形式。新闻报道和写作中形容词的使用是学界和业界一直关注并探讨的问题。在新的传播语境下,形容词的使用应该审时度势,避免过犹不及,不能为博得受众眼球、创造经济效益,而忽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把握好新闻报道中形容词使用的“度”,是提升新闻生命力的重要途径。

[1]温震.新媒体时代下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J].有线电视技术,2017(9):69-70.

[2]秦忆湄.新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应对与创新策略[J].科研,2017(3):00156.

[3]刘蓓.新媒体时代的危机新闻报道研究[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9):00146.

猜你喜欢

客观性真实性形容词
认识形容词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追求真实性永远是记者的基本准则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形容词
高中生物教学的客观性评价问题探讨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
对《湘江之战》中几个历史问题真实性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