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后内地热播的“女人戏”中女性形象建构研究

2018-02-23王怡茗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受众意识传统

王怡茗

流行文化是一个社会的先驱。流行文化的社会传播与接受是社会语境重要的表征。电视剧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一环,与所在社会语境变迁息息相关。改革开放至今,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电视剧记录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艺术源于生活”,剧中人物是对现实人物的写照,女性形象在电视剧作品中的流动变化也正反映出现实生活中女性角色与地位的变化。当代热剧中所塑造出的女性形象,不但反映出广大女性的心声,而且对大众的价值导向有着深刻的作用,女性形象的社会影响力量不容小觑。

1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的女性题材电视剧

1.1 女性是电视剧的主要目标受众

正因如此,满足女性需求的女性题材电视剧更容易获得观众好评。女性受众在观看此类电视剧时的需求大致能够分为两类:一是能够使得受众从电视剧中发现自己的影子,与剧中角色的人生感触和经历有相似体验的体验,女性受众很容易产生认同感。另一类电视剧则表现为观众仅作为旁观者,对于剧中女性角色的经历和生活并没有相关实践经验。

1.2 女演员成为女性潮流风向标

“女人戏”以女性角色为主,多元变幻的女性形象不仅反映着当代社会女性的价值观及内在美,而且面容姣好、体态优雅的女演员,配合着剧情的衣着妆容,也为观众展示着其不可忽视的外在美。所以,女性角色轻而易举地成为当下女性潮流的风向标,成为争相模仿的对象。

1.3 类似“肥皂剧”的剧集投其所好

T·莫德斯基认为:“肥皂剧是为妇女而作的,它提供了女性观众与虚构文本之间的亲密关系,这种泛家庭乌托邦幻境将肥皂剧与女性观众密切联系了起来,为女性观众构筑了一个符合她们愿望的虚拟空间。”也就是说,编剧们在利用了女性受众对现实不满情绪的基础上,再通过对理想社会与生活的幻想,利用各异的女性角色在电视剧中帮助女性观众实现这种幻想,起到了安抚不满情绪,传递某种思想,对观众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和问题起到导向作用,从而使得女性观众在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共鸣、获得快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念。

2 由传统女性形象转向新女性形象——“女人戏”中女性意识的建构

笔者深入解析了改革开放以后多部热播的“女人戏”中的女性形象,将其大致划分为传统女性形象和新女性形象。而在划分过程中,考虑到这一转变一定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并且时间是不可逆的,因此笔者认为传统女性的特征有可能会出现在新女性形象身上,而不可能完全消逝,所以只是以她们表现出来的主要形象特征来进行划分。可以看出,荧幕上“柔弱、愚昧、顺从、依附和缺乏主见”的传统女性形象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奋斗、勇敢向前、乐观自信和独具个性”的新女性形象。

2.1 男权语境下寻找自我——囿于“家”中的传统女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男权统治的文化为核心,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文化中,女性始终处于“缺失”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女性题材电视剧开除初露锋芒,导演们将目光投向了女性日常生活空间,展示女性特有的生存空间与心理特质。

这一时期的电视剧塑造的几乎全部属于传统女性形象,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所塑造的枣花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枣花可以说是当时中国农村普通劳动妇女的代表,在她身上可以看到几乎中国妇女所有的传统美德。通过作品可见传统风俗文化对女性的影响之大,她们始终活在男尊女卑之中,将自己依附于丈夫、儿子的光环下,第二性的卑微令人深思,女性意识沉寂已久。

2.2 自我拯救中女性意识的萌芽——走出家门却所行不远的“矛盾型”女性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女性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角色更加积极主动表达自我,掌控自我的命运,她们不再牢牢地受制于男性,而是更勇敢地开创自己的新生活,在男性当道的事业中努力打拼,为自己开拓出了更为广阔的天空。这类形象则以《北京人在纽约》里的阿春为代表,与之相似的有《上海一家人》中的李若男、《外来妹》中的赵小云、《女人不是月亮》中的小扣等。

阿春不同于长久以来存在于人们心目中的女性形象,她不拘于传统、自立自强,与男人比肩在商场上纵横。在人们只以“三从四德”作为衡量女人的标准时,阿春的出现仿佛是对整个时代的挑战。但是,当阿春面对王启明时,所做的一切还是逃不开自我牺牲的传统道德的影响,她依然甘愿在情感中不断奉献。

走出家门的女人们所行并不远,她们依然受到来自家庭的种种限制;在事业上与男性相比依旧处于劣势地位,自身的局限和社会的大环境使得她们难以走出传统的局限,并改变自己的弱势地位。然而至少,她们开始走出这一步,她们开始向社会展示出女性不同于传统的另一面,女性意识开始萌芽。

2.3 出走成功——重塑自我的新时代女性

颠覆传统、重塑自我的新女性形象是21世纪以来“女人戏”中塑造呈现的主流形象。这类女性形象最主要的特征是受众能够轻易地从电视剧中获得似曾相识的体验感,她们和普通大众一样没有地位上的区别。如《奋斗》中的夏琳、《裸婚时代》中的童佳倩、《北京爱情故事》中的沈冰、《杜拉拉升职记》中的杜拉拉、《浮沉》中的乔莉、《欢乐颂》中的五个女性角色等。

这一时期的女性题材电视剧对女性形象的刻画更为丰满立体,女性主体的表达日趋真实、感性。女性不再是单一的符号所指,而是周旋于职场与家庭,纠缠于友情、爱情、亲情之中的出多种多样的能指。同时女性的生存环境被突出,女性题材电视剧大多与爱情、婚姻家庭和事业友情相关,观众更能感同身受,所以很容易缩短观众与剧中角色的距离,使观众与现代女性形象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地提升了现代女性的影响力。

《欢乐颂》作为一个不同以往独立女主的电视剧,拥有五个性格迥异的女主人公,她们的故事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女性形象。五个女性形象的设置,更容易让每一位观众都能从剧中看到自己。而在这五个女性形象中,安迪无疑是最受到大家追捧和喜爱的那个。安迪不仅拥有着完美的外表,而且在工作中也是一呼百应、游刃有余。在福利院中长大的她,依靠着自己的努力留学海外进行深造,成长为一名干练理性的名企高管。她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理性分析、独立思考,所以逐渐成为了众人的依靠,大家遇到困难时都会想要寻求她的帮助。

新女性形象的诞生意味着中国女性意识的醒觉,她们传达了现代女性的心声,而且是用一种极为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起到了“传声”和“扩音”的双重效果。在双重效果之下,受众的行为习惯、意识观念都会受其影响,从而促使人们改变千年以来所形成的传统旧思维,促进着中国女性地位的提升和女性意识的增强。

3 结语

女性题材电视剧中女性意识发展经历了“失语——认可——突破”的精神蜕变,从对主流话语的屈从到对经典男权文化与父权话语的颠覆,向人们传达出中国女性题材电视剧中女性意识在自我回归中对主流意识的围困进行的“突围”。不同时代的电视剧,呈现出不同时代的风貌,每个时期所塑造出的女性形象都是一个标签。她们姿态各异又各具魅力,对于这一代人的成长有着强大影响。在未来还会涌现更多、更饱满、更多元的女性形象,女性角色的塑造将是一个不断推翻又不断重塑的过程。

[1]周靖波,魏珑.电视剧文本特性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郑大群.西方女性主义电视批评——经典文本解读[J].求索,2004(6):203-206.

猜你喜欢

受众意识传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老传统当传承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