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商业题材电视剧的创新表达
——以《那年花开月正圆》为例

2018-02-23孙明霞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2期
关键词:周莹影视剧

孙明霞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影视产业围绕类型题材开展改编的热潮此起彼伏,2017年热播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是由华视娱乐、西安曲江影视、陕西百翻易等联合出品的家族商业题材古装电视剧,该剧以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吴氏家族的史实为背景,讲述了清末出身民间的陕西女首富周莹跌宕传奇的人生。该剧自开播以来,“收获连续39天收视冠军,最高单集播放量4.2亿,网络点击量突破106亿,微博相关热搜92个,相关话题阅读量破63亿”,成为现象级电视剧。从整体上看,民族商业古装剧在色彩基调上偏凝重老成,主打黑灰色调,而该剧掉转风格,色彩基调偏轻快、偏明亮,从而能传递给观众轻松、愉悦的感觉,这个创新点可以看作近年来民族商业题材电视剧在内容上的破茧重生,是传统文化与时代融合的又一次成功探索。

1 商业文化的通俗表达

民族商业题材电视剧已经有十几年的创作历史,如2001年郭宝昌执导的《大宅门》;2002年王文杰执导《大染坊》;2005年龚艺群、桑桦执导的《龙票》、苏舟执导的《白银谷》、李小龙执导的《大清徽商》;2006年胡玫执导的《乔家大院》、阎建刚执导的《红顶商人胡雪岩》;2009年央视开年大戏《走西口》等电视剧,无论视角聚焦明清时期哪个商帮,其共同之处都是在用一种富有传奇色彩的影视语言,叙述民族商界奇才们成长的创业历程及创造的商业文化,但终究其成功的经验无一不是“诚信”的处事之道。如何在影视剧中解读商业活动中的“诚信”,《那年花开月正圆》运用了通俗的表达方式:周莹最初的身份是江湖卖艺女子,与吴聘第一次见面时骗走了他5两银子,之后到吴家做学徒,受启发于吴聘“欺骗可以挣小钱,诚信却可以赚大钱”,吴蔚文“不哄不骗、不欺不诈可以收徒”“人硬、货硬、话硬”的“三硬”理论解读商家童雯无欺、信守承诺的原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诚信”作了最好的注解。之后,为了重建织布局,周莹破釜沉舟抵押财产筹钱,薪酬改革、发行干股,用在物品贴小纸条的方法明确归属权,视觉化解释什么是“抵押”,周莹与沈星移用互拆台的方式解释棉花收购中的“成本”和“利润”等专业术语。玉子辈认子选拔中,在“论商道、考验经商脑力,考察花银子”三轮比赛中,都用极其简洁的事理言明为商之道。事实上,通俗易懂是贴近观众“最后一公里”的要诀,它把宏大而严肃的专业性话题轻松转换为具象、生动的故事,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2 叙事结构的智慧表达

首先,剧作选取女性作为剧作主角。在民族商业影视剧中,中国女性一直以来所展示的是被传统封建文化遮蔽的从属性,她们身上所展现的美德、学识、气度、修养永远得保持得体、从容、优雅、含蓄,但这背后唯独缺少一种可以体现个体生命自由、尊严的主动性色彩。该剧对此有所突破,它立足于女性视角,将人物形象的塑造融入当代审美背景中,以开放的思想拥抱女性全部天性,体现了难能可贵的人文关怀。周莹是聪慧善良的,也是特立独行的,剧中所有人物不论男女都是以她为中心展开活动:她是江湖卖艺女子,吴聘、吴蔚文因欣赏她的天资留其在吴家与男人一起做学徒;成为少奶奶后,吴聘不忍看她受礼教拘束,带她徜徉市井学生意;吴家遭难后,吴文蔚临终托付家族事业命脉;丧夫后,赵白石、沈星移、图尔丹竞相追求,剧作塑造的周莹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她经商的恢宏事迹,置粥济灾民,捐资修水利、办教育、建文庙、助军饷等善举,让她不再是商界男人身后的从属附庸,而是以“巾帼不让须眉”、敢作敢为的人生姿态征服其身边的人,如此一来就让广大观众与剧中人物容易产生强烈共鸣的基础。

其次,剧作重点营造戏剧性。戏剧性是影视剧重要的构成因素,该剧采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用复杂的人物关系建立纵横交错的网状联系营造戏剧性。《那年花开月正圆》主要人物关系有10个,吴家与沈家的世仇关系、周莹与吴聘的夫妻关系、周莹与沈星移的知己关系、周莹与赵白石的朋友关系、吴漪和胡咏梅以及周莹的情敌关系、吴聘与吴漪的兄妹关系,等等。不同的人物关系可以生发出不同的事件,人物间此消彼长的关系网,让整部剧都充满张力。

最后,剧作巧设悬念,调动的观众思考、参与的期待心理。该剧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结构模式,运用多条叙事线索强化影视剧的逻辑性,如吴聘身亡,先是吴家人埋怨周莹不该让其上树,他们怀疑吴聘是摔死的,后来发现吴聘有中毒迹象,随之调查出胡咏梅在甑糕中投毒、三源孙掌柜派人在茶中下毒,其后又发现茶没喝、甑糕中毒量不足,直到最后假血竭、沈月生之死与吴聘身亡线索汇合,才将最终谜底解开,还原了真相。商业题材影视剧加入刑侦悬念元素,情节波折起伏,将观众的胃口吊到剧作结尾,凸显编创者逻辑章法的智慧。

3 东方意境的诗意表达

该剧的艺术指导叶锦添是活在电影世界里的大师,2001年,凭借电影《卧虎藏龙》获得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和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奖,他在创作上打破各种边界,横跨摄影、录像、雕塑、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作为十年大片潮背后奠定风格的人物,叶锦添要破掉之前美术设计的种种刻板,用现代的思维做古典的东西,在过去里加入未来,以“新东方主义”美学影响全球对东方艺术之美的理解。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服装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其色彩、纹饰、材质都与角色身份相对应,精制细腻,让大家在关注剧情的同时更在享受一场视觉盛宴。沈星移的秦腔造型衣袂飘然,犹如梅花暗香,悠远清美,而其利落的西服,别致的帽子,又有妥妥的绅士范儿,既英气,又柔美,更深情;周莹一袭青裳少女衣,如同和着江山秀风,似山间明月一般,清气十足。看似随意勾勒的花朵,简单的撞色设计,实则淡雅洒脱,温润耐看,该剧可以说是彻底颠覆了历史剧从尘封中走来的呆板凝重,传统与现代结合让东方中国诗歌空灵的气质如泼墨画般在观众情绪中晕染开来。

由上所述,《那年花开月正圆》作为2017年度影视剧创作的精品之作,充分体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求。面对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我们就是要不断创新,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新鲜感,将传统题材与时代元素重构共融,创作出富有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的文创精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

[1]陈丽,孟竹,郑熠.《那年花开》单集播放4.2亿:国产剧如何打动人心?[EB/OL].(2017-10-13)[2017-10-14].http://mp.weixin.qq.com/s/UfC56FKQL4MFS5_gOgnIGA.http://www.chinaz.com/start/2014/0825/364883.shtml.

[2]范志忠.文化视野的商贾题材电视剧[J].当代电影,2007(3).

[3]张兵.叶锦添“新东方主义”电影美术意象构成[J].电影文学,2013(15).

[4]成曙霞.从《那年花开月正圆》看传统文化资源在影视剧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17(18).

[5]刘婷.简析晋商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J].影视传播,2016(7).

[6]康尔.影视剧创作中戏剧性的营造策略研究[J].中国电视,2016(3).

猜你喜欢

周莹影视剧
影视剧配音语言的艺术特性和表现形态分析
购物捡漏,低折扣拿好货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跟着影视剧学育儿
“孙俪”是多少人成就的?
清末关中女商人周莹的人生传奇
《那年花开月正圆》那些戳破人物性格的台词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翻拍影视剧是一种文化
影视剧教育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