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主流声音

2018-02-23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2期
关键词:舆论导向舆论群众

宛 岩

舆论导向又称舆论引导,是一种舆论传播形式,舆论可以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舆论导向要把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牢记党的领导地位,并以服务人民为最终目标。

1 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和意义

当今社会,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利用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信息占据着很大地位,而这些信息的来源与核心就是有正确导向的舆论。

1.1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核心和灵魂

新闻舆论工作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来发挥引导作用。第一,正确的舆论导向促使新闻工作有效进行。现阶段,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求新闻战线要坚持正确导向,在新闻舆论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始终能够把正确导向放在首位,做到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第二,正确舆论导向保证新闻公益性。要始终做到维护社会稳定、实事求是反映问题本质,并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正能量,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将正确新闻舆论方向紧紧依赖政治方向,保证新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系统、准确地宣传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第三,正确舆论导向保证新闻质量。要求新闻传播者不忘初衷、坚定信念,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和水平,改进新闻内容,把握新闻主题。

1.2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传播社会正能量

正确的舆论导向给人们展现有能量的东西,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从而促使人们形成积极的行为方式。舆论导向常常指向人们关注、崇尚的方向,激发共鸣,促使人们去追求学习,正确的舆论导向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传播社会正能量。

1.3 正确的舆论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起引导作用

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求舆论在传播过程中明确立场,坚定地选择报道内容,合理选择报道方式,正确判断新闻价值,强化政治意识、政权意识、阵地意识,勇举社会新旗帜,当好领导意识形态的先锋,致力于将新闻舆论导向引向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道路上。

2 舆论导向面临的问题

当今世界,互联网飞速发展,舆论传播途径也日新月异、丰富多样,人民群众利用互联网对公共事件、活动的参与和评价也日益频繁,在这一过程中,难免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也对社会和谐发展有一定影响。

2.1 人民群众表达言论时存在偏激不负责的现象

群众能在网上参与活动、发表评论、进行讨论交流,极大发挥了群众言论自由的权利。然而,很多人依然缺乏言论自由并非绝对自由的认知,发表言论比较感性化、情绪化,在政治参与过程中无序性明显。比如,在网络各种社交平台上发布不良舆论信息,现微信公众号普及且申请容易,很多人就利用这个平台发布不健康小说、视频等内容增加关注量。甚至发布危言耸听的舆论,将舆论变相扭曲传播。这种非正规的网站很容易泄露信息,对受众造成心理、财力伤害,对舆论公信力破坏也极大。

2.2 新闻传播过程中有宣传内容发生倾斜的现象

新闻传播过程中权钱交易的存在导致有偿新闻现象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主流声音中很大的阻碍。有偿新闻的本质就是腐败,在备受关注的新闻舆论中存在的腐败无疑会助长社会腐败风气,完全与国家反腐的号召背道而驰。比如,2010年“伊利被蒙牛恶意公关”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个事件是由于蒙牛公司与新闻媒体合谋,对伊利进行恶意攻击造成的,致使伊利受损,人民群众也因此对我国奶制食品的质量安全产生高度怀疑,使得人心惶惶。这种危害性事件,也会造成人们对舆论导向实用性的怀疑,严重破坏社会风气、损害新闻媒体公信力、降低新闻报道质量。

3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主流的措施

对于舆论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监管改进,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人民谋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1 树立正确舆论导向意识

深刻的认识到任何时候正确的舆论导向都要以政治环境为前提,在不同阶段,舆论导向要适应党委和政府的工作目标,根据党委和政府的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新举措做出相应调整。所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意识就是一切舆论导向工作都要在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的基础上展开并服务于这个大局。2015年1月,平顶山电视台新闻频道民生栏目部的某记者采制了这样一条新闻:市区建设道路尘土飞扬,交通拥挤,人行道的地板砖被拆得七零八碎,行人怨声载道。乍一看,这是一则很好的民生新闻,但稿件送交栏目制片人审定时,被直接“枪毙”。因为这则新闻没有把握住当时平顶山市开展的中心工作大局。当时,平顶山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而美化人行道是这次“创卫”活动的一项工作。如果这则新闻播发后,则会给政府工作“添乱”,使本来就难做的搬迁、转移工作更难做,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工作将直接受到影响。因此,这条只顾局部不顾大局的新闻被否定也在情理之中。

3.2 形成积极的宣传意识,加强舆论分析能力

人作为一切事物的主体,正确的舆论导向要靠人类正确的思想态度保证。首先,我们要保证舆论发布者的思想意识教育,作为舆论制造者和发行者,一定要有极高的思想觉悟,较高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良知,充分认识到党的工作,明确政治方向,形成积极的宣传意识。其次,对于群众,要进行积极的宣传教育,让群众知道舆论要以国家政治方向为基础、受国家有关部门监督、危害社会发展的舆论要受制裁,并交给群众辨别舆论真假的知识。比如,我们选择对网络使用最广而思想又不成熟的青年群体进行最先的舆论宣传教育,就发现他们对舆论的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对不合理的舆论受惩治一无所知,且他们对舆论传播的内容不会进行辨析,所以,我们的宣传教育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可忽视的因素。最后,监督者要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保证监管力度,促进舆论导向工作正确有效进行。

3.3 坚持舆论意识反映人民看法和根本利益的理念

习近平同志指出:“新闻工作者应该更多地起到渠道和桥梁的作用,长期地、耐心地、孜孜不倦地向人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释党对事物的主张和看法,让人民了解党和国家的大事,使党的看法、主张化为人民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党的前途和命运取决于民心向背。可见,舆论导向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民,舆论要听到人民的声音,根据人民的需求及时反馈给群众正确的新闻信息。并且,舆论对人思想意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要求舆论内容要积极客观,保证不损害人民的身心健康。

3.4 发挥各方面监督作用,加大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舆论导向传播监管制度,便于更好地保证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具体监督要从两方面进行,第一,提高舆论监督质量,如舆论传播是否及时、有效,内容是否健康、积极,是否以当代政治方向为主导方向等。第二,要加大舆论监督主体数量,从党和政府、相关部门、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位监控,提供监督平台并重视平台意见反馈。同时,对恶意传播不正当舆论,发布有害舆论信息的人、部门加大惩办力度。

3.5 涉及“维稳”和“舆情”事件,应注意舆论监督方式,做到“帮忙不添乱”

在采访中,记者有时会遇到涉及“维稳”或容易产生“舆情”的事件,不适宜公开报道。记者可采取撰写内参的形式,以引起领导和上级部门重视。再者,现今各地都在进行工作和干部作风大整顿,新闻媒体可将新闻线索反映到当地作风整顿办公室,由党委和政府督察部门出面进行督查、督办,这样往往能有效促进事件迅速解决,真正做到“帮忙不添乱”。

4 结语

舆论影响日益增加的时代,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发出正确舆论导向的主流声音。为了舆论导向正确性,要严格坚持党的领导、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民为核心三者有机统一,为此,要从观念、意识形态和监管制度上进行改正加强。

[1]蔡庆悦.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办好党刊的宗旨和要义[J].新闻窗,2010(4).

[2]今哲.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今日浙江》编委成员会议在杭州举行[J].今日浙江,2010(19).

[3]多力坤·阿地.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发挥网上正面宣传作用[N].克孜勒苏日报(汉),2017-06-15(002).

[4]王建宏.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不断推进改革创新 凝聚改革发展稳定的正能量[N].宁夏日报,2016-05-27(001).

[5]刘玉林,郑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做好媒体融合发展[N].临汾日报,2017-08-01(001).

[6]汤世英.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努力采写新闻佳作[J].新闻与写作,2000(7).

猜你喜欢

舆论导向舆论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试析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坚持正面宣传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把握舆论导向,讲好行业故事——2016年度《北京工程咨询》编委会会议综述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先进性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