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生活教育思想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2018-02-23

新课程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建构游戏幼儿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幼儿教育的先驱者,提出了许多切合幼儿实际、利于幼儿发展、具有前瞻性的思想。他的生活教育思想独树一帜,现如今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园生活中仍被广泛运用,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处处体现了生活教育思想。在当下,室外游戏如火如荼地开展,生活教育思想也被运用到其中,蕴含历史的理论与崭新时代的实际相互碰撞,产生了特别的效果。那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有什么作用、又能如何更好地将生活教育的思想融于室外游戏,促进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呢?

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幼儿期是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的关键时期。而在当今社会中,由于社会、家庭等原因,幼儿之间的合作开始变得更为少见。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形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经常带领儿童在户外运动。室外游戏是幼儿游戏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室外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

一、室外游戏中促进合作交往能力的实践

1.开放室外区域,体验合作交往的乐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而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少不了合作交往意识的培养。帮助幼儿培养合作交往意识,有利于提高幼儿间合作行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由此,教师可以创设玩沙区、玩水区、运动区、种植区、涂鸦区、生活区、建构区、表演区等幼儿感兴趣的室外区域。比如,通过家园协作,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收集各类纸盒、油桶等材料,将材料投放到相应的区域中,并通过引导幼儿进行操作,进一步丰富美化环境。一方面,丰富了室外区域游戏的材料;另一方面,根据学期初主题教育计划中对室外区域的安排,教师逐步细化,结合实际情况制订一系列具体计划,如周计划,周游戏计划,当天的游戏计划等。教师通过实际观察进行调整,使得下一次游戏前的环境能够更适宜幼儿。比如,对于建构区中的建构材料,教师将其分类投放在不同的架子上,将架子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便让幼儿更快速安全地拿取与整理材料。

在开放室外活动区域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幼儿进行交往与合作。幼儿在不同的活动区域操作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共同操作材料,围绕主题合作进行活动。比如,在进行建构区的活动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合作建构某个主题的作品;在进行运动区的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探索器械的不同玩法,将器械有机整合在一起,进行一物多玩……对于幼儿的合作成果,教师可以通过照片、请幼儿介绍等方式,加强幼儿的愉悦感,使得幼儿更愿意进行合作交往。

2.加强鼓励引导,提高合作交往的效果。在培养合作交往意识的基础上,室外活动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同样需要教师的引导。一方面,教师需在平时生活中、活动中与同事、幼儿进行合作、交流,潜移默化地为幼儿树立榜样,让幼儿在观察感知的同时学习如何更好地进行交往合作;另一方面,当幼儿产生了合作的行为,教师要对幼儿肯定,并适当地进行引导。对于幼儿良好的合作交往行为,如交流、分享、求助、帮忙等,教师在引导幼儿感知其带来的快乐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观察与指导。当幼儿遇到困难,但却经过尝试自己无法解决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寻求同伴的帮助;当幼儿在协商时出现巨大分歧不愿同意对方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如何寻求让双方都满意的方式……

此外,教师可以通过专门的活动,进行情景模拟,请幼儿通过思考与实践探索更好的合作交往方式。在游戏前后,教师可以结合发现的问题,对幼儿提出具体的要求。游戏时,教师需着重加强观察与引导,将游戏的自主权让给孩子,鼓励幼儿大胆地发挥想象,与同伴进行合作,围绕主题进行游戏。教师的观察不是漫无目的,而是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可以进行某块区域的定点观察,或对某个幼儿进行跟踪观察,也可以系统地观察幼儿的行为。教师的引导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之上。通过观察,教师才能分析出幼儿行为的原因,从而进行更及时、有效的引导。

【案例】老师,他们不和我玩!A、B和C一起商量搭迷宫。W过来了:“我和你们一起。”几人纷纷回答:“不要!”W马上大喊:“老师,他们不和我一起玩!”教师和他们进行沟通。他们同意W加入。不久,C走过W身旁,小腿把一块积木弄倒了,W又开始大喊:“啊!你捣乱!”说着,他把C搭的积极推倒了。C哭了:“我没有捣乱!”“你捣乱了!”“我没有捣乱……”“你就是捣乱了!”W越喊声音越大。

观察分析:本次活动的目标是:一、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搭建迷宫。二、重点观察幼儿能否按照材料种类整理材料。W在平时生活中的交往习惯就不怎么好,他喜欢将所有的错误推给别人,有的时候还会撒谎。正是由于W在和其他伙伴的相处中常常会出现矛盾且喜欢将问题的产生推给别人,因此有的幼儿不太愿意和他一起玩。他有自己的领域,对于他认为的别人侵犯到他领域的行为都会认为是故意的,而且怨言很大,有时还会因此做出“报复性”的行为。

具体措施:“告状”其实在幼儿的社会交往中是正常的行为,教师要了解幼儿“告状”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幼儿的“告状”行为可能是为了吸引成人的注意,可能是为了逃避批评,可能是单纯地想要表达,也可能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需要加强对于W对自身行为认知的培养,引导幼儿正确地判断当时发生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可以怎么解决。当然,如果确实是别的孩子做错了,那么教师也应公正地处理问题。基于W“告状”的频率和原因,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一发生问题就找老师。教师可以借助故事、动画等方式引导幼儿,也可以通过移情的方法引导幼儿。

3.家园共同协作,促进合作交往的能力。幼儿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工作,同样少不了家园间的协作。“幼儿园可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内容、方法,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教师要注重与家长的合作、沟通,获得家园工作的一致性,让家长配合教师一同对幼儿进行培养。当幼儿在合作交往过程中发生问题时,教师需要及时地就具体的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的问题所在从而对幼儿进行批评教育,也让幼儿得以重视合作交往的重要性。

二、对室外游戏的思考

单纯的观察无法太长时间保存在教师的脑海,记录能够帮助教师更有效地积累幼儿游戏的情况。一方面,教师在记录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另一方面,教师在游戏后互相交流幼儿的游戏情况,集思广益,商讨幼儿行为的原因、指导方式和调整方法。幼儿在拿取材料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分享材料的过程。有的幼儿乐于分享,也有幼儿却不怎么愿意与他人一起分享。对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幼儿的亲社会意识和行为,引导幼儿感受分享的快乐。当幼儿享受到分享的快乐,他们也会渐渐地愿意与他人一起分享。在材料摆放的过程中,特别需要的是幼儿的协调配合能力。

在建构区、涂鸦区乃至生活区进行活动的时候,幼儿之间要进行协商,使活动更加有条不紊。在运动区摆放较大型的组合梯和垫子等器械或材料的时候,如果幼儿之间没有互相观察、提前留出适当的空间,那就极易发生碰撞、掉落等问题。材料摆放好之后,对于材料的使用也需要幼儿之间相互配合。比如,几名幼儿在相邻的两个蹦床上,如果同时往对方的方向跳跃,会发生什么状况呢?很明显,幼儿之间容易相撞、摔下蹦床。在整理材料的过程中,幼儿之间也需关注他人。如果教师一声口令之后,所有的幼儿一窝蜂地都冲到同一个地方将材料放回原处,那么结果会如何呢……其实,不论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出于效果、出于探索方向,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互相配合、互相协作,且幼儿之间的相互配合应该是安全的、有序的、愉快的。

随着室外区域的开展,更多的困惑也随之而来,如教师该何时介入幼儿的游戏、如何介入游戏?课程游戏化风靡,那么,游戏课程化可以吗?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在室外游戏中应该达到怎样的能力?种种问题都有待教师进一步的实践、思考与调整。培养幼儿室外活动中的合作交往能力,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还能够为他们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建构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